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科技(688648)2025年一季报深度解读: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亏损增大导致净利润同比亏损增大
中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是智能物流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以及智能专用车的改造设计及销售。主要产品是智能物流系统、智能专用车。
根据中邮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9亿元,同比小幅增长9.62%。扣非净利润-2,383.44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中邮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221.29万元,业绩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营业收入情况
2024年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物流系统和备品备件及技术服务等两项,其中智能物流系统占比74.76%,备品备件及技术服务等占比10.27%。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亏损增大导致净利润同比亏损增大
1、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本期净利润为-2,221.29万元,去年同期-1,982.04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净利润亏损增大的原因是:
虽然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收益2,225.30万元,去年同期收益381.1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但是(1)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3,903.11万元,去年同期为-2,262.17万元,亏损增大;(2)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损失793.12万元,去年同期损失24.6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2、主营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2.29亿元 | 2.08亿元 | 9.62% |
营业成本 | 2.22亿元 | 1.83亿元 | 21.21% |
销售费用 | 998.41万元 | 1,234.57万元 | -19.13% |
管理费用 | 1,935.28万元 | 1,780.98万元 | 8.66% |
财务费用 | -142.62万元 | -299.29万元 | 52.35% |
研发费用 | 1,647.82万元 | 1,978.66万元 | -16.72% |
所得税费用 | -94.20万元 | 278.18万元 | -133.87% |
2025年一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3,903.11万元,去年同期为-2,262.17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虽然营业总收入本期为2.29亿元,同比小幅增长9.62%,不过毛利率本期为3.04%,同比大幅下降了9.27%,导致主营业务利润亏损增大。
3、非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中邮科技2025年一季度非主营业务利润为1,587.62万元,去年同期为510.2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净利润比例 | 去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主营业务利润 | -3,903.11万元 | 175.71% | -2,262.17万元 | -72.54% |
资产减值损失 | 2,225.30万元 | -100.18% | 381.14万元 | 483.86% |
信用减值损失 | -793.12万元 | 35.71% | -24.64万元 | -3118.39% |
其他 | 159.39万元 | -7.18% | 201.80万元 | -21.02% |
净利润 | -2,221.29万元 | 100.00% | -1,982.04万元 | -12.07% |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中邮科技属于智能物流装备与系统集成行业。 智能物流装备行业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12%,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0亿元。自动化分拣系统、AGV及智能仓储需求激增,政策推动下新能源、跨境电商等领域成为新增长点,AI+物流技术融合加速行业智能化升级。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中邮科技作为国内邮政体系核心供应商,在快递分拣设备领域占据领先地位,2024年国内市占率约18%,自主研发的交叉带分拣系统在头部快递企业覆盖率超60%,技术输出延伸至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3、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
中邮科技(待上市) | 智能分拣系统与智慧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 | 2025年分拣设备出货量超500台套,邮政体系核心供应商 |
诺力股份(603611) | 物流仓储车辆与自动化系统集成商 | AGV产品线2025年营收占比提升至35% |
今天国际(300532) | 智能制造系统与智慧物流服务商 | 新能源领域订单2025年贡献营收超25亿元 |
东杰智能(300486) | 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开发商 | 跨境电商物流项目2025年签约金额突破18亿元 |
机器人(300024) | 工业机器人及物流自动化企业 | 汽车物流领域2025年市占率维持12% |
1、经营分析总结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2,221.29万元,亏损较上期有所加大。
由于毛利率的大幅下降,2025年一季度主营利润亏损3,903.11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大幅加剧。
总体来说,公司不仅盈利能力堪忧,而且在行业中也属于落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