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科技(301020)2025年一季报深度解读:净利润同比增长但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
烟台石川密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烟台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是发动机密封制品和密封材料的专业制造商,主要从事密封垫片、隔热防护罩、密封纤维板以及金属涂胶板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密封垫片、隔热防护罩、密封纤维板、金属涂胶板。
根据密封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2亿元,同比增长23.88%。扣非净利润2,643.3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9.19%。密封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680.82万元,业绩同比增长20.48%。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862.91万元,营收同比增长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
营业收入情况
2024年公司主要从事垫片类行业、涂胶板行业、纤维板行业,主要产品包括垫片类产品和涂胶板产品两项,其中垫片类产品占比74.78%,涂胶板产品占比15.01%。
1、垫片类行业
2024年垫片类行业营收3.94亿元,同比去年的4.13亿元小幅下降了4.64%。同期,2024年垫片类行业毛利率为24.87%,同比去年的29.72%下降了16.32%。
2024年,该产品名称由“垫片类产品”变更为“垫片类行业”。
净利润同比增长但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
1、净利润同比增长20.48%
本期净利润为2,680.82万元,去年同期2,225.08万元,同比增长20.48%。
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原因是:
虽然其他收益本期为67.45万元,去年同期为276.1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但是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3,159.70万元,去年同期为2,202.5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3.46%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52亿元 | 1.23亿元 | 23.88% |
营业成本 | 1.07亿元 | 8,344.28万元 | 28.08% |
销售费用 | 426.14万元 | 829.46万元 | -48.62% |
管理费用 | 597.97万元 | 638.47万元 | -6.34% |
财务费用 | -337.39万元 | -316.29万元 | -6.67% |
研发费用 | 552.20万元 | 490.12万元 | 12.67% |
所得税费用 | 252.85万元 | 234.56万元 | 7.80% |
2025年一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3,159.70万元,去年同期为2,202.5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3.46%。
虽然毛利率本期为29.65%,同比小幅下降了2.31%,不过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52亿元,同比增长23.88%,推动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3、净现金流由正转负
2025年一季度,密封科技净现金流为-2,668.96万元,去年同期为67.10万元,由正转负。
净现金流由正转负的原因是:
虽然投资支付的现金本期为2.4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3.40%;
但是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5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7.14%。
全球排名
截止到2025年6月20日,密封科技近十二个月的滚动营收为5.27亿元,在密封件行业中,密封科技的全球营收规模排名为5名,全国排名为3名。
密封件营收排名
公司 | 营收(亿元) | 营收增长率(%) | 净利润(亿元) | 净利润增长率(%) |
---|---|---|---|---|
NOK | 380 | 3.96 | 15 | 5.48 |
Trelleborg 特雷勒堡 | 256 | 0.30 | 28 | 0.18 |
中密控股 | 16 | 11.45 | 3.92 | 10.94 |
唯万密封 | 7.16 | 20.33 | 0.53 | -3.76 |
密封科技 | 5.27 | 2.53 | 0.82 | -4.03 |
科隆新材 | 4.83 | 15.62 | 0.87 | 9.54 |
注:营收和盈利数据为ttm(最近12个月),CAGR(年复合增速)依据过去三个财年进行计算,营收和盈利数据已统一转换为人民币。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密封科技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专注于密封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汽车密封件行业近三年受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及环保政策推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约180亿元。传统燃油车密封需求趋缓,但新能源车热管理、电池密封等新场景驱动增量,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8%-10%,2025年市场空间超200亿元。轻量化、耐高温及智能化密封技术为发展核心。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密封科技在国内商用车密封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商用车密封垫片市占率约12%-15%,天然气重卡密封产品市占率超20%。新能源车密封业务加速渗透,2024年相关营收占比升至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