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锻科技(300258)2025年一季报深度解读: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导致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夏汉关”。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差速器锥齿轮、汽车变速器结合齿齿轮、汽车变速器轴类件、EDL(电子差速锁齿轮)、同步器齿圈、离合器驱动盘毂类零件、驻车齿轮、新能源汽车用电机轴和差速器总成、高端农业机械用齿轮等。公司主要产品分为锥齿轮类和结合齿类。
根据精锻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1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扣非净利润3,645.57万元,同比下降17.14%。精锻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027.51万元,业绩同比小幅下降14.19%。
营业收入情况
2024年公司的主要业务为乘用车业务(燃油车),占比高达69.93%,主要产品包括齿轴类和总成类两项,其中齿轴类占比71.61%,总成类占比24.30%。
1、总成类
2022年-2024年总成类营收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22年的2.95亿元,大幅增长到2024年的4.92亿元。2022年-2024年总成类毛利率呈小幅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25.59%,小幅下降到了2024年的24.25%。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导致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
1、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14.19%
本期净利润为4,027.51万元,去年同期4,693.24万元,同比小幅下降14.19%。
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的原因是:
虽然所得税费用本期支出628.71万元,去年同期支出1,011.5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但是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4,002.91万元,去年同期为5,274.98万元,同比下降。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24.12%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5.12亿元 | 5.04亿元 | 1.74% |
营业成本 | 3.88亿元 | 3.66亿元 | 6.06% |
销售费用 | 396.07万元 | 312.39万元 | 26.79% |
管理费用 | 3,471.73万元 | 3,599.68万元 | -3.56% |
财务费用 | 962.53万元 | 976.98万元 | -1.48% |
研发费用 | 3,061.74万元 | 3,003.62万元 | 1.94% |
所得税费用 | 628.71万元 | 1,011.57万元 | -37.85% |
2025年一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4,002.91万元,去年同期为5,274.98万元,同比下降24.12%。
虽然营业总收入本期为5.12亿元,同比有所增长1.74%,不过毛利率本期为24.28%,同比小幅下降了3.08%,导致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
3、净现金流由正转负
2025年一季度,精锻科技净现金流为-2.28亿元,去年同期为8,199.90万元,由正转负。
净现金流由正转负的原因是:
虽然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7.41亿元,同比增长15.70%;
但是(1)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9.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2.08%;(2)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9.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2.08%;(3)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5.3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9.78%。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属于汽车制造业。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近三年受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及自动驾驶技术驱动加速转型,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5%,带动精密齿轮、减速器等核心部件需求激增。行业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超1.2万亿元,未来人形机器人关节、丝杠等新领域成为增长点,技术迭代与国产替代推动产业链升级。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精锻科技是国内精密齿轮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差速器锥齿轮全球市占率超30%,国内新能源车传动部件供货占比达25%,位居行业前列,并加速拓展机器人减速器及丝杠核心部件市场。
3、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
精锻科技(300258) | 主营汽车差速器锥齿轮、结合齿齿轮及机器人减速器 | 2024年新能源车传动部件营收占比25%,机器人行星减速器样件完成验证 |
双环传动(002472) | 专注高精度齿轮及RV减速器研发生产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齿轮营收占比超40%,RV减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15% |
中马传动(603767) | 汽车变速器齿轮及工程机械传动部件供应商 | 2024年变速器齿轮市占率12%,新能源车配套项目量产 |
蓝黛科技(002765) | 汽车传动部件及触控显示双主业发展 | 新能源减速器部件2024年营收突破8亿元 |
豪能股份(603809) | 汽车同步器齿环及差速器总成制造商 | 差速器齿轮2024年国内市占率18%,新能源客户订单增长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