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驰股份(002429)2024年年报深度解读: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收入的小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增长,净利润近4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慧显示、智慧家庭组网及LED全产业链,产品主要包括液晶电视、机顶盒、智能投影仪、智能音响等多媒体视听终端、内容运营平台及软件解决方案、网络通信设备、LED外延/芯片、LED封装、应用照明等。
根据兆驰股份2024年年度财报披露,2024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203.26亿元,同比增长18.40%。扣非净利润15.85亿元,同比小幅增长3.71%。兆驰股份2024年年度净利润17.31亿元,业绩同比小幅增长4.97%。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7.5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
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收入的小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增长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电子制造及运营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和LED产业链两项,其中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占比73.78%,LED产业链占比26.22%。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电子制造及运营服务 | 203.26亿元 | 100.0% | 17.17%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 | 149.96亿元 | 73.78% | 13.10% |
LED产业链 | 53.30亿元 | 26.22% | 28.62% |
2、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收入的小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增长
2024年公司营收203.26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71.67亿元相比,增长了18.4%。
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1)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本期营收126.63亿元,去年同期为126.63亿元,同比小幅增长了12.58%。
(2)LED产业链本期营收45.04亿元,去年同期为45.04亿元,同比增长了19.13%。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4年报营收 | 2023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 | 126.63亿元 | 126.63亿元 | 12.58% |
LED产业链 | 45.04亿元 | 45.04亿元 | 19.13% |
其他业务 | 31.59亿元 | - | - |
合计 | 203.26亿元 | 171.67亿元 | 18.4% |
3、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毛利率的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的小幅下降
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8.45%,同比小幅下降到了今年的17.17%。
毛利率小幅下降的原因是:
(1)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本期毛利率16.34%,去年同期为16.34%,同比下降1.0%。
(2)LED产业链本期毛利率25.81%,去年同期为25.81%,同比下降1.0%。
4、LED产业链毛利率持续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在营收额增长的同时,而且毛利率也在提升。2021-2024年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毛利率呈增长趋势,从2021年的12.97%,增长到2024年的16.34%,2020-2024年LED产业链毛利率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20年的11.64%,大幅增长到2024年的25.81%。
5、主要发展直销模式
在销售模式上,企业主要渠道为直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6.5%。2024年直销营收165.65亿元,相较于去年增长14.69%,同期毛利率为19.20%,同比上涨1.78个百分点。
净利润近4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1、净利润同比小幅增长4.97%
本期净利润为17.31亿元,去年同期16.49亿元,同比小幅增长4.97%。
净利润同比小幅增长的原因是:
虽然所得税费用本期支出2.62亿元,去年同期支出6,040.6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但是(1)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19.63亿元,去年同期为18.2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2)其他收益本期为3.61亿元,去年同期为2.4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净利润从2020年年度到2021年年度呈现下降趋势,从17.64亿元下降到4.04亿元,而2021年年度到2024年年度呈现上升状态,从4.04亿元增长到17.31亿元。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小幅增长7.47%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203.26亿元 | 171.67亿元 | 18.40% |
营业成本 | 168.36亿元 | 140.00亿元 | 20.25% |
销售费用 | 2.57亿元 | 3.04亿元 | -15.67% |
管理费用 | 2.75亿元 | 2.19亿元 | 26.00% |
财务费用 | 2,737.62万元 | 6,428.91万元 | -57.42% |
研发费用 | 9.12亿元 | 7.04亿元 | 29.63% |
所得税费用 | 2.62亿元 | 6,040.61万元 | 333.39% |
2024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19.63亿元,去年同期为18.2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7.47%。
虽然毛利率本期为17.17%,同比小幅下降了1.28%,不过营业总收入本期为203.26亿元,同比增长18.40%,推动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小幅增长。
3、销售费用大幅下降
2024年公司营收203.26亿元,同比增长18.4%,虽然营收在增长,但是销售费用却在下降。
本期销售费用为2.5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0.58%。销售费用大幅下降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销售费用下降项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销售费用增长项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售后及服务费 | 6,542.08万元 | 8,845.22万元 | 广告宣传费 | 1.23亿元 | 8,630.94万元 |
其他 | 3,584.24万元 | 2,302.54万元 |
其他收益对净利润有较大贡献,占净利润的20.85%
2024年年度,公司的其他收益为3.61亿元,占净利润比重为20.85%,较去年同期增加48.67%。
其他收益明细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 1.21亿元 | 1.02亿元 |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 6,453.23万元 | 5,203.58万元 |
软件退税 | 4,109.06万元 | 7,483.65万元 |
税费减免及其他 | 1,577.10万元 | 581.74万元 |
其他 | 1.18亿元 | 862.90万元 |
合计 | 3.61亿元 | 2.43亿元 |
(1)本期政府补助对利润的贡献为2.80亿元。
(2)本期共收到政府补助5.43亿元,主要分布如下表所示:
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分配情况
补助项目 | 补助金额 |
---|---|
本期政府补助留存计入后期利润 | 2.63亿元 |
本期政府补助计入当期利润(注1) | 2.43亿元 |
其他 | 3,750.00万元 |
小计 | 5.43亿元 |
政府补助主要构成如下表所示:
注1.政府补助主要构成
补助项目 | 补助金额 |
---|---|
软件退税 | 4,109.06万元 |
税费减免及其他 | 1,577.10万元 |
(3)本期政府补助余额还剩下9.93亿元,留存计入以后年度利润。
金融投资回报率低
金融投资18.51亿元,投资主体为债券投资
在2024年报告期末,兆驰股份用于金融投资的资产为18.51亿元。金融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对净利润的贡献为737.97万元。
2024年度金融投资主要投资内容如表所示:
2024年度金融投资资产表
项目 | 投资金额 |
---|---|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 14.3亿元 |
深圳市兆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2.17亿元 |
其他 | 2.04亿元 |
合计 | 18.51亿元 |
从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来看,主要来源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理财及大额存单收益。
2024年度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
项目 | 类别 | 收益金额 |
---|---|---|
投资收益 |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 | -370.59万元 |
投资收益 | 理财及大额存单收益 | 501.2万元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607.36万元 |
合计 | 737.97万元 |
存货跌价损失影响利润
存货跌价损失2.61亿元,坏账损失影响利润
2024年,兆驰股份资产减值损失2.92亿元,其中主要是存货跌价准备减值合计2.61亿元。
2024年企业存货周转率为6.68,2024年兆驰股份存货周转率为6.68,同比去年无明显变化。2024年兆驰股份存货余额合计34.08亿元,占总资产的10.80%,同比去年的26.78亿元大幅增长27.22%。
(注:2020年计提存货1.32亿元,2021年计提存货1.43亿元,2022年计提存货2.51亿元,2023年计提存货2.61亿元,2024年计提存货2.61亿元。)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兆驰股份属于消费电子行业,核心业务涵盖液晶显示模组、LED封装及智能终端设备的研发制造 消费电子行业近三年受全球经济波动影响,2023年市场规模达1.2万亿美元,同比增速放缓至3.8%,但Mini/Micro LED显示、智能家居等细分领域逆势增长,其中Mini LED背光模组2024年出货量预计突破2500万片,年复合增长率超35%。未来三年,行业将加速向高刷新率、超高清显示及节能化转型,商用显示、车载显示等新场景驱动市场空间扩张至1.5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