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加加(002650)2023年年报解读:食用植物油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小幅下降,净利润近4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杨振”。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酱油、植物油、食醋、鸡精、蚝油、料酒、味精等的生产及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酱油类、食用植物油、味精类、食醋类、鸡精类。
根据ST加加2023年年度财报披露,2023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4.54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3.78%。扣非净利润-2.01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ST加加2023年年度净利润-1.91亿元,业绩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食用植物油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小幅下降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调味品,占比高达75.66%,主要产品包括酱油类和食用植物油两项,其中酱油类占比49.77%,食用植物油占比17.95%。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调味品 | 11.00亿元 | 75.66% | 23.62% |
粮油食品 | 2.92亿元 | 20.06% | 2.86% |
其他业务 | 6,220.28万元 | 4.28% | -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酱油类 | 7.24亿元 | 49.77% | 27.21% |
食用植物油 | 2.61亿元 | 17.95% | 3.69% |
其他业务 | 4.69亿元 | 32.28% | - |
2、食用植物油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小幅下降
2023年公司营收14.5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6.86亿元相比,小幅下降了13.78%。
营收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食用植物油本期营收2.61亿元,去年同期为4.4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41.35%。
(2)酱油类本期营收7.24亿元,去年同期为8.71亿元,同比下降了16.96%。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3年报营收 | 2022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酱油类 | 7.24亿元 | 8.71亿元 | -16.96% |
食用植物油 | 2.61亿元 | 4.45亿元 | -41.35% |
其他业务 | 4.69亿元 | 3.70亿元 | - |
合计 | 14.54亿元 | 16.86亿元 | -13.78% |
3、食用植物油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的小幅下降
2023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0.58%,同比小幅下降到了今年的18.71%,主要是因为食用植物油本期毛利率3.69%,去年同期为5.59%,同比大幅下降33.99%。
4、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下降
从2021年至今,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整体持续下滑,从2021年的35.49%下降至2023年的23.34%。
净利润近4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1、营业总收入同比小幅降低13.78%,净利润亏损持续增大
2023年年度,ST加加营业总收入为14.54亿元,去年同期为16.86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3.78%,净利润为-1.91亿元,去年同期为-8,432.8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净利润亏损增大的原因是(1)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1.61亿元,去年同期为-8,827.56万元,亏损增大;(2)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损失3,789.53万元,去年同期损失718.7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净利润从2018年年度到2020年年度呈现上升趋势,从1.15亿元增长到1.76亿元,而2020年年度到2023年年度呈现下降状态,从1.76亿元下降到-1.9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净利润为近10年最低值。
2、主营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4.54亿元 | 16.86亿元 | -13.78% |
营业成本 | 11.82亿元 | 13.39亿元 | -11.74% |
销售费用 | 2.30亿元 | 2.30亿元 | 0.11% |
管理费用 | 1.55亿元 | 1.62亿元 | -4.64% |
财务费用 | 316.77万元 | -350.63万元 | 190.34% |
研发费用 | 2,200.69万元 | 2,364.74万元 | -6.94% |
所得税费用 | -194.31万元 | -793.65万元 | 75.52% |
2023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1.61亿元,去年同期为-8,827.56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营业务利润亏损增大主要是由于(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4.54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3.78%;(2)毛利率本期为18.71%,同比小幅下降了1.87%。
4亿元的对外股权投资
在2023年报告期末,ST加加用于对外股权投资的资产为4.08亿元,对外股权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为-112.52万元。
对外股权投资构成表
项目 | 2023年末资产 | 2023年末收益 |
---|---|---|
合兴(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3.07亿元 | 383.01万元 |
湖南朴和长青私募股权 | 9,442.47万元 | -125.17万元 |
其他 | 662.87万元 | -370.36万元 |
合计 | 4.08亿元 | -112.52万元 |
1、合兴(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合兴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业务性质为投资及咨询服务。
同比上期看起来,投资收益有所增长。
历年投资数据
合兴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 持有股权(%)直接 | 追加投资 | 投资损益 | 期末余额 |
---|---|---|---|---|
2023年 | 99.99 | -2,494.69万元 | 383.01万元 | 3.07亿元 |
2022年 | 99.99 | -2,899.86万元 | 306.9万元 | 3.67亿元 |
2021年 | 99.99 | 0元 | 3,014.24万元 | 3.89亿元 |
2、湖南朴和长青私募股权
湖南朴和长青私募股权业务性质为投资及咨询服务。
同比上期看起来,投资亏损程度有所扩大。
历年投资数据
湖南朴和长青私募股权 | 持有股权(%)直接 | 追加投资 | 投资损益 | 期末余额 |
---|---|---|---|---|
2023年 | 99.01 | -200万元 | -125.17万元 | 9,442.47万元 |
2022年 | 80.00 | 0元 | -73.36万元 | 9,814.71万元 |
2021年 | 80.00 | 0元 | -130.85万元 | 9,888.07万元 |
2020年 | 80.00 | 1亿元 | 18.92万元 | 1亿元 |
从近几年来看,企业的对外股权投资资产持续小幅下滑,由2021年的5.02亿元小幅下滑至2023年的4.08亿元,增长率为-18.77%。
长期趋势表格
年份 | 对外股权投资 |
---|---|
2021年 | 5.02亿元 |
2022年 | 4.76亿元 |
2023年 | 4.08亿元 |
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
2023年企业存货周转率为3.03,在2020年度到2023年度,企业存货周转率连续4年下降,平均回款时间从86天增加到了118天,企业存货周转能力下降,2023年ST加加存货余额合计4.25亿元,占总资产的16.45%,同比去年的3.49亿元大幅增长了21.99%。
(注:为了展示周转率的真实情况,以上周转率均恢复至本期“存货跌价准备和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之前的水平)
从存货分类来看,原材料占存货的比例最大,达到45.31%,余额同比增长44.64%;其次,在产品占比29.11%,余额同比减少24.81%。
存货分类
项目名称 | 期末余额 | 累计计提 | 账面价值 |
---|---|---|---|
原材料 | 1.99亿元 | 1,091.37万元 | 1.88亿元 |
在产品 | 1.28亿元 | 38.43万元 | 1.27亿元 |
库存商品 | 9,355.10万元 | 197.55万元 | 9,157.55万元 |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ST加加属于调味品行业,主营业务为酱油、植物油、食醋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调味品行业近三年受消费升级推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但竞争加剧。健康化、功能化产品需求提升,细分赛道如零添加酱油增速显著。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约5%-7%,市场空间超4000亿元,头部企业通过品类创新与渠道下沉持续扩张。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ST加加当前市场地位处于行业中下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0.36亿元,同比下滑14.92%,净利润亏损6765万元。其市占率不足2%,显著低于头部企业,在价格敏感型市场及区域渠道存在局部优势,但品牌溢价与全国化布局能力较弱。
3、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
ST加加(002650) | 主营酱油、植物油及食醋等调味品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0.36亿元,销售毛利率24.53% |
海天味业(603288) | 国内调味品龙头企业,产品覆盖酱油、蚝油等 | 2024年酱油市占率约33%,营收规模超200亿元 |
中炬高新(600872) | 旗下美味鲜品牌聚焦酱油及鸡精市场 | 酱油业务营收占比超70%,市占率约8% |
千禾味业(603027) | 专注零添加酱油及高端调味品研发 | 零添加产品线营收占比超50%,2024年电商渠道增长35% |
恒顺醋业(600305) | 食醋行业龙头,拓展料酒及复合调味品 | 食醋市占率约10%,2024年餐饮渠道营收增长22% |
生产人员占比较高,多名股东股权高位质押
销售人员、生产人员占比较高
请下载并登录APP,即可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