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新材(000859)2024年中报解读:净利润近4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他收益对净利润有较大贡献
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合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经营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和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等包装膜材料、预涂膜材料、电容器用薄膜、聚酰亚胺薄膜、高分子功能膜材料和电子信息用膜材料,以及木塑新材料、工程塑料等。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薄膜)产品。
根据国风新材2024年半年度财报披露,2024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0.5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扣非净利润-4,562.61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国风新材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4,177.70万元,业绩由盈转亏。
薄膜材料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的下降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加工制造业,主要产品包括薄膜材料、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其他三项,薄膜材料占比61.74%,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占比16.62%,其他占比16.01%。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加工制造业 | 10.52亿元 | 100.0% | 4.03%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薄膜材料 | 6.50亿元 | 61.74% | 2.25% |
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 | 1.75亿元 | 16.62% | 5.45% |
其他 | 1.68亿元 | 16.01% | 4.01% |
新型木塑材料 | 5,925.91万元 | 5.63% | 19.36% |
分地区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国内 | 9.03亿元 | 85.77% | 1.87% |
国外 | 1.50亿元 | 14.23% | 17.01% |
2、薄膜材料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的下降
2024年半年度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5.34%,同比下降到了今年的4.03%,主要是因为薄膜材料本期毛利率2.25%,去年同期为6.3%,同比大幅下降64.29%。
3、薄膜材料毛利率持续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薄膜材料在营收额下降的同时,而且毛利率也在下降。2021-2024年半年度薄膜材料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半年度的22.01%,大幅下降到2024年半年度的2.25%,2024年半年度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毛利率为5.45%,同比大幅增长667.61%。
4、海外销售下降率高于国内
从地区营收情况上来看,2022-2024年半年度公司国内销售呈下降趋势,2022年半年度国内销售10.22亿元,2023年半年度下降7.35%,2024年半年度下降4.67%,同期2022年半年度海外销售1.94亿元,2023年半年度下降30.22%,2024年半年度增长10.72%,国内销售下降率低于海外市场下降率。
净利润近4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1、营业总收入基本持平,净利润由盈转亏
2024年半年度,国风新材营业总收入为10.52亿元,去年同期为10.8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净利润为-4,177.70万元,去年同期为124.86万元,由盈转亏。
净利润由盈转亏的原因是(1)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5,758.25万元,去年同期为-2,871.83万元,亏损增大;(2)所得税费用本期收益122.46万元,去年同期收益657.5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3)其他收益本期为1,116.71万元,去年同期为1,593.50万元,同比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近10年中报最低值。
2、主营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0.52亿元 | 10.82亿元 | -2.75% |
营业成本 | 10.10亿元 | 10.24亿元 | -1.40% |
销售费用 | 1,829.13万元 | 1,138.49万元 | 60.66% |
管理费用 | 3,834.39万元 | 3,447.41万元 | 11.23% |
财务费用 | -47.83万元 | -635.06万元 | 92.47% |
研发费用 | 3,804.47万元 | 4,204.60万元 | -9.52% |
所得税费用 | -122.46万元 | -657.54万元 | 81.38% |
2024年半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5,758.25万元,去年同期为-2,871.83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营业务利润亏损增大主要是由于(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0.52亿元,同比有所下降2.75%;(2)销售费用本期为1,829.1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0.66%;(3)毛利率本期为4.03%,同比下降了1.31%。
3、非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国风新材2024年半年度非主营业务利润为1,458.09万元,去年同期为2,339.1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净利润比例 | 去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主营业务利润 | -5,758.25万元 | 137.83% | -2,871.83万元 | -100.51% |
投资收益 | 517.64万元 | -12.39% | 703.40万元 | -26.41% |
其他收益 | 1,116.71万元 | -26.73% | 1,593.50万元 | -29.92% |
其他 | -116.57万元 | 2.79% | 58.43万元 | -299.50% |
净利润 | -4,177.70万元 | 100.00% | 124.86万元 | -3445.98% |
4、销售费用大幅增长
本期销售费用为1,829.1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0.66%。销售费用大幅增长的原因是:
(1)职工薪酬本期为1,333.41万元,去年同期为845.1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57.77%。
(2)其他本期为398.19万元,去年同期为132.6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近2倍。
销售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职工薪酬 | 1,333.41万元 | 845.19万元 |
业务费 | 97.53万元 | 160.64万元 |
其他 | 398.19万元 | 132.67万元 |
合计 | 1,829.13万元 | 1,138.49万元 |
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等阶段性投产3.98亿元,固定资产增长
2024半年度,国风新材固定资产合计15.83亿元,占总资产的39.36%,相比期初的12.42亿元增长了27.51%。
本期在建工程转入3.98亿元
在本报告期内,企业固定资产新增4.05亿元,主要为在建工程转入的3.98亿元,占比98.27%。
新增余额情况
项目名称 | 金额 |
---|---|
本期增加金额 | 4.05亿元 |
在建工程转入 | 3.98亿元 |
在此之中: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转入2.47亿元。
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转入固定资产项目)
建设目标: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旨在提升公司在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抓住国内聚酰亚胺行业高速发展的机遇,通过建设先进的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87,034.53万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55,646.32万元,建设5条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设计年产能815吨。项目实施主体为全资子公司合肥国风先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位于合肥市新站区东方大道和颍州路交口东北角。
其他收益对净利润有较大贡献
2024年半年度,公司的其他收益为1,116.71万元,占净利润比重为26.73%,较去年同期减少29.92%。
其他收益明细
项目 | 2024半年度 | 2023半年度 |
---|---|---|
先进制造业政策项目补助 | 375.31万元 | 81.29万元 |
产业发展技改投资财政奖励 | 197.87万元 | 24.34万元 |
高新区研发投入补贴 | 86.74万元 | 4,999.98元 |
政策兑现支持企业主导、参与标准制订补助 | 60.00万元 | 30.00万元 |
PI项目投资补助 | 58.74万元 | 58.74万元 |
新建二期项目补助 | 48.25万元 | 48.25万元 |
新型膜材料一期投资补助 | 35.36万元 | 35.36万元 |
科技创新系列政策补助 | 35.00万元 | - |
其他 | 219.44万元 | 1,315.03万元 |
合计 | 1,116.71万元 | 1,593.50万元 |
2024半年度,国风新材在建工程余额合计6.22亿元。主要在建的重要工程是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新型柔性电子用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等。
重要在建工程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 期末余额 | 本期投入金额 | 本期转固金额 | 工程进度 |
---|---|---|---|---|
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 | 2.95亿元 | 1.70亿元 | 2.47亿元 | 64.81 |
新型柔性电子用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 | 1.37亿元 | 3,263.86万元 | - | 49.19 |
二期预留地块 | 1.23亿元 | 1.22亿元 | 1.50亿元 | 28.07 |
新能源汽车模块化生产智能制造项目(一期) | 6,176.51万元 | 5,368.77万元 | - | 28.59 |
近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大幅下降
2024半年度,企业应收账款合计3.66亿元,占总资产的9.11%,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85亿元增长28.56%。
本期,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04。在2022年半年度到2024年半年度,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从4.73大幅下降到了3.04,平均回款时间从38天增加到了59天,回款周期大幅增长,企业的回款能力大幅下降。
(注:2020年中计提坏账43.51万元,2021年中计提坏账75.05万元,2022年中计提坏账298.40万元,2023年中计提坏账49.98万元,2024年中计提坏账266.80万元。)
请下载并登录APP,即可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