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生物(600161)2024年三季报解读:净利润近7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是以健康人血浆、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为原材料和采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发、生产血液制品,开展血液制品经营业务。
根据天坛生物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披露,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0.7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扣非净利润10.44亿元,同比增长18.68%。天坛生物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14.27亿元,业绩同比增长18.20%。
营业收入情况
2023年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物制品行业,主要产品包括静人免疫球蛋白和人血白蛋白两项,其中静人免疫球蛋白占比44.77%,人血白蛋白占比43.38%。
1、静注人免疫球
2023年静注人免疫球营收23.19亿元,同比去年的42.44亿元大幅下降了45.35%。2021年-2023年静注人免疫球毛利率呈小幅增长趋势,从2021年的47.45%,小幅增长到了2023年的50.37%。
2023年,该产品名称由“血液制品”变更为“静注人免疫球”。
2、人血白蛋白
2023年人血白蛋白营收22.47亿元,同比去年的42.44亿元大幅下降了47.06%。同期,2023年人血白蛋白毛利率为48.7%,同比去年的49.0%基本持平。
2023年,该产品名称由“血液制品”变更为“人血白蛋白”。
3、其他血液制品
2023年其他血液制品营收5.95亿元,同比去年的42.44亿元大幅下降了85.97%。2021年-2023年其他血液制品毛利率呈增长趋势,从2021年的47.45%,增长到了2023年的59.78%。
2023年,该产品名称由“血液制品”变更为“其他血液制品”。
净利润近7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1、净利润同比增长18.20%
本期净利润为14.27亿元,去年同期12.08亿元,同比增长18.20%。
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原因是:
虽然所得税费用本期支出2.97亿元,去年同期支出2.33亿元,同比增长;
但是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16.75亿元,去年同期为14.04亿元,同比增长。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19.36%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40.73亿元 | 40.22亿元 | 1.28% |
营业成本 | 18.20亿元 | 20.27亿元 | -10.22% |
销售费用 | 1.20亿元 | 1.99亿元 | -39.71% |
管理费用 | 3.48亿元 | 3.30亿元 | 5.76% |
财务费用 | -3,025.18万元 | -3,394.03万元 | 10.87% |
研发费用 | 9,870.23万元 | 5,835.04万元 | 69.15% |
所得税费用 | 2.97亿元 | 2.33亿元 | 27.25% |
2024年三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16.75亿元,去年同期为14.04亿元,同比增长19.36%。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1)销售费用本期为1.2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9.71%;(2)营业总收入本期为40.73亿元,同比有所增长1.28%;(3)毛利率本期为55.33%,同比小幅增长了5.72%。
全球排名
截止到2025年3月7日,天坛生物近十二个月的滚动营收为52.0亿元,在血制品行业中,天坛生物的全球营收规模排名为5名,全国排名为3名。
血制品营收排名
公司 | 营收(亿元) | 营收增长率(%) | 净利润(亿元) | 净利润增长率(%) |
---|---|---|---|---|
CSL | 1073.0 | 12.81 | 192 | 3.62 |
Grifols 基立福 | 562.0 | 13.50 | 12 | -4.96 |
上海莱士 | 80.0 | 42.34 | 18 | 10.37 |
华兰生物 | 53.0 | 2.07 | 15 | -2.80 |
天坛生物 | 52.0 | 14.56 | 11 | 20.21 |
博雅生物 | 27.0 | -0.40 | 2.37 | -2.98 |
派林生物 | 23.0 | 30.41 | 6.12 | 48.75 |
卫光生物 | 10.0 | 5.05 | 2.19 | 4.72 |
博晖创新 | 10.0 | 12.27 | -0.25 | -- |
艾迪药业 | 4.11 | 12.48 | -0.76 | -- |
注:营收和盈利数据为ttm(最近12个月),CAGR(年复合增速)依据过去三个财年进行计算,营收和盈利数据已统一转换为人民币。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天坛生物属于血液制品行业,主要从事人血浆蛋白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血液制品行业近三年受政策严格监管和原料血浆供给提升驱动,呈现稳定增长。2023年国内采浆量达2415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龙头企业通过浆站扩张和技术升级巩固优势。未来随着临床需求扩容(如静丙、凝血因子应用深化)及浆站审批加速,预计行业规模将以年均8%-10%增速扩张,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