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航(601111)2024年年报深度解读:非经常性损益弥补归母净利润的损失,净利润同比亏损增大但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定期、不定期航空客运。主要包括航空客运、航空货运、航空邮运。
根据中国国航2024年年度财报披露,2024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666.99亿元,同比增长18.14%。扣非净利润-25.40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小。中国国航2024年年度净利润-24.50亿元,业绩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航空营运,占比高达96.63%,其中航空客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91.06%。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航空营运 |
1,610.79亿元 |
96.63% |
4.69% |
其他 |
53.12亿元 |
3.19% |
14.63% |
其他业务 |
3.08亿元 |
0.18% |
-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航空客运 |
1,517.89亿元 |
91.06% |
4.13% |
其他 |
74.96亿元 |
4.5% |
24.70% |
其他业务 |
74.14亿元 |
4.44% |
- |
1、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加18.14%,净利润亏损持续增大
2024年年度,中国国航营业总收入为1,666.99亿元,去年同期为1,411.00亿元,同比增长18.14%,净利润为-24.50亿元,去年同期为-15.69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虽然营业外利润本期为18.27亿元,去年同期为16.64亿元,同比小幅增长;
但是(1)所得税费用本期支出8.45亿元,去年同期收益9,118.8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2)其他收益本期为42.96亿元,去年同期为44.5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
中国国航2024年年度非主营业务利润为98.81亿元,去年同期为98.6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非主营业务表
|
金额 |
占净利润比例 |
去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主营业务利润 |
-114.86亿元 |
468.80% |
-115.23亿元 |
0.32% |
投资收益 |
28.97亿元 |
-118.26% |
30.47亿元 |
-4.92% |
营业外收入 |
19.45亿元 |
-79.39% |
17.94亿元 |
8.41% |
其他收益 |
42.96亿元 |
-175.32% |
44.51亿元 |
-3.49% |
资产处置收益 |
10.08亿元 |
-41.13% |
9.49亿元 |
6.19% |
其他 |
-2,814.20万元 |
1.15% |
-1.17亿元 |
75.96% |
净利润 |
-24.50亿元 |
100.00% |
-15.69亿元 |
-56.13% |
中国国航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亏损了2.37亿元,而非经常性损益盈利了23.02亿元,弥补了归母净利润的损失,使得账面好看了一点。
在2024年年报告期末,企业形成的商誉为40.98亿元,占净资产的10.01%。
商誉结构
商誉项 |
期末净值 |
备注 |
其他 |
40.98亿元 |
|
商誉总额 |
40.98亿元 |
|
中国国航属于航空运输业中的民用航空运输行业。 民用航空运输行业近三年经历疫情后复苏,2024年客运量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94.6%,国际航线加速恢复。行业市场空间受出行需求升级、国际航线网络拓展驱动,预计未来三年将保持8%-10%的复合增速,超级承运人与枢纽化趋势强化,价格市场化推动盈利弹性释放,行业集中度向头部航司提升。
中国国航为国内第三大航司,2024年客运量市占率约16%,北京枢纽时刻份额超65%,宽体机占比居行业首位,国际航线网络覆盖195个国家,公商务客群占比超40%,高端市场竞争力领先。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中国国航(601111) |
国内唯一载旗航空,以北京为核心枢纽,主攻国际航线及高端公商务市场 |
2024年北京首都机场时刻份额66%,国际航线客运量占比恢复至35% |
南方航空(600029) |
亚洲机队规模最大航司,广州、乌鲁木齐双枢纽布局,侧重国内干线及东南亚航线 |
2024年国内航线市占率25%,低成本子公司厦航贡献营收占比18% |
东方航空(600115) |
以上海为核心枢纽,依托长三角经济带拓展亚太航线,混改引入吉祥航空战略投资 |
2024年上海浦东机场时刻份额52%,货运业务营收占比突破12% |
海南航空(600221) |
聚焦海南自贸港及洲际航线,依托海航集团多元化生态布局旅游产业链 |
2025年海南离岛免税航线承运量同比增120% |
春秋航空(601021) |
低成本航空龙头,以上虹桥为基地,专注二三线城市点对点航线 |
2025年低成本模式市占率提升至8%,客座率常年维持90%以上 |
董事长变动十分频繁,且都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短短5年内就更换了3次,2023年王明远、2023年何超凡、2023年肖烽分别离职。总裁方面,2021年邵斌(总裁助理)离职、2022年赵阳(总裁助理)离职。
从2022年至今,公司员工人数整体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87190人上升至2024年的104909人。
本期企业员工构成情况如下:生产人员6720人,技术人员1215人。
最近4年内,公司扣非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较上期增大,主要是由于投资收益的小幅下降。
公司主营利润近5年内均处于亏损状态,主营利润近3年亏损持续收窄,2024年主营利润亏损114.86亿元,归因于营收和毛利率的同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