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雷能(300593)2024年年报深度解读:电源电驱及电机类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大幅下降,净利润近4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北京新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王彬”。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是特种电源管理芯片、电机驱动芯片、集成电路微模组、模块电源、定制电源、大功率电源及供配电电源系统。
根据新雷能2024年年度财报披露,2024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9.2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7.16%。扣非净利润-5.20亿元,由盈转亏。新雷能2024年年度净利润-5.14亿元,业绩由盈转亏。近十年净利润首次为负。
电源电驱及电机类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大幅下降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高端装备及配套行业,其中电驱及电机类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93.96%。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高端装备及配套行业 | 9.12亿元 | 98.93% | 40.00% |
其他业务 | 982.40万元 | 1.07% | 43.28%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电驱及电机类 | 8.66亿元 | 93.96% | 38.80% |
集成电路及集成电路微模组 | 3,983.07万元 | 4.32% | - |
其他业务 | 982.40万元 | 1.07% | 43.28% |
其他电子产品 | 598.06万元 | 0.65% | - |
2、电源电驱及电机类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大幅下降
2024年公司营收9.22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4.67亿元相比,大幅下降了37.16%,主要是因为电源电驱及电机类本期营收8.66亿元,去年同期为13.5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36.22%。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4年报营收 | 2023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电源电驱及电机类 | 8.66亿元 | 13.58亿元 | -36.22% |
其他业务 | 5,563.54万元 | 1.09亿元 | - |
合计 | 9.22亿元 | 14.67亿元 | -37.16% |
3、电源电驱及电机类毛利率的小幅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的小幅下降
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5.46%,同比小幅下降到了今年的40.04%,主要是因为电源电驱及电机类本期毛利率38.8%,去年同期为44.22%,同比小幅下降12.26%。
4、电源电驱及电机类毛利率持续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电源电驱及电机类在营收额下降的同时,而且毛利率也在下降。2021-2024年电源电驱及电机类毛利率呈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46.46%,下降到2024年的38.80%。
5、前五大客户高度集中
目前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度非常高,前五大客户占总营收的45.74%,相较于2023年的56.26%,已经小幅下降,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13.02%。
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
客户名称 | 销售额 | 占销售总额比重 |
---|---|---|
客户1 | 1.20亿元 | 13.02% |
客户2 | 8,241.22万元 | 8.94% |
客户3 | 7,665.01万元 | 8.32% |
客户4 | 7,194.85万元 | 7.81% |
客户5 | 7,065.91万元 | 7.67% |
合计 | 4.22亿元 | 45.74% |
净利润近4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1、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37.16%,净利润由盈转亏
2024年年度,新雷能营业总收入为9.22亿元,去年同期为14.6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7.16%,净利润为-5.14亿元,去年同期为1.04亿元,由盈转亏。
净利润由盈转亏的原因是(1)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2.26亿元,去年同期为1.36亿元,由盈转亏;(2)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损失2.82亿元,去年同期损失6,742.8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净利润从2015年年度到2021年年度呈现上升趋势,从3,376.70万元增长到2.93亿元,而2021年年度到2024年年度呈现下降状态,从2.93亿元下降到-5.1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净利润为近10年最低值。
2、主营业务利润由盈转亏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9.22亿元 | 14.67亿元 | -37.16% |
营业成本 | 5.53亿元 | 8.00亿元 | -30.92% |
销售费用 | 5,772.00万元 | 6,230.28万元 | -7.36% |
管理费用 | 1.23亿元 | 1.11亿元 | 10.88% |
财务费用 | 1,547.03万元 | 1,538.94万元 | 0.53% |
研发费用 | 3.90亿元 | 3.32亿元 | 17.41% |
所得税费用 | 3,067.31万元 | -1,320.94万元 | 332.21% |
2024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2.26亿元,去年同期为1.36亿元,由盈转亏。
主营业务利润由盈转亏主要是由于(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9.2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7.16%;(2)毛利率本期为40.04%,同比小幅下降了5.42%。
3、非主营业务利润亏损增大
新雷能2024年年度非主营业务利润为-2.58亿元,去年同期为-4,453.79万元,亏损增大。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净利润比例 | 去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主营业务利润 | -2.26亿元 | 43.89% | 1.36亿元 | -266.48% |
资产减值损失 | -2.82亿元 | 54.82% | -6,742.88万元 | -317.94% |
其他 | 2,692.99万元 | -5.24% | 2,397.99万元 | 12.30% |
净利润 | -5.14亿元 | 100.00% | 1.04亿元 | -593.37% |
4、费用情况
2024年公司营收9.2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7.16%,虽然营收在下降,但是研发费用却在增长。
1)研发费用增长
本期研发费用为3.90亿元,同比增长17.41%。研发费用增长的原因是:
(1)职工薪酬本期为2.78亿元,去年同期为2.40亿元,同比增长了15.72%。
(2)直接材料本期为4,403.99万元,去年同期为3,797.16万元,同比增长了15.98%。
研发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职工薪酬 | 2.78亿元 | 2.40亿元 |
直接材料 | 4,403.99万元 | 3,797.16万元 |
其他 | 6,811.89万元 | 5,409.34万元 |
合计 | 3.90亿元 | 3.32亿元 |
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
2024年,企业应收账款合计7.80亿元,占总资产的18.21%,相较于去年同期的8.29亿元小幅减少5.88%。
1、应收账款周转率连续4年下降
本期,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15。在2020年度到2024年度,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连续4年下降,平均回款时间从82天增加到了313天,回款周期大幅增长,应收账款的回款风险越来越大。
(注:2020年计提坏账169.05万元,2021年计提坏账1087.32万元,2022年计提坏账1829.68万元,2023年计提坏账1012.92万元,2024年计提坏账546.17万元。)
2、一年以内账龄占比大幅下降
从账龄结构情况来看,本期企业一年以内,一至三年,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63.65%,36.13%和0.22%。
从账龄趋势情况来看,公司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在2022年至2024年从95.16%下降到63.65%。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总应收账款比重有明显下降。
存货跌价损失大幅拉低利润,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
坏账损失2.54亿元,大幅拉低利润
2024年,新雷能资产减值损失2.82亿元,其中主要是存货跌价准备减值合计2.54亿元。
2024年企业存货周转率为0.99,在2021年度到2024年度,企业存货周转率连续4年下降,平均回款时间从140天增加到了363天,企业存货周转能力下降,2024年新雷能存货余额合计8.60亿元,占总资产的26.45%,同比去年的10.11亿元小幅下降14.95%。
(注:2020年计提存货减值369.20万元,2021年计提存货减值76.78万元,2022年计提存货减值838.73万元,2023年计提存货减值1836.82万元,2024年计提存货减值2.54亿元。)
在建工程余额猛增
2024年,新雷能在建工程余额合计4.58亿元,较去年的1.95亿元大幅增长。主要在建的重要工程是北京西区厂房建造和西安厂房工程。
重要在建工程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 期末余额 | 本期投入金额 | 本期转固金额 | 工程进度 |
---|---|---|---|---|
北京西区厂房建造 | 2.92亿元 | 1.00亿元 | - | 75% |
西安厂房工程 | 1.09亿元 | 1.09亿元 | - | 78% |
成都产业园厂房工程 | 5,620.51万元 | 5,620.51万元 | - | 78% |
北京西区厂房建造(大额新增投入项目)
建设目标:新雷能北京西区厂房的建设旨在扩大公司生产规模,提升产能及产品质量,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内容:包括新建现代化标准厂房、研发中心、仓储物流中心以及配套的办公设施等。此外,还将安装一系列高效节能的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确保符合环保标准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建设时间和周期:预计该项目于2025年初正式启动建设工作,整个建设过程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即至2027年底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预期收益:通过此次扩建,预计可使公司年生产能力显著增加,从而带动销售收入的增长;同时,随着技术升级带来的成本降低效应逐步显现,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