上海临港(600848)2023年年报解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常年小于净利润,房屋租赁收入的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增长
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园区产业载体开发、园区运营服务和产业投资。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产销售、房产租赁。
根据上海临港2023年年度财报披露,2023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70.52亿元,同比增长17.55%。扣非净利润7.5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4.80%。上海临港2023年年度净利润16.02亿元,业绩同比增长19.00%。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55.57亿元,营收同比增长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
房屋租赁收入的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增长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行业(园区),主要产品包括房屋销售和房屋租赁两项,其中房屋销售占比52.76%,房屋租赁占比42.50%。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房地产行业(园区) | 67.18亿元 | 95.26% | 50.99% |
其他业务 | 3.34亿元 | 4.74% | 41.96%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房屋销售 | 37.21亿元 | 52.76% | 35.04% |
房屋租赁 | 29.97亿元 | 42.5% | 70.81% |
其他业务 | 3.34亿元 | 4.74% | 41.96% |
2、房屋租赁收入的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增长
2023年公司营收70.52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9.99亿元相比,增长了17.55%。
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1)房屋租赁本期营收29.97亿元,去年同期为24.30亿元,同比增长了23.32%。
(2)房屋销售本期营收37.21亿元,去年同期为33.11亿元,同比小幅增长了12.38%。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3年报营收 | 2022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房屋销售 | 37.21亿元 | 33.11亿元 | 12.38% |
房屋租赁 | 29.97亿元 | 24.30亿元 | 23.32% |
其他业务 | 3.34亿元 | 2.58亿元 | - |
合计 | 70.52亿元 | 59.99亿元 | 17.55% |
3、房屋销售毛利率持续下降
产品毛利率方面,虽然房屋销售营收额在增长,但是毛利率却在下降。2021-2023年房屋销售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55.13%,大幅下降到2023年的35.04%,2023年房屋租赁毛利率为70.81%,同比下降2.43%。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大幅增长推动净利润同比增长
1、净利润同比增长19.00%
本期净利润为16.02亿元,去年同期13.46亿元,同比增长19.00%。
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原因是:
虽然(1)所得税费用本期支出6.44亿元,去年同期支出4.7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其他收益本期为2.33亿元,去年同期为3.18亿元,同比下降。
但是(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为959.39万元,去年同期为-2.54亿元,扭亏为盈;(2)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17.63亿元,去年同期为15.9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小幅增长10.44%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70.52亿元 | 59.99亿元 | 17.55% |
营业成本 | 34.86亿元 | 27.15亿元 | 28.39% |
销售费用 | 1.48亿元 | 1.46亿元 | 0.92% |
管理费用 | 4.80亿元 | 4.55亿元 | 5.70% |
财务费用 | 5.57亿元 | 4.79亿元 | 16.24% |
研发费用 | - | ||
所得税费用 | 6.44亿元 | 4.70亿元 | 36.96% |
2023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17.63亿元,去年同期为15.9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0.44%。
虽然毛利率本期为50.57%,同比小幅下降了4.17%,不过营业总收入本期为70.52亿元,同比增长17.55%,推动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小幅增长。
3、非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上海临港2023年年度非主营业务利润为4.83亿元,去年同期为2.2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净利润比例 | 去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主营业务利润 | 17.63亿元 | 110.03% | 15.96亿元 | 10.44% |
投资收益 | 1.73亿元 | 10.79% | 1.50亿元 | 15.44% |
其他收益 | 2.33亿元 | 14.54% | 3.18亿元 | -26.62% |
其他 | 1.72亿元 | 10.76% | -1.12亿元 | 253.89% |
净利润 | 16.02亿元 | 100.00% | 13.46亿元 | 19.00% |
净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
1、净利润同比增加19.00%,净现金流同比大幅降低41.51%
2023年年度,上海临港净利润为16.02亿元,去年同期为13.46亿元,同比增长19.00%。净现金流为15.24亿元,去年同期为26.0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1.51%。
净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原因是:
净现金流下降项目 | 本期值 | 同比增减 | 净现金流增长项目 | 本期值 | 同比增减 |
---|---|---|---|---|---|
存货及投资性房地产原值的减少(增加以“-”号填列) | -129.57亿元 | -102.41% | 投资支付的现金 | 9.72亿元 | -85.20% |
归还资金拆借款 | 53.78亿元 | 97.29%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181.96亿元 | 12.15% |
自关联方拆入资金 | 51.84亿元 | 84.95% |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 8.33亿元 | -69.47% |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常年小于净利润
从近10年数据看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之比长期小于1,这可能表明企业的净利润质量堪忧。
本期净利润为16.02亿元,而经营现金流净额为-55.57亿元。净利润大于经营现金流净额的主要原因为:与经营无关的费用与亏损为-83.73亿元,这部分亏损在净利润调整为经营现金流量表时要加上。
政府补助增加了归母净利润的收益
上海临港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的重要来源是非经常性损益3.08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29.02%。
本期归母净利润小幅增长了5.13%,而扣非归母净利润出现了负增长,主要是因为本期非经常性损益收益大幅增长。
归母净利润增速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变化
2023 | 2022 | |
---|---|---|
归母净利润 | 10.61亿元 | 10.09亿元 |
归母净利润增速(%) | 5.13 | -33.03 |
扣非归母净利润 | 7.53亿元 | 11.55亿元 |
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 | -34.8 | -25.9 |
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概览表:
本期扣除所得税与少数股东权益的非经常性损益
项目 | 金额 |
---|---|
政府补助 | 3.34亿元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 2.14亿元 |
其他 | -2.40亿元 |
合计 | 3.08亿元 |
(一)政府补助
(1)本期政府补助对利润的贡献为2.32亿元。
(2)本期共收到政府补助4.40亿元,主要分布如下表所示:
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分配情况
补助项目 | 补助金额 |
---|---|
本期政府补助留存计入后期利润 | 2.99亿元 |
本期政府补助计入当期利润 | 1.41亿元 |
小计 | 4.40亿元 |
(3)本期政府补助余额还剩下2.23亿元,留存计入以后年度利润。
(二)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本期非经常性损益中的非流动资产的科目组成,如表所示: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计入的科目组成
科目 | 金额 |
---|---|
投资收益 | 1.51亿元 |
资产处置收益 | 6,330.87万元 |
本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主要构成是投资收益1.51亿元,资产处置损益6,330.51万元。
2023年,上海临港资产处置收益合计6,330.87万元,主要是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合计6,330.87万元。
资产处置收益
资产处置收益来源 | 本期发生额 |
---|---|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 | 6,330.87万元 |
合计 | 6,330.87万元 |
本期计入投资收益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收损益主要是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1.51亿元
扣非净利润趋势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上海临港属于产业园区开发与运营行业,聚焦前沿产业集群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园区开发行业近三年呈现高速集群化发展,前沿科技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0%,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投资规模突破千亿级。未来五年,行业将深化产城融合,依托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和跨境流动机制,推动产业规模向万亿级迈进,智能汽车、航工制造等细分领域有望形成全球竞争力。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上海临港在国内产业园区开发领域处于龙头地位,主导的临港新片区累计签约前沿产业项目超570个,总投资额超6200亿元,集成电路、智能汽车等核心产业产值占上海全市比重超20%,其中智能汽车产业2025年目标产值突破4000亿元。
3、主要竞争对手
请下载并登录APP,即可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