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国际(000065)2025年一季报深度解读: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导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国际工程承包、国内建筑工程、重型装备出口贸易、物流服务、物流自动化设备系统集成服务、太阳能产品贸易及新能源项目开发、大宗商品贸易和金属包装容器的生产和销售。
根据北方国际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6.50亿元,同比下降27.22%。扣非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2.45%。北方国际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80亿元,业绩同比大幅下降35.46%。
营业收入情况
2024年公司的核心业务有两块,一块是资源设备供应链,一块是工程建设与服务。
1、资源设备供应链
2024年资源设备供应链营收89.66亿元,同比去年的107.85亿元下降了16.87%。2020年-2024年资源设备供应链毛利率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20年的3.97%,大幅增长到了2024年的12.04%。
2024年,该产品名称由“货物贸易”变更为“资源设备供应链”。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导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1、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5.46%
本期净利润为1.80亿元,去年同期2.7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5.46%。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虽然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收益2,450.05万元,去年同期损失831.2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但是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1.87亿元,去年同期为3.1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40.43%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36.50亿元 | 50.14亿元 | -27.22% |
营业成本 | 31.74亿元 | 45.32亿元 | -29.97% |
销售费用 | 1.16亿元 | 1.14亿元 | 1.24% |
管理费用 | 1.09亿元 | 9,296.24万元 | 17.37% |
财务费用 | 4,446.89万元 | -5,864.68万元 | 175.83% |
研发费用 | 1,675.17万元 | 1,724.31万元 | -2.85% |
所得税费用 | 3,141.04万元 | 2,664.73万元 | 17.88% |
2025年一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1.87亿元,去年同期为3.1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0.43%。
虽然毛利率本期为13.03%,同比大幅增长了3.41%,不过营业总收入本期为36.50亿元,同比下降27.22%,导致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3、净现金流由正转负
2025年一季度,北方国际净现金流为-8,348.75万元,去年同期为1,338.48万元,由正转负。
净现金流由正转负的原因是:
虽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27.2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2.74%;
但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33.31亿元,同比下降25.50%。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北方国际属于国际工程承包与高端装备制造行业。 近三年,国际工程承包与装备制造行业受“一带一路”政策及全球基建需求驱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4年全球基建投资缺口超15万亿美元,绿色能源转型及数字化升级成为核心趋势,新能源装备、跨境物流及智慧基建领域增速显著,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将突破6.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8%。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北方国际是国内跨境工程承包领域的头部企业,依托北方工业集团资源,聚焦中东欧、东南亚及非洲市场,2024年海外工程营收占比超70%,在电力、矿山工程细分领域市占率约3.5%,位居行业前十。
3、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
北方国际(000065) | 主营国际工程承包、跨境物流及装备贸易,覆盖电力、矿业及交通基建 | 2024年海外工程签约额超200亿元,中东欧市场营收占比35% |
中工国际(002051) | 聚焦海外工业工程与农业基建,拥有全球40余国项目经验 | 2024年海外项目签约额超50亿美元,中亚市占率排名前三 |
中钢国际(000928) | 以冶金工程为核心,拓展绿色低碳及海外总包业务 | 2025年氢冶金技术订单占比提升至20%,海外营收增速15% |
中国电建(601669) | 全球清洁能源及水利工程龙头,布局“风光水储”一体化 | 2024年海外新能源项目中标额超600亿元,市占率约12% |
中材国际(600970) | 水泥工程全球领先,拓展矿山运维及装备制造 | 2024年海外水泥工程市占率超60%,装备出口规模同比增25% |
1、经营分析总结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80亿元,较上期大幅下降。
由于营收的下降,2025年一季度主营利润1.8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