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宜新材(688033)2024年一季报深度解读:主营业务利润由盈转亏导致净利润由盈转亏
北京天宜上佳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吴佩芳”。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高铁动车组用粉末冶金闸片及机车、城轨车辆用合成闸片/闸瓦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有粉末冶金闸片、合成闸片、闸瓦。
根据天宜新材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4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1.67%。扣非净利润-1.36亿元,由盈转亏。天宜新材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34亿元,业绩由盈转亏。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19亿元,营收同比小幅增长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
2023年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光伏新能源业务板块,占比高达82.86%,其中光伏热场系统部件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2021年-2023年光伏单晶辅材部件营收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21年的1.42亿元,大幅增长到2023年的17.49亿元。2021年-2023年光伏单晶辅材部件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60.18%,大幅下降到了2023年的31.52%。
2023年,该产品名称由“光伏热场系统部件”变更为“光伏单晶辅材部件”。
2021年-2023年粉末冶金闸片/有机合成闸片闸瓦营收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4.22亿元,大幅下降到2023年的1.30亿元。2021年-2023年粉末冶金闸片/有机合成闸片闸瓦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69.18%,大幅下降到了2023年的-15.57%。
2023年航空大型结构件精密制造营收8,481.80万元,同比去年的1.09亿元下降了22.35%。2021年-2023年航空大型结构件精密制造毛利率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21年的32.65%,大幅增长到了2023年的45.68%。
1、营业总收入同比小幅增加11.67%,净利润由盈转亏
2024年一季度,天宜新材营业总收入为3.47亿元,去年同期为3.11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1.67%,净利润为-1.34亿元,去年同期为5,127.39万元,由盈转亏。
净利润由盈转亏的原因是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1.32亿元,去年同期为4,533.74万元,由盈转亏。
主要财务数据表
|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营业总收入 |
3.47亿元 |
3.11亿元 |
11.67% |
营业成本 |
3.84亿元 |
1.98亿元 |
93.37% |
销售费用 |
755.13万元 |
865.48万元 |
-12.75% |
管理费用 |
3,668.77万元 |
3,365.64万元 |
9.01% |
财务费用 |
1,953.95万元 |
46.21万元 |
4128.50% |
研发费用 |
3,023.90万元 |
2,238.79万元 |
35.07% |
所得税费用 |
134.32万元 |
1,352.62万元 |
-90.07% |
2024年一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1.32亿元,去年同期为4,533.74万元,由盈转亏。
虽然营业总收入本期为3.4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1.67%,不过毛利率本期为-10.37%,同比大幅下降了46.63%,导致主营业务利润由盈转亏。
天宜上佳属于碳基复合材料行业,核心业务涵盖高铁刹车片、光伏热场碳碳材料及石英坩埚制造。 碳基复合材料行业近三年受益于光伏及新能源产业爆发,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光伏热场材料价格触底后竞争格局优化,2024年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通过技术降本及产能扩张巩固优势。预计至2025年,全球光伏碳碳热场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120亿元,复合增长率超20%,石英坩埚需求受N型硅片技术驱动同步增长。
天宜上佳是国内光伏碳碳热场材料领域头部企业,2024年石英坩埚市占率约15%,碳碳材料产能位居行业前三。通过垂直整合预制体至成品全产业链,生产成本较同行低30%,在光伏及半导体领域客户渗透率持续提升。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天宜上佳(688033) |
高铁刹车片龙头,拓展光伏碳碳材料及石英坩埚 |
2024年石英坩埚市占率15%,碳碳材料产能2000吨,生产成本低于同行30% |
金博股份(688598) |
光伏热场碳碳材料全球龙头,绑定主流硅片厂商 |
2024年光伏热场产能3500吨,毛利率回升至30%,市占率超35% |
中天火箭(003009) |
航天科技集团旗下,碳纤维复合材料核心供应商 |
2024年碳纤维预制体供货规模突破3亿元,光伏领域营收占比25% |
楚江新材(002171) |
铜基材料为主业,拓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及热场部件 |
2024年碳基材料业务营收5亿元,光伏热场客户涵盖晶科、中环 |
隆基绿能(601012) |
全球光伏硅片龙头,自建碳碳热场材料产能 |
2024年自供碳碳材料比例提升至60%,外采需求同比缩减40% |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34亿元,是7年来一季度的首次亏损,2021-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持续增长。
2024年一季度主营利润亏损1.32亿元,且是近5年一季度首次亏损,2021-2023年一季度主营利润持续增长,由于毛利率的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