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科(600064)2025年一季报深度解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推动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及市政业务、医药业务、股权投资业务,其主要产品包括房地产开发销售、市政基础设施承建、土地成片开发转让、园区管理及服务、药品销售。
根据南京高科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4倍。扣非净利润7.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3.32%。南京高科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7.00亿元,业绩同比大幅增长33.20%。
营业收入情况
2024年公司的营收主要由以下三块构成,分别为市政基础设施承建、房地产开发销售、园区管理及服务。
1、市政基础
2022年-2024年市政基础营收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22年的5.20亿元,大幅增长到2024年的8.08亿元。2021年-2024年市政基础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16.25%,大幅下降到了2024年的8.5%。
2024年,该产品名称由“市政基础设施承建”变更为“市政基础”。
2、房地产开发销售
2021年-2024年房地产开发销售营收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39.04亿元,大幅下降到2024年的5.57亿元。2024年房地产开发销售毛利率为22.59%,同比去年的9.64%大幅增长了134.34%。
3、园区管理
2022年-2024年园区管理营收呈小幅增长趋势,从2022年的3.15亿元,小幅增长到2024年的3.46亿元。2024年园区管理毛利率为34.7%,同比去年的36.67%小幅下降了5.37%。
2024年,该产品名称由“园区管理及服务”变更为“园区管理”。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推动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1、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加2.74倍,净利润同比增加33.20%
2025年一季度,南京高科营业总收入为10.61亿元,去年同期为2.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4倍,净利润为7.00亿元,去年同期为5.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3.20%。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是:
虽然所得税费用本期支出480.35万元,去年同期收益2,757.1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但是(1)投资收益本期为6.82亿元,去年同期为5.89亿元,同比增长;(2)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6,284.87万元,去年同期为-2,769.33万元,扭亏为盈。
2、主营业务利润扭亏为盈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0.61亿元 | 2.84亿元 | 274.09% |
营业成本 | 8.39亿元 | 2.18亿元 | 284.77% |
销售费用 | 4,309.96万元 | 792.91万元 | 443.56% |
管理费用 | 3,640.62万元 | 2,064.14万元 | 76.38% |
财务费用 | 4,600.69万元 | 5,728.76万元 | -19.69% |
研发费用 | 929.72万元 | 218.02万元 | 326.44% |
所得税费用 | 480.35万元 | -2,757.17万元 | 117.42% |
2025年一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6,284.87万元,去年同期为-2,769.33万元,扭亏为盈。
虽然毛利率本期为20.91%,同比小幅下降了2.19%,不过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0.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4倍,推动主营业务利润扭亏为盈。
3、非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
南京高科2025年一季度非主营业务利润为6.42亿元,去年同期为5.26亿元,同比增长。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净利润比例 | 去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主营业务利润 | 6,284.87万元 | 8.98% | -2,769.33万元 | 326.95% |
投资收益 | 6.82亿元 | 97.44% | 5.89亿元 | 15.84% |
其他 | -4,005.27万元 | -5.72% | -6,287.78万元 | 36.30% |
净利润 | 7.00亿元 | 100.00% | 5.25亿元 | 33.20% |
4、净现金流由负转正
2025年一季度,南京高科净现金流为5.25亿元,去年同期为-1.85亿元,由负转正。
净现金流由负转正的原因是:
虽然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6.20亿元,同比下降16.03%;
但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18.68亿元,同比下降28.85%。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南京高科属于房地产开发与运营行业,涵盖住宅开发、市政基建及产业投资等多元化业务。 近三年房地产行业经历深度调整,政策端持续优化限购、信贷等工具以稳定市场,2023年市场呈现弱复苏态势,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未来行业将聚焦结构性机会,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新增长点,市场空间转向存量更新与精细化运营,预计政策托底与风险出清并行下行业逐步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