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化学(002648)2023年年报解读:高分子新材料收入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小幅增长,连云港石化公司年产135万吨PE、219万吨EOE和26万吨ACN联合装置项目、连云港石化公司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等阶段性投产84.39亿元,固定资产大幅增长
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杨卫东”。公司是一家立足轻烃一体化、打造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以轻质化原料生产烯烃,并布局下游高端化学新材料项目,不断延链强链补链,将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
根据卫星化学2023年年度财报披露,2023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414.8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2.00%。扣非净利润46.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80%。卫星化学2023年年度净利润47.84亿元,业绩同比大幅增长53.79%。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化学品及新材料行业,主要产品包括功能化学品和高分子新材料两项,其中功能化学品占比51.32%,高分子新材料占比28.72%。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化学品及新材料行业 |
402.37亿元 |
96.99% |
19.94% |
其他业务 |
12.50亿元 |
3.01% |
16.39%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功能化学品 |
212.89亿元 |
51.32% |
15.57% |
高分子新材料 |
119.16亿元 |
28.72% |
29.56% |
其他业务 |
78.17亿元 |
18.84% |
15.63% |
新能源材料 |
4.65亿元 |
1.12% |
36.77% |
分地区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境内 |
395.95亿元 |
95.44% |
19.84% |
境外 |
18.92亿元 |
4.56% |
19.77% |
2、高分子新材料收入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小幅增长
2023年公司营收414.8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370.43亿元相比,小幅增长了12.0%。
(1)高分子新材料本期营收119.16亿元,去年同期为73.5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61.92%。
(2)功能化学品本期营收212.89亿元,去年同期为195.78亿元,同比小幅增长了8.74%。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3年报营收 |
2022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功能化学品 |
212.89亿元 |
195.78亿元 |
8.74% |
高分子新材料 |
119.16亿元 |
73.59亿元 |
61.92% |
其他业务 |
78.17亿元 |
98.73亿元 |
- |
新能源材料 |
4.65亿元 |
2.33亿元 |
99.97% |
合计 |
414.87亿元 |
370.43亿元 |
12.0%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6.52%,同比增长到了今年的19.84%,主要是因为高分子新材料本期毛利率29.56%,去年同期为23.11%,同比增长27.91%。
产品毛利率方面,虽然功能化学品营收额在增长,但是毛利率却在下降。2021-2023年功能化学品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37.58%,大幅下降到2023年的15.57%,2023年高分子新材料毛利率为29.56%,同比增加27.91%。
从地区营收情况上来看,2020-2023年公司国内销售大幅增长,2020年国内销售100.39亿元,2023年增长294.39%,同期2020年海外销售7.33亿元,2023年增长158.07%。2022-2023年,国内营收占比从80.22%大幅增长到95.44%,海外营收占比从19.78%大幅下降到4.56%,海外虽然市场销售额在大幅下降,但是毛利率却从9.49%增长到19.77%。
1、营业总收入同比小幅增加12.00%,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53.79%
2023年年度,卫星化学营业总收入为414.87亿元,去年同期为370.43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2.00%,净利润为47.84亿元,去年同期为31.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79%。
虽然投资收益本期为-1,377.98万元,去年同期为3.99亿元,由盈转亏;
但是(1)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49.73亿元,去年同期为32.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为1.87亿元,去年同期为-2.91亿元,扭亏为盈。
主要财务数据表
|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营业总收入 |
414.87亿元 |
370.43亿元 |
12.00% |
营业成本 |
332.57亿元 |
309.22亿元 |
7.55% |
销售费用 |
1.45亿元 |
8,812.86万元 |
64.84% |
管理费用 |
5.31亿元 |
5.41亿元 |
-1.81% |
财务费用 |
8.11亿元 |
8.40亿元 |
-3.48% |
研发费用 |
16.26亿元 |
12.41亿元 |
31.05% |
所得税费用 |
5.84亿元 |
3.34亿元 |
74.71% |
2023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49.73亿元,去年同期为32.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14%。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414.8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2.00%;(2)毛利率本期为19.84%,同比增长了3.32%。
本期研发费用为16.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05%。研发费用大幅增长的原因是:
(1)原料投入本期为9.26亿元,去年同期为6.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42.19%。
(2)职工薪酬本期为3.15亿元,去年同期为2.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51.99%。
研发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原料投入 |
9.26亿元 |
6.51亿元 |
职工薪酬 |
3.15亿元 |
2.07亿元 |
折旧及摊销 |
2.36亿元 |
2.10亿元 |
其他 |
1.49亿元 |
1.73亿元 |
合计 |
16.26亿元 |
12.41亿元 |
219万吨EOE和26万吨ACN联合装置项目、连云港石化公司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等阶段性投产84.39亿元,固定资产大幅增长
2023年卫星化学固定资产合计252.56亿元,占总资产的39.11%,同比去年的190.33亿元大幅增长了32.69%。
其中,固定资产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在建工程转入所导致的,本期企业固定资产新增84.90亿元,主要为在建工程转入的84.39亿元,占比99.40%。
新增余额情况
项目名称 |
金额 |
本期增加金额 |
84.90亿元 |
在建工程转入 |
84.39亿元 |
在此之中:连云港石化公司年产135万吨PE、219万吨EOE和26万吨ACN联合装置项目转入21.87亿元,连云港石化公司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转入18.92亿元。
连云港石化公司年产135万吨PE、219万吨EOE和26万吨ACN联合装置项目
该项目项目预算为335.00亿元,本期投入2.93亿元,项目本期转入固定资产21.87亿元,期末账面余额5.99亿元,项目工程进度为81.1%。
基本信息
项目预算 |
期末余额 |
当期投入 |
累计投入金额 |
当期转入固定资产金额 |
项目进度 |
335.00亿元 |
5.99亿元 |
2.93亿元 |
232.69亿元 |
21.87亿元 |
81.1% |
该项目项目预算为150.00亿元,本期投入12.32亿元,项目本期转入固定资产18.92亿元,期末账面余额7.96亿元,项目工程进度为40%。
基本信息
项目预算 |
期末余额 |
当期投入 |
累计投入金额 |
当期转入固定资产金额 |
项目进度 |
150.00亿元 |
7.96亿元 |
12.32亿元 |
58.19亿元 |
18.92亿元 |
40% |
卫星化学属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注于轻烃一体化产业链,核心领域为乙烯及丙烯酸产业链。 近三年,化工行业向轻质化、低碳化加速转型,以乙烷裂解为核心的轻烃路线因成本优势快速渗透,全球乙烯需求年均增长约4.5%,丙烯酸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6.3%。2025年国内乙烯产能预计突破6000万吨,进口依存度持续下降;高附加值新材料(如POE、α-烯烃)成为增长引擎,卫星化学等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抢占高端市场,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2027年全球烯烃衍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美元。
卫星化学是国内轻烃一体化龙头,丙烯酸及酯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5%,稳居行业首位;乙烷裂解制乙烯产能达380万吨/年,国内份额占比约18%,2025年规划产能提升至500万吨/年;在C3产业链中,其丙烷脱氢(PDH)产能位列前三,高分子乳液及SAP等下游产品市占率均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