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华智能(002178)2023年年报解读:智慧医疗与大健康收入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小幅增长,归母净利润依赖于金融投资收益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上市。公司专注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电子政务、智慧医疗、智慧节能、智慧环保、智能建筑、智慧交通、智慧养老等智慧城市各专业领域。
根据延华智能2023年年度财报披露,2023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6.7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7.92%。扣非净利润-2,059.22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小。延华智能2023年年度净利润2,573.19万元,业绩扭亏为盈。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823.90万元,营收同比小幅增长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
智慧医疗与大健康收入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小幅增长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绿色智慧城市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其他综合智慧城市服务和智慧医疗与大健康两项,其中其他综合智慧城市服务占比47.36%,智慧医疗与大健康占比32.97%。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绿色智慧城市服务 | 6.76亿元 | 99.99% | 25.52% |
其他业务 | 5.79万元 | 0.01% | -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其他综合智慧城市服务 | 3.20亿元 | 47.36% | 15.11% |
智慧医疗与大健康 | 2.23亿元 | 32.97% | 35.02% |
绿色双碳与数字能源 | 7,114.12万元 | 10.53% | 42.41% |
其他业务 | 6,177.03万元 | 9.14% | - |
2、智慧医疗与大健康收入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小幅增长
2023年公司营收6.76亿元,与去年同期的6.26亿元相比,小幅增长了7.92%,主要是因为智慧医疗与大健康本期营收2.23亿元,去年同期为1.6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34.81%。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3年报营收 | 2022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其他综合智慧城市服务 | 3.20亿元 | 3.51亿元 | -8.89% |
智慧医疗与大健康 | 2.23亿元 | 1.65亿元 | 34.81% |
绿色双碳与数字能源 | 7,114.12万元 | - | - |
其他业务 | 6,177.03万元 | 1.10亿元 | - |
合计 | 6.76亿元 | 6.26亿元 | 7.92% |
3、智慧医疗与大健康毛利率的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大幅增长
2023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7.87%,同比大幅增长到了今年的25.53%。
毛利率大幅增长的原因是:
(1)智慧医疗与大健康本期毛利率35.02%,去年同期为29.18%,同比增长20.01%。
(2)其他综合智慧城市服务本期毛利率15.11%,去年同期为9.34%,同比大幅增长61.78%,主要是由于施工成本在小幅下降。
4、主要发展直销模式
在销售模式上,企业主要渠道为直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3.19%。2023年直销营收5.62亿元,相较于去年增长5.39%,同期毛利率为24.84%,同比上涨8.94个百分点。
5、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逐渐增加
从2019年至今,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整体持续增长,从2019年的8.65%上升至2023年的22.98%。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大幅下降推动净利润扭亏为盈
1、营业总收入同比小幅增加7.92%,净利润扭亏为盈
2023年年度,延华智能营业总收入为6.76亿元,去年同期为6.2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7.92%,净利润为2,573.19万元,去年同期为-1.55亿元,扭亏为盈。
净利润扭亏为盈的原因是(1)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损失204.67万元,去年同期损失7,918.0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1,274.19万元,去年同期为-4,656.87万元,扭亏为盈;(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为4,398.70万元,去年同期为17.8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2、主营业务利润扭亏为盈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6.76亿元 | 6.26亿元 | 7.92% |
营业成本 | 5.03亿元 | 5.14亿元 | -2.14% |
销售费用 | 2,018.56万元 | 1,558.20万元 | 29.55% |
管理费用 | 9,013.40万元 | 7,795.33万元 | 15.63% |
财务费用 | 622.87万元 | 564.84万元 | 10.27% |
研发费用 | 4,019.98万元 | 5,688.35万元 | -29.33% |
所得税费用 | 335.68万元 | -786.07万元 | 142.70% |
2023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1,274.19万元,去年同期为-4,656.87万元,扭亏为盈。
虽然管理费用本期为9,013.40万元,同比增长15.63%,不过(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6.7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7.92%;(2)研发费用本期为4,019.98万元,同比下降29.33%,推动主营业务利润扭亏为盈。
3、非主营业务利润扭亏为盈
延华智能2023年年度非主营业务利润为1,634.68万元,去年同期为-1.16亿元,扭亏为盈。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净利润比例 | 去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主营业务利润 | 1,274.19万元 | 49.52% | -4,656.87万元 | 127.36% |
投资收益 | -1,908.60万元 | -74.17% | -3,114.92万元 | 38.7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4,398.70万元 | 170.94% | 17.80万元 | 24618.26% |
其他收益 | 882.45万元 | 34.29% | 994.54万元 | -11.27% |
信用减值损失 | -1,319.50万元 | -51.28% | -1,594.81万元 | 17.26% |
其他 | 2.40万元 | 0.09% | -7,882.27万元 | 100.03% |
净利润 | 2,573.19万元 | 100.00% | -1.55亿元 | 116.64% |
4、费用情况
2023年公司营收6.7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7.91%,虽然营收在增长,但是研发费用却在下降。
1)销售费用增长
本期销售费用为2,018.56万元,同比增长29.54%。销售费用增长的原因是:
(1)职工薪酬本期为1,136.67万元,去年同期为801.8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41.75%。
(2)会务费本期为76.92万元,去年同期为11.3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近6倍。
(3)业务招待费本期为118.63万元,去年同期为54.4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118.03%。
销售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职工薪酬 | 1,136.67万元 | 801.88万元 |
修理/维保费 | 444.19万元 | 444.55万元 |
业务招待费 | 118.63万元 | 54.41万元 |
差旅费 | 107.68万元 | 87.33万元 |
会务费 | 76.92万元 | 11.35万元 |
其他 | 134.47万元 | 158.67万元 |
合计 | 2,018.56万元 | 1,558.20万元 |
2)研发费用下降
本期研发费用为4,019.98万元,同比下降29.33%。归因于职工薪酬本期为3,471.05万元,去年同期为5,383.5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了35.52%。
研发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职工薪酬 | 3,471.05万元 | 5,383.54万元 |
其他 | 548.93万元 | 304.81万元 |
合计 | 4,019.98万元 | 5,688.35万元 |
归母净利润依赖于金融投资收益
延华智能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的收益依赖于非经常性损益,本期归母净利润为2,250.64万元,非经常性损益为4,309.85万元。
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概览表:
本期扣除所得税与少数股东权益的非经常性损益
项目 | 金额 |
---|---|
金融投资收益 | 4,732.80万元 |
其他 | -422.94万元 |
合计 | 4,309.85万元 |
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金融投资收益
在2023年报告期末,延华智能用于金融投资的资产为4,372.04万元。金融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对净利润的贡献为4,732.8万元,是净利润2,573.19万元的1.84倍。
2023年度金融投资主要投资内容如表所示:
2023年度金融投资资产表
项目 | 投资金额 |
---|---|
长期股权投资回售权 | 4,372.04万元 |
合计 | 4,372.04万元 |
从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来看,主要来源于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023年度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
项目 | 类别 | 收益金额 |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4,372.04万元 |
其他 | 360.76万元 | |
合计 | 4,732.8万元 |
金融投资收益同比盈利大幅增加
从同期对比来看,企业的金融投资收益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了4,342.21万元,变化率为11.12倍。
扣非净利润趋势
投资北京泰和康医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亏损2,312万元,占净利润-89.86%
在2023年报告期末,延华智能用于对外股权投资的资产为4,000.02万元,对外股权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为-2,242.7万元,占净利润2,573.19万元的-87.16%。
对外股权投资的收益分别来源于持有对外股权投资的收益-2,293.59万元和处置外股权投资的收益50.89万元。
对外股权投资构成表
项目 | 2023年末资产 | 2023年末收益 |
---|---|---|
北京泰和康医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1,788.81万元 | -2,312.27万元 |
其他 | 2,211.21万元 | 18.68万元 |
合计 | 4,000.02万元 | -2,293.59万元 |
处置对外股权投资产生的收益为50.89万元,主要是咸丰智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50.89万元。
北京泰和康医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泰和康医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业务性质为科技推广和应。
同比上期看起来,投资亏损有所缓解。
历年投资数据
北京泰和康医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持有股权(%)直接 | 追加投资 | 投资损益 | 计提减值准备 | 期末余额 |
---|---|---|---|---|---|
2023年 | 45.00 | 0元 | -2,312.27万元 | 0元 | 1,788.81万元 |
2022年 | 45.00 | 0元 | -3,014.76万元 | 5,205.78万元 | 4,101.08万元 |
2021年 | 45.00 | 0元 | -458.51万元 | 224.87万元 | 1.23亿元 |
2020年 | 45.00 | 0元 | 546.25万元 | 5,991.25万元 | 1.3亿元 |
2019年 | 45.00 | 1.85亿元 | 0元 | 0元 | 1.85亿元 |
从近几年来看,企业的对外股权投资资产持续下滑,由2019年的1.89亿元下滑至2023年的4,000.02万元,增长率为-78.87%。
长期趋势表格
年份 | 对外股权投资 |
---|---|
2019年 | 1.89亿元 |
2020年 | 1.46亿元 |
2021年 | 1.48亿元 |
2022年 | 6,293.61万元 |
2023年 | 4,000.02万元 |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影响利润,应收账款周转率小幅增长
2023年,企业应收账款合计2.98亿元,占总资产的18.55%,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29亿元小幅减少了9.50%。
1、坏账损失1,075.99万元,坏账损失影响利润
2023年,企业信用减值损失1,319.50万元,导致企业净利润从盈利3,892.69万元下降至盈利2,573.19万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为信用减值的主要构成因素,合计1,075.99万元。
净利润及信用减值损失表
项目 | 合计 |
---|---|
净利润 | 2,573.19万元 |
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1,319.50万元 |
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1,075.99万元 |
企业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中主要为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合计503.38万元,占76.93%。在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主要为新计提的坏账准备566.70万元。
坏账准备情况表
项目名称 | 计提 | 收回或者转回 | 转销或核销 | 其他变动 | 合计 |
---|---|---|---|---|---|
按单项评估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 696.88万元 | 545.90万元 | 149.57万元 | 421.62万元 | 150.98万元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 566.70万元 | 63.31万元 | 3.50万元 | -0.20万元 | 503.38万元 |
合计 | 1,263.58万元 | 609.21万元 | 153.07万元 | 421.43万元 | 654.36万元 |
按单项计提
其中,按单项计提主要是企业对其他不重要单项计提,客户D等个别应收账款单项计提了减值准备,分别计提了825.28万元和380.36万元。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情况表
项目名称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计提坏账准备 | 计提理由 |
---|---|---|---|---|
其他不重要单项计提 | 1,438.50万元 | 674.26万元 | 825.28万元 | 预计无法全额收回 |
客户D | 461.23万元 | 582.61万元 | -380.36万元 | 预计无法全额收回 |
按账龄计提
本期主要为3—4年新增坏账准备-954.49万元。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名称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计提坏账准备 |
---|---|---|---|
1年以内 | 2.03亿元 | 1.97亿元 | 16.65万元 |
1—2年 | 5,174.41万元 | 7,306.87万元 | 45.47万元 |
2—3年 | 3,692.48万元 | 2,810.49万元 | 361.02万元 |
3—4年 | 1,273.69万元 | 3,182.66万元 | -954.49万元 |
4—5年 | 2,392.36万元 | 1,940.38万元 | 122.35万元 |
5年以上 | 6,774.14万元 | 5,865.46万元 | 908.68万元 |
合计 | 3.96亿元 | 4.08亿元 | 499.68万元 |
请下载并登录APP,即可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