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胜智能(300882)2025年一季报深度解读: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
浙江万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邬永强”。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智慧计量、智慧物联、智慧配网及智慧能源四大板块。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为包括单相智能表、三相智能表在内的智能电表以及包括集中器、采集器、专变采集终端等在内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
根据万胜智能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8亿元,同比小幅增长4.00%。扣非净利润2,999.79万元,同比下降27.33%。万胜智能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670.51万元,业绩同比下降15.95%。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07亿元,营收同比小幅增长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
1、净利润同比下降15.95%
本期净利润为3,670.51万元,去年同期4,366.92万元,同比下降15.95%。
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是:
虽然(1)其他收益本期为891.84万元,去年同期为673.2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收益177.92万元,去年同期损失23.2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但是(1)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3,804.59万元,去年同期为4,581.69万元,同比下降;(2)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损失523.52万元,去年同期损失94.6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16.96%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2.28亿元 | 2.20亿元 | 4.00% |
营业成本 | 1.43亿元 | 1.35亿元 | 5.67% |
销售费用 | 1,320.67万元 | 1,143.07万元 | 15.54% |
管理费用 | 1,439.26万元 | 1,224.85万元 | 17.51% |
财务费用 | -89.18万元 | -281.21万元 | 68.29% |
研发费用 | 1,901.45万元 | 1,638.66万元 | 16.04% |
所得税费用 | 721.05万元 | 840.85万元 | -14.25% |
2025年一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3,804.59万元,去年同期为4,581.69万元,同比下降16.96%。
虽然营业总收入本期为2.28亿元,同比小幅增长4.00%,不过(1)研发费用本期为1,901.45万元,同比增长16.04%;(2)毛利率本期为37.41%,同比有所下降了0.99%,导致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
3、净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36.28倍
2025年一季度,万胜智能净现金流为-3.66亿元,去年同期为-981.26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6.28倍。
净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虽然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4.62%;
但是投资支付的现金本期为4.3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33倍。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浙江万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属于仪器仪表制造业中的智能电网设备领域,核心业务覆盖智慧计量与数字电网相关产业。 智能电网设备行业近三年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驱动,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2%,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未来趋势聚焦能源互联网升级,2025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超6000亿元,推动智能电表、物联终端等需求增长,预计2027年行业规模达1200亿元,数字化和双碳目标催生配电自动化、虚拟电厂等新增长点。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万胜智能在电能计量领域位列国内前三,主导参与12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2024年国家电网统招中标份额约9%,智慧物联终端产品在配网侧市占率达6.5%,为省级“未来工厂”示范企业。
3、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
万胜智能(300882) | 智慧计量与数字电网设备制造商,产品涵盖智能电表、采集终端及能源控制器 | 2024年国网智能电表中标份额9%,物联终端产品营收占比32% |
林洋能源(601222) | 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综合服务商,业务覆盖智能电表、光伏电站及储能系统 | 2025年智能电表国网中标量排名第二,市占率11% |
三星医疗(601567) | 医疗与智能配用电双主业企业,配电设备覆盖智能电表、变压器及充电桩 | 2024年配用电设备营收超45亿元,占总营收58% |
海兴电力(603556) | 全球电力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重点布局海外智能电表及微电网市场 | 2025年海外电表中标量居国内首位,覆盖80余个国家 |
科陆电子(002121) | 能源领域综合服务商,核心产品包括智能电表、储能系统及充电桩 | 2024年智能电表营收同比增长18%,储能业务占比提升至27% |
1、经营分析总结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3,670.51万元,较上期有所下降。
2025年一季度主营利润3,804.59万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毛利率在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研发费用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