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嘉微(300474)2025年一季报深度解读: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亏损增大导致净利润同比亏损增大
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喻丽丽”。公司从事高可靠军用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图形显控、小型专用化雷达领域的核心模块及系统级产品。
根据景嘉微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2亿元,同比小幅下降5.46%。扣非净利润-5,853.29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景嘉微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5,485.02万元,业绩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222.43万元,营收同比小幅下降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
营业收入情况
2024年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产品包括图形显控领域产品和芯片领域产品两项,其中图形显控领域产品占比52.53%,芯片领域产品占比28.99%。
1、图形显控领域产品
2022年-2024年图形显控领域产品营收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6.51亿元,大幅下降到2024年的2.45亿元。2020年-2024年图形显控领域产品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0年的76.96%,大幅下降到了2024年的46.36%。
2017年,该产品名称由“图形显控领域产”变更为“图形显控领域产品”。
2、芯片领域产品
2024年芯片领域产品营收1.35亿元,同比去年的1.01亿元大幅增长了33.72%。2022年-2024年芯片领域产品毛利率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47.28%,下降到了2024年的37.46%。
3、小型专用化雷达领域产品
2022年-2024年小型专用化雷达领域产品营收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2.30亿元,大幅下降到2024年的6,067.56万元。2020年-2024年小型专用化雷达领域产品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0年的72.99%,大幅下降到了2024年的46.31%。
2023年,该产品名称由“小型专业化雷达领域产品”变更为“小型专用化雷达领域产品”。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亏损增大导致净利润同比亏损增大
1、营业总收入同比小幅降低5.46%,净利润亏损持续增大
2025年一季度,景嘉微营业总收入为1.02亿元,去年同期为1.08亿元,同比小幅下降5.46%,净利润为-5,485.02万元,去年同期为-1,153.52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净利润亏损增大的原因是:
虽然所得税费用本期收益1,313.35万元,去年同期支出300.4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但是(1)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6,628.94万元,去年同期为-3,582.64万元,亏损增大;(2)其他收益本期为513.23万元,去年同期为1,858.1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3)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损失375.01万元,去年同期收益871.4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2、主营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02亿元 | 1.08亿元 | -5.46% |
营业成本 | 6,929.32万元 | 4,020.26万元 | 72.36% |
销售费用 | 813.07万元 | 873.22万元 | -6.89% |
管理费用 | 2,052.91万元 | 2,581.98万元 | -20.49% |
财务费用 | -127.17万元 | -319.35万元 | 60.18% |
研发费用 | 6,984.74万元 | 7,028.65万元 | -0.63% |
所得税费用 | -1,313.35万元 | 300.49万元 | -537.07% |
2025年一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6,628.94万元,去年同期为-3,582.64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营业务利润亏损增大主要是由于(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02亿元,同比小幅下降5.46%;(2)毛利率本期为32.37%,同比大幅下降了30.54%。
3、净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3.83倍
2025年一季度,景嘉微净现金流为-3.56亿元,去年同期为-7,381.58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83倍。
净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虽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7,989.7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9.51%;
但是(1)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2.00亿元,同比增长2.00亿元;(2)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2.00亿元,同比增长2.00亿元;(3)投资支付的现金本期为9,220.0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77倍。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专注于GPU芯片研发与制造。 全球GPU市场2023年规模约2200亿美元,预计至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25%,AI算力需求驱动增长,国产替代加速。国内政策支持与信创渗透推动行业扩容,2025年全球规模预计超1091亿美元,2030年或突破4700亿美元,高性能计算和智能终端为增长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