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超华(002288)2023年年报解读:铜箔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大幅下降,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较大
广东超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梁健锋”。公司主要从事高精度电子铜箔、各类覆铜板等电子基材和印制电路板(PCB)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高精度电子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
根据*ST超华2023年年度财报披露,2023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6.7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0.82%。扣非净利润-4.24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ST超华2023年年度净利润-5.50亿元,业绩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近五年以来,企业的净利润有2年为负,分别为2022年、2023年。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90亿元,营收同比大幅下降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
铜箔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大幅下降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铜箔和覆铜箔板两项,其中铜箔占比74.91%,覆铜箔板占比13.13%。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主营业务 | 6.56亿元 | 97.01% | -16.36% |
其他业务 | 2,025.63万元 | 2.99% | -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铜箔 | 5.07亿元 | 74.91% | -1.57% |
覆铜箔板 | 8,887.63万元 | 13.13% | -37.29% |
印制电路板 | 5,925.27万元 | 8.76% | -108.19% |
其他业务 | 2,164.88万元 | 3.2% | - |
2、铜箔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大幅下降
2023年公司营收6.7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7.27亿元相比,大幅下降了60.82%。
营收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铜箔本期营收5.07亿元,去年同期为11.8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57.16%。
(2)印制电路板本期营收5,925.27万元,去年同期为2.7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78.57%。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3年报营收 | 2022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铜箔 | 5.07亿元 | 11.83亿元 | -57.16% |
覆铜箔板 | 8,887.63万元 | 2.38亿元 | -62.72% |
印制电路板 | 5,925.27万元 | 2.76亿元 | -78.57% |
其他业务 | 2,164.88万元 | 2,891.97万元 | - |
合计 | 6.77亿元 | 17.27亿元 | -60.82% |
3、铜箔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的大幅下降
2023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6.42%,同比大幅下降到了今年的-15.34%。
毛利率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1)铜箔本期毛利率-1.57%,去年同期为13.65%,同比大幅下降111.5%。
(2)印制电路板本期毛利率-108.19%,去年同期为-19.44%,同比大幅下降近5倍。
(3)覆铜箔板本期毛利率-37.29%,去年同期为-1.9%,同比大幅下降近19倍。
4、前五大客户高度集中
目前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度非常高,前五大客户占总营收的41.74%,此前2021-2022年,前五大客户集中度分别为35.26%、35.92%,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10.65%,第二大客户占比10.16%。
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
客户名称 | 销售额 | 占销售总额比重 |
---|---|---|
第一名 | 7,205.83万元 | 10.65% |
第二名 | 6,875.98万元 | 10.16% |
第三名 | 6,230.52万元 | 9.21% |
第四名 | 6,194.33万元 | 9.15% |
第五名 | 1,739.94万元 | 2.57% |
合计 | 2.82亿元 | 41.74% |
5、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增加
目前公司上游供应商集中度非常高,前五大供应商占年度采购的64.26%。公司对第一大供应商存在一定的依赖,2023年第一大供应商占年度采购的比例高达31.26%。第二大供应商占比15.06%。
前五大供应商情况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金额 | 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 |
---|---|---|
第一名 | 1.58亿元 | 31.26% |
第二名 | 7,615.29万元 | 15.06% |
第三名 | 4,508.24万元 | 8.91% |
第四名 | 3,024.11万元 | 5.98% |
第五名 | 1,543.74万元 | 3.05% |
合计 | 3.25亿元 | 64.26% |
去年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小幅上升,从53.64%上升至64.26%,增加19%。
净利润近3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1、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本期净利润为-5.50亿元,去年同期-3.38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净利润亏损增大的原因是:
虽然投资收益本期为3,933.23万元,去年同期为0.00元;
但是营业外利润本期为-1.99亿元,去年同期为-2,159.54万元,亏损增大。
净利润从2015年年度到2021年年度呈现上升趋势,从-1.61亿元增长到7,115.04万元,而2021年年度到2023年年度呈现下降状态,从7,115.04万元下降到-5.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净利润为近10年最低值。
2、主营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6.77亿元 | 17.27亿元 | -60.82% |
营业成本 | 7.80亿元 | 16.16亿元 | -51.71% |
销售费用 | 1,495.62万元 | 3,446.62万元 | -56.61% |
管理费用 | 6,274.06万元 | 1.62亿元 | -61.25% |
财务费用 | 8,915.91万元 | 9,014.62万元 | -1.10% |
研发费用 | 3,130.96万元 | 9,482.79万元 | -66.98% |
所得税费用 | 3,176.78万元 | 2,318.83万元 | 37.00% |
2023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3.11亿元,去年同期为-2.8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营业务利润亏损增大主要是由于(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6.7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0.82%;(2)毛利率本期为-15.34%,同比大幅下降了21.76%。
3、非主营业务利润亏损增大
*ST超华2023年年度非主营业务利润为-2.07亿元,去年同期为-2,968.82万元,亏损增大。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净利润比例 | 去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主营业务利润 | -3.11亿元 | 56.58% | -2.85亿元 | -8.94% |
营业外支出 | 2.03亿元 | -37.00% | 2,202.99万元 | 822.95% |
信用减值损失 | -6,027.59万元 | 10.97% | -4,138.74万元 | -45.64% |
其他 | 5,672.75万元 | -10.32% | 3,372.92万元 | 68.19% |
净利润 | -5.50亿元 | 100.00% | -3.38亿元 | -62.45% |
非经常性损益连续亏损两年,非经常性损益是本期归母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因素
超华科技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为负。2023年的非经常性损益亏损了1.15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总亏损的21.29%。
近两年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近两年非经常性损益
日期 | 归母净利润 |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构成 |
---|---|---|---|
2023年12月31日 | -5.38亿元 | -1.15亿元 |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2.03亿元、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4,844.42万元 |
2022年12月31日 | -3.36亿元 | -410.29万元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2,159.54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1,568.42万元 |
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概览表:
2023年的非经常性损益
项目 | 金额 |
---|---|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 -2.03亿元 |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 4,844.42万元 |
其他 | 3,985.06万元 |
合计 | -1.15亿元 |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主要来源于重大诉讼、仲裁事项所形成的预计负债,本期的预计负债内容如表所示:
重大诉讼、仲裁事项的明细
诉讼(仲裁)基本情况 | 涉案金额(万元) | 诉讼(仲裁)审理结果及影响 |
---|---|---|
超华科技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13575.5 | 二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龙宇电子(梅州)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3800 | 二审判决 |
超华科技与建发(上海)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2141 | 一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广东和鑫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2100 | 一审判决 |
梅州泰华与龙宇电子(梅州)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863 | 一审判决 |
梅州泰华和惠州市兴顺和电子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644 | 达成和解 |
广州泰华与重庆矢崎仪表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498 | 一审判决 |
惠州合正与泰山玻璃纤维邹城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468 | 一审判决 |
梅州泰华与广州徽亚新材料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380 | 二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广州市胜添电子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315 | 二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长兴(广州)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284 | 二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严宗均租赁合同纠纷 | 240 | 一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 | 233 | 一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成都市新太电子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230 | 一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东莞市绪丰电子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230 | 二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广州徽亚新材料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223 | 一审判决 |
超华科技与梅州市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203 | 一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深圳市斯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197 | 二审判决 |
梅州泰华与梅州玄润电子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174 | 达成和解 |
梅州泰华与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160 | 二审判决 |
梅州泰华与梅州市聪发科技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160 | 一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深圳志永翔科技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157 | 一裁终局 |
绝缘材料公司与东莞市广昊能源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126 | 二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深圳市辰宏五金机电有限公司债权转让合同纠纷 | 125 | 二审判决 |
超华科技与梅州市金三和物流配载有限公司运输合同纠纷 | 117 | 一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深圳市辰宏五金机电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116 | 二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江门市阪桥 | 111 | 一审判决 |
梅州泰华与深圳市恒达友创网印设备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 101 | 二审判决 |
广州泰华与惠州市益安德环保科技买卖合同纠纷 | 101 | 二审判决 |
扣非净利润趋势
金融投资回报率低
1、金融投资占总资产19.41%,投资主体为风险投资
在2023年报告期末,超华科技用于金融投资的资产为4.87亿元。金融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对净利润的贡献为3,417.64万元。
2023年度金融投资主要投资内容如表所示:
2023年度金融投资资产表
项目 | 投资金额 |
---|---|
分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 | 4.55亿元 |
其他 | 3,179.3万元 |
合计 | 4.87亿元 |
从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来看,全部来源于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其中: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023年度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
项目 | 类别 | 收益金额 |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其中: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3,417.64万元 |
合计 | 3,417.64万元 |
2、金融投资资产逐年递增
企业的金融投资资产持续小幅上升,由2021年的4.25亿元小幅上升至2023年的4.87亿元,变化率为14.66%。
长期趋势表格
年份 | 金融资产 |
---|---|
2021年 | 4.25亿元 |
2022年 | 4.53亿元 |
2023年 | 4.87亿元 |
投资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2亿元
在2023年报告期末,超华科技用于对外股权投资的资产为1.8亿元,对外股权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为2,930.54万元。
对外股权投资构成表
项目 | 2023年末资产 | 2023年末收益 |
---|---|---|
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1.8亿元 | 0元 |
合计 | 1.8亿元 | 0元 |
处置对外股权投资产生的收益为2,930.54万元,主要是广州泰华2.02亿元和香港三祥-7,007.27万元。
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业务性质为智慧城市方案解决及服务。
历年投资数据
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持有股权(%)直接 | 持有股权(%)间接 | 追加投资 | 投资损益 | 期末余额 |
---|---|---|---|---|---|
2023年 | - | - | 0元 | 0元 | 1.8亿元 |
2022年 | - | - | 0元 | 0元 | 1.8亿元 |
2021年 | - | - | 0元 | 0元 | 1.8亿元 |
2020年 | - | - | 0元 | 0元 | 1.8亿元 |
2019年 | - | - | 0元 | 0元 | 1.8亿元 |
2018年 | - | - | 0元 | 0元 | 1.8亿元 |
2017年 | 20.00 | 0.00 | 0元 | -999.94万元 | 1.96亿元 |
2016年 | 20.00 | 0.00 | 0元 | 0元 | 2.06亿元 |
2015年 | 20.00 | 0.00 | 1.8亿元 | 910.36万元 | 1.89亿元 |
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较大,近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大幅下降
企业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大,应收账款周转率在下降,账龄质量也较差。
2023年,企业应收账款合计5,649.66万元,占总资产的2.25%,相较于去年同期的5.56亿元大幅减少了89.84%。
1、应收账款周转率呈大幅下降趋势
本期,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33。在2021年到2023年,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从4.60大幅下降到了2.33,平均回款时间从78天增加到了154天,回款周期大幅增长,企业的回款能力大幅下降。
(注:为了展示周转率的真实情况,以上周转率均恢复至本期“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之前的水平)
2、短期回收款占比低,三年以上账龄占比大幅增长
一般而言,如果大多数的应收账款的账龄在一年以内,那说明风险可控或者负面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目前仅有18.34%的应收账款在一年以内,这个比例偏低,风险明显偏高。
账龄结构
账龄 | 期末余额 | 占比 |
---|---|---|
未逾期 | ||
一年以内 | 4,421.21万元 | 18.34% |
一至三年 | 7,131.75万元 | 29.59% |
三年以上 | 1.26亿元 | 52.07% |
从账龄趋势情况来看,公司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在2020年至2023年从80.39%下降到18.34%。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在2022年至2023年从14.12%大幅上涨到52.07%。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总应收账款比重有明显下降,三年以上应收款占比有所提升。
存货周转率下降
2023年企业存货周转率为1.88,在2021年到2023年超华科技存货周转率从2.24下降到了1.88,存货周转天数从160天增加到了191天。2023年超华科技存货余额合计1.79亿元,占总资产的8.22%,同比去年的6.45亿元大幅下降了72.25%。
(注:为了展示周转率的真实情况,以上周转率均恢复至本期“存货跌价准备和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之前的水平)
从存货分类来看,原材料占存货的比例最大,达到60.97%,余额同比减少32.82%;其次,在产品占比20.52%,余额同比减少82.33%。
存货分类
项目名称 | 期末余额 | 累计计提 | 账面价值 |
---|---|---|---|
原材料 | 1.26亿元 | 223.05万元 | 1.24亿元 |
在产品 | 4,231.54万元 | 67.63万元 | 4,163.91万元 |
请下载并登录APP,即可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