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机电(600151)2024年三季报解读: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亏损增大导致净利润由盈转亏
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热系统业务,致力于开发和生产热交换器、发动机冷却模块、空调箱及其控制器、压缩机等。
根据航天机电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披露,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1.5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5.99%。扣非净利润-1.33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航天机电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6,090.69万元,业绩由盈转亏。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00亿元,营收同比大幅下降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小幅增长。
营业收入情况
2023年公司的核心业务有两块,一块是光伏,一块是汽车零配件,主要产品包括太阳能系统产品、PTC/发动机制冷系统、HVAC/座舱空调系统三项,太阳能系统产品占比51.77%,PTC/发动机制冷系统占比26.66%,HVAC/座舱空调系统占比9.36%。
1、太阳能系统产品
2020年-2023年太阳能系统产品营收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20年的26.60亿元,大幅增长到2023年的47.76亿元。2023年太阳能系统产品毛利率为10.72%,同比去年的8.14%大幅增长了31.7%。
2、PTC/发动机制冷系统
2020年-2023年PTC/发动机制冷系统营收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20年的14.50亿元,大幅增长到2023年的24.59亿元。2023年PTC/发动机制冷系统毛利率为-1.7%,同比去年的-2.8%大幅增长了39.29%。
3、HVAC/座舱空调系统
2023年HVAC/座舱空调系统营收8.63亿元,同比去年的5.14亿元大幅增长了67.89%。2020年-2023年HVAC/座舱空调系统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0年的10.79%,大幅下降到了2023年的1.9%。
2020年,该产品名称由“HVAC/座舱”变更为“HVAC/座舱空调系统”。
4、Compressor/压缩机
2021年-2023年Compressor/压缩机营收呈小幅增长趋势,从2021年的4.51亿元,小幅增长到2023年的5.15亿元。2021年-2023年Compressor/压缩机毛利率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21年的-2.74%,大幅增长到了2023年的3.35%。
2023年,该产品名称由“Compressor压缩机”变更为“Compressor/压缩机”。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亏损增大导致净利润由盈转亏
1、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5.99%,净利润由盈转亏
2024年三季度,航天机电营业总收入为41.51亿元,去年同期为76.8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5.99%,净利润为-6,090.69万元,去年同期为913.51万元,由盈转亏。
净利润由盈转亏的原因是:
虽然投资收益本期为7,945.80万元,去年同期为5,473.6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但是(1)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1.51亿元,去年同期为-7,753.44万元,亏损增大;(2)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收益3,093.85万元,去年同期收益5,660.0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2、主营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41.51亿元 | 76.86亿元 | -45.99% |
营业成本 | 37.76亿元 | 71.49亿元 | -47.19% |
销售费用 | 9,140.78万元 | 1.83亿元 | -50.16% |
管理费用 | 2.08亿元 | 2.16亿元 | -3.55% |
财务费用 | 6,844.56万元 | 2,219.51万元 | 208.38% |
研发费用 | 1.48亿元 | 1.75亿元 | -15.63% |
所得税费用 | 1,928.44万元 | 1,072.27万元 | 79.85% |
2024年三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1.51亿元,去年同期为-7,753.44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虽然毛利率本期为9.03%,同比增长了2.05%,不过营业总收入本期为41.5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5.99%,导致主营业务利润亏损增大。
3、非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小幅增长
航天机电2024年三季度非主营业务利润为1.09亿元,去年同期为9,739.22万元,同比小幅增长。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净利润比例 | 去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主营业务利润 | -1.51亿元 | 247.69% | -7,753.44万元 | -94.57% |
投资收益 | 7,945.80万元 | -130.46% | 5,473.68万元 | 45.16% |
资产减值损失 | -2,070.83万元 | 34.00% | -2,725.97万元 | 24.03% |
其他收益 | 1,574.24万元 | -25.85% | 860.06万元 | 83.04% |
信用减值损失 | 3,093.85万元 | -50.80% | 5,660.08万元 | -45.34% |
其他 | 420.26万元 | -6.90% | 520.77万元 | -19.30% |
净利润 | -6,090.69万元 | 100.00% | 913.51万元 | -766.73% |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航天机电属于新能源光伏及汽车热系统行业。 新能源光伏行业近三年保持年均15%以上增速,受全球能源转型驱动,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美元。汽车热系统行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2024年达35%),智能化需求推动热管理系统集成化,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美元。未来两大行业将持续向高效技术迭代、产业链协同整合方向发展。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航天机电在新能源光伏领域位居国内第二梯队,光伏组件全球市占率约1.5%-2%;汽车热系统领域为国内头部供应商,车用空调系统市占率约6%,主要配套合资及自主品牌车企。
3、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
航天机电(600151) | 主营光伏组件及汽车热管理系统 | 2025年TOPCon电池量产效率达25.6%,车用空调系统占营收41% |
双良节能(600481) | 聚焦光伏多晶硅还原炉及节能系统 | 2025年多晶硅设备市占率超50%,光伏业务营收占比突破65% |
固德威(688390) | 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供应商 | 2025年储能逆变器出货量全球前三,户用光伏市占率15% |
东方日升(300118) | 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制造商 | 2025年异质结电池量产规模20GW,组件出货量全球排名前五 |
三花智控(002050)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 2025年新能源车热管理部件全球市占率28%,特斯拉核心供应商占比超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