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港(001287)2023年年报解读:存储器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下降,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
深圳中电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电子元器件分销、设计链服务、供应链协同配套和产业数据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处理器、存储器、射频与无线连接、模拟器件、分立器件、传感器件、可编程逻辑器件。
根据中电港2023年年度财报披露,2023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345.04亿元,同比下降20.32%。扣非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17.10%。中电港2023年年度净利润2.37亿元,业绩同比大幅下降40.93%。
存储器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下降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占比高达99.67%,主要产品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模拟器件、其他四项,处理器占比32.48%,存储器占比25.58%,模拟器件占比16.88%,其他占比15.97%。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电子元器件分销 | 343.90亿元 | 99.67% | 3.96% |
其他 | 1.14亿元 | 0.33% | 37.06%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处理器 | 112.07亿元 | 32.48% | 5.37% |
存储器 | 88.28亿元 | 25.58% | 2.38% |
模拟器件 | 58.24亿元 | 16.88% | 4.24% |
其他 | 55.09亿元 | 15.97% | 4.32% |
射频与无线连接 | 31.35亿元 | 9.09% | 3.38% |
分地区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境内 | 248.16亿元 | 71.92% | 4.19% |
境外 | 96.87亿元 | 28.08% | 3.74% |
2、存储器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下降
2023年公司营收345.0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433.03亿元相比,下降了20.32%。
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存储器本期营收88.28亿元,去年同期为162.2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45.59%。
(2)模拟器件本期营收58.24亿元,去年同期为73.84亿元,同比下降了21.12%。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3年报营收 | 2022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处理器 | 112.07亿元 | 95.62亿元 | 17.21% |
存储器 | 88.28亿元 | 162.24亿元 | -45.59% |
模拟器件 | 58.24亿元 | 73.84亿元 | -21.12% |
其他 | 55.09亿元 | 63.50亿元 | -13.24% |
其他业务 | 31.35亿元 | 37.83亿元 | - |
合计 | 345.04亿元 | 433.03亿元 | -20.32% |
3、国内销售大幅下降
从地区营收情况上来看,2023年国内销售248.1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0.44%,同期海外销售96.8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04%。
4、前五大客户较集中
目前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占总营收的30.71%,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12.36%。
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
客户名称 | 销售额 | 占销售总额比重 |
---|---|---|
客户A | 42.64亿元 | 12.36% |
客户B | 21.45亿元 | 6.21% |
客户C | 17.72亿元 | 5.13% |
客户D | 12.80亿元 | 3.72% |
客户E | 11.40亿元 | 3.29% |
合计 | 106.01亿元 | 30.71% |
5、前五大供应商高度集中
目前公司上游供应商集中度非常高,前五大供应商占年度采购的48.79%。公司对第一大供应商存在一定的依赖,2023年第一大供应商占年度采购的比例高达15.58%。第二大供应商占比14.34%。
前五大供应商情况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金额 | 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 |
---|---|---|
供应商A | 64.60亿元 | 15.58% |
供应商B | 59.50亿元 | 14.34% |
供应商C | 30.58亿元 | 7.37% |
供应商D | 27.33亿元 | 6.59% |
供应商E | 20.37亿元 | 4.91% |
合计 | 202.39亿元 | 48.79% |
去年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小幅上升,从46.97%上升至48.79%,增加3%。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下降导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1、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40.93%
本期净利润为2.37亿元,去年同期4.0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0.93%。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虽然(1)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损失3,096.27万元,去年同期损失8,573.3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所得税费用本期支出956.32万元,去年同期支出5,333.9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但是(1)投资收益本期为2,600.67万元,去年同期为1.7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2.91亿元,去年同期为3.84亿元,同比下降。
净利润从2018年年度到2022年年度呈现上升趋势,从4,727.53万元增长到4.01亿元,而2022年年度到2023年年度呈现下降状态,从4.01亿元下降到2.37亿元。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24.26%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345.04亿元 | 433.03亿元 | -20.32% |
营业成本 | 331.01亿元 | 417.20亿元 | -20.66% |
销售费用 | 2.60亿元 | 2.82亿元 | -7.59% |
管理费用 | 1.48亿元 | 1.58亿元 | -6.39% |
财务费用 | 5.87亿元 | 6.36亿元 | -7.65% |
研发费用 | 8,754.85万元 | 9,769.89万元 | -10.39% |
所得税费用 | 956.32万元 | 5,333.99万元 | -82.07% |
2023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2.91亿元,去年同期为3.84亿元,同比下降24.26%。
虽然毛利率本期为4.07%,同比小幅增长了0.42%,不过营业总收入本期为345.04亿元,同比下降20.32%,导致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
政府补助对净利润有较大贡献
(1)本期政府补助对利润的贡献为4,213.65万元。
(2)本期共收到政府补助4,212.96万元,主要分布如下表所示:
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分配情况
补助项目 | 补助金额 |
---|---|
本期政府补助计入当期利润 | 4,106.96万元 |
其他 | 106.00万元 |
小计 | 4,212.96万元 |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影响利润,近2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大幅下降
2023年,企业应收账款合计77.92亿元,占总资产的34.32%,相较于去年同期的55.61亿元大幅增长了40.12%。应收账款的规模大,且相对占比较高。
1、坏账损失8,967.26万元,坏账损失影响利润
2023年,企业信用减值损失8,467.70万元,导致企业净利润从盈利3.21亿元下降至盈利2.37亿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为信用减值的主要构成因素,合计8,967.26万元。
净利润及信用减值损失表
项目 | 合计 |
---|---|
净利润 | 2.37亿元 |
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8,467.70万元 |
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8,967.26万元 |
企业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中主要是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合计7,898.32万元。在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中,主要为新计提的坏账准备7,898.32万元。
坏账准备情况表
项目名称 | 计提 | 收回或者转回 | 合计 |
---|---|---|---|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 7,898.32万元 | - | 7,898.32万元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 1,074.18万元 | 5.24万元 | 1,068.94万元 |
合计 | 8,972.50万元 | 5.24万元 | 8,967.26万元 |
按账龄计提
本期主要为6个月以内(含6个月,下同)新增坏账准备1,174.78万元。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名称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计提坏账准备 |
---|---|---|---|
6个月以内(含6个月,下同) | 77.40亿元 | 53.91亿元 | 1,174.78万元 |
合计 | 78.06亿元 | 54.62亿元 | 1,115.21万元 |
2、应收账款周转率呈大幅下降趋势
本期,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5.17。在2022年到2023年,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从8.69大幅下降到了5.17,平均回款时间从41天增加到了69天,回款周期大幅增长,企业的回款能力大幅下降。
(注:为了展示周转率的真实情况,以上周转率均恢复至本期“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之前的水平)
3、账龄结构稳定
从账龄结构情况来看,本期企业一年以内,一至三年,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97.79%,2.09%和0.12%。
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存货跌价损失影响利润
存货跌价损失3,096.27万元,坏账损失影响利润
2023年,中电港资产减值损失3,096.27万元,导致企业净利润从盈利2.68亿元下降至盈利2.37亿元,其中主要是存货跌价准备减值合计3,096.27万元。
资产减值损失
项目 | 合计 |
---|---|
净利润 | 2.37亿元 |
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3,096.27万元 |
其中:存货跌价准备(损失以“-”号填列) | -3,096.27万元 |
其中,主要部分为库存商品本期计提3,096.26万元。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情况
项目名称 | 本期计提 |
---|---|
库存商品 | 3,096.26万元 |
目前,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仍有74.59亿元,应注意后续的减值风险。
2023年企业存货周转率为3.62,在2020年度到2023年度,企业存货周转率连续4年下降,平均回款时间从34天增加到了99天,企业存货周转能力下降,2023年中电港存货余额合计86.48亿元,占总资产的39.45%,同比去年的95.92亿元小幅下降了9.85%。
(注:为了展示周转率的真实情况,以上周转率均恢复至本期“存货跌价准备和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之前的水平)
从存货分类来看:库存商品占的比例最大,达到86.67%,余额同比减少2.30%。
存货分类
项目名称 | 期末余额 | 累计计提 | 账面价值 |
---|---|---|---|
库存商品 | 77.64亿元 | 3.04亿元 | 74.59亿元 |
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
2023年年度,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7.73%,去年同期为85.97%,同比小幅下降了8.24%,近3年资产负债率总体呈现下降状态,从88.13%下降至77.73%。
1、负债增加原因
中电港负债增加主要原因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本期流出了23.40亿元,去年同期流出15.1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主要是经营性应收项目同比大幅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同比减少。
2、有息负债近6年呈现上升趋势
有息负债从2018年年度到2023年年度近6年呈现上升趋势。有息负债的持续上升说明公司负债结构趋于恶化,会导致公司财务费用的上涨。
有息负债的利率从2021年到2023年呈现上升趋势。
近5年年度有息负债利率
年份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
利率(%) | 4.70 | 2.62 | 2.38 | 3.99 | 4.23 |
3、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同比下降
近五期偿债能力指标汇总
2023年年报 | 2023年三季报 | 2023年中报 | 2023年一季报 | 2022年年报 | |
---|---|---|---|---|---|
流动比率 | 1.26 | 1.19 | 1.16 | 1.24 | 1.41 |
速动比率 | 0.77 | 0.60 | 0.55 | 0.97 | 1.00 |
现金比率(%) | 0.15 | 0.14 | 0.15 | 0.28 | 0.20 |
资产负债率(%) | 77.73 | 85.97 | 88.13 | 83.00 | 75.82 |
EBITDA 利息保障倍数 | 1.37 | 1.81 | 2.92 | 6.84 | 1.9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短期债务 | -0.18 | -0.14 | -0.46 | -0.26 | -0.29 |
货币资金/短期债务 | 0.18 | 0.15 | 0.14 | 0.40 | 0.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短期债务为-0.18,去年同期为-0.1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短期债务在比较低的情况下还在降低。
另外货币资金/短期债务本期为0.18,去年同期为0.15,货币资金/短期债务连续两年都较低。
而且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1.37,在去年已经较低的情况下还有所下降。
以上说明企业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中电港属于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主营电子元器件供应链服务及技术解决方案。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近三年在国家“国产替代”政策驱动下加速整合,2024年国产替代率目标达成后,行业规模突破5.8万亿元,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超95%)。未来趋势聚焦自主可控技术突破,AI、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领域需求激增,预计2025年市场空间超7.2万亿元,头部企业将受益于供应链国产化及技术协同。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中电港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2024年营收突破460亿元,境内市场占有率约5%-7%,覆盖超百家国际头部原厂授权,在汽车电子、AI算力芯片领域占据先发优势,但高端晶振等细分领域仍面临进口依赖。
3、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
中电港(001287) | 电子元器件综合服务商,涵盖分销、设计链及供应链服务 | 2024年汽车电子领域营收占比32%,AI芯片分销规模超85亿元 |
深圳华强(000062) | 电子元器件全产业链服务商,拥有国际品牌分销网络 | 2024年分销业务营收占比超70%,工业控制领域市占率居前三 |
力源信息(300184) | 聚焦半导体及物联网模组分销,布局自主芯片研发 | 2024年汽车电子领域营收占比25%,传感器分销规模同比增40% |
英唐智控(300131) | 智能家居及汽车电子元器件分销龙头,布局边缘计算硬件 | 2024年智能家居领域营收占比18%,与英伟达合作边缘计算项目落地 |
惠伦晶体(300460) | 高端晶振国产化核心企业,覆盖5G及AI算力芯片配套 | 2024年高端晶振市场占有率约30%,国产替代项目产能利用率达95% |
销售人员占比较高
去年公司员工人数小幅下滑,从1419人下降至1245人,人数减少12%。
其中,人员结构方面,2023年在册员工总数为1245人,其中销售人员整体占比较高,占员工总数的56.62%。
员工人数减少薪酬在上涨
2022年-2023年,虽然企业员工数量在减少,但是人均薪酬从28.61万元上涨到了32.61万元。
1、经营分析总结
2018-2022年公司净利润持续增长,2023年净利润2.37亿元,较上期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投资收益的大幅下降。
公司主营利润近3年持续下降,由于营收的下降,2023年主营利润2.91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总体来说,公司盈利能力不佳,且在行业中也处于较低水平。
2、经营评分及排名
2023年年报 | |
---|---|
评分 | 49 |
行业中位数 | 60 |
行业排名 | 29 |
其他电子行业经营评分排名前三名
排名 | 2023年年度 | 经营评分 | 2022年年度 | 经营评分 |
---|---|---|---|---|
1 | 沃尔核材 | 83 | 世华科技 | 86 |
2 | 世华科技 | 79 | 中熔电气 | 85 |
3 | 中熔电气 | 78 | 瑞可达 | 85 |
3、估值数据
近五年PE-TTM(截止至2024年10月11日)
可以看到,中电港近期的市盈率在历史上处在很低的水平。
在2024年10月11日,中电港的PE-TTM是54.15,而其他电子行业的PE-TTM是49.98,中电港高于其他电子行业的PE-TTM。
4、神奇公式估值排名
神奇公式,是由投资人 Joel Greenblatt 提出的投资策略。他利用此策略,从业20年获得30%的年回报率。核心思想:好公司便宜买。
1)使用有形资本回报率(ROIC)衡量公司经营情况,有形资本回报率=息税前利润 /(总资产-无形资产)
有形资本回报率
公司名称 | 有形资本回报率 | 有形资本回报率排名 |
---|---|---|
中电港 | 1.888 | 2510 |
2)使用企业收益率衡量价格。企业收益率=息税前利润 /(总市值+净债务)。
企业收益率
公司名称 | 企业收益率 | 企业收益率排名 |
---|---|---|
中电港 | 1.776156 | 2533 |
3)对二者进行降序排序,排名即为分数,分数之和越低代表性价比越高。
中电港神奇公式排名
有形资本回报率 | 企业收益率 | 行业排名 | 神奇公式总体排名 |
---|---|---|---|
1.888 | 1.7761 | 15 | 2652 |
行业排名前3公司神奇公式排名
行业排名 | 公司简称 | 神奇公式分数 | 神奇公式总体排名 |
---|---|---|---|
1 | 沃尔核材 | 1858 | 780 |
2 | 世华科技 | 1907 | 805 |
3 | 伊戈尔 | 2699 | 1328 |
文章来源:碧湾App
免责声明: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市场公开数据,经数据自动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产生,碧湾将尽力但不能保证其绝对准确和可靠,且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的责任。所有数据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碧湾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查看更多上市公司分析报告,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碧湾App。注册会员,最低618元,看A股全部上市公司年报/中报/季报分析、行业或任意股票专项对比、其他深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