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纯科技(603690)2022年年报解读:系统集成及材料收入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大幅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8年低于净利润
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蒋渊”。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制程设备、工艺支持设备的研发和生产销售,以及由此衍生的高纯工艺系统建设、电子材料、部件清洗及晶圆再生等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高纯工艺集成系统、半导体设备、光传感及光器件。
根据至纯科技2022年年度财报披露,2022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30.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32%。扣非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6.03%。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8.08亿元,营收同比大幅增长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
系统集成及材料收入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大幅增长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泛半导体,占比高达88.47%,主要产品包括系统集成及材料和设备业务两项,其中系统集成及材料占比73.82%,设备业务占比26.04%。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泛半导体 | 26.98亿元 | 88.47% | 37.04% |
生物及制药 | 3.47亿元 | 11.39% | 22.10% |
其他业务 | 424.38万元 | 0.14% | 56.83%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系统集成及材料 | 22.51亿元 | 73.82% | 36.40% |
设备业务 | 7.94亿元 | 26.04% | 32.31% |
其他业务 | 424.38万元 | 0.14% | 56.83% |
分地区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华东 | 19.06亿元 | 62.5% | 35.22% |
华北 | 4.03亿元 | 13.2% | 37.38% |
华南 | 3.74亿元 | 12.27% | 36.26% |
西南 | 1.86亿元 | 6.11% | 30.42% |
华中 | 1.56亿元 | 5.11% | 35.28% |
其他业务 | 2,463.44万元 | 0.81% | - |
2、系统集成及材料收入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大幅增长
2022年公司营收30.50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0.84亿元相比,大幅增长了46.32%,主要是因为系统集成及材料本期营收22.51亿元,去年同期为13.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63.03%。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2年报营收 | 2021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系统集成及材料 | 22.51亿元 | - | - |
设备业务 | 7.94亿元 | 7.01亿元 | 13.24% |
高纯工艺集成系统 | - | 10.78亿元 | -100.0% |
光传感及光器件 | - | 3.03亿元 | -100.0% |
其他业务 | 424.38万元 | 206.84万元 | 105.17% |
合计 | 30.50亿元 | 20.84亿元 | 46.32% |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1、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6.54%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30.50亿元 | 20.84亿元 | 46.32% |
营业成本 | 19.71亿元 | 13.30亿元 | 48.22% |
销售费用 | 8,299.23万元 | 7,406.69万元 | 12.05% |
管理费用 | 3.10亿元 | 1.99亿元 | 55.30% |
财务费用 | 8,483.29万元 | 7,854.49万元 | 8.01% |
研发费用 | 1.93亿元 | 1.44亿元 | 33.37% |
所得税费用 | 1,270.16万元 | 9,041.81万元 | -85.95% |
2022年主营业务利润为3.88亿元,去年同期为2.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6.54%。
虽然毛利率本期为35.36%,同比下降0.83%,不过营业总收入本期为30.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32%,推动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非主营业务中信用减值损失本期为-1.11亿元,占利润总额37.96%,同比大幅下降78.09%。其他收益本期为2,933.82万元,占利润总额10.01%,同比大幅下降63.99%。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利润总额比例 | 同比增减 | |
---|---|---|---|
投资收益 | 2,089.53万元 | 7.13% | -59.2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2,827.92万元 | -9.65% | -143.78% |
资产减值损失 | -754.89万元 | -2.58% | 34.38% |
营业外收入 | 39.45万元 | 0.14% | -90.30% |
营业外支出 | 63.05万元 | 0.22% | 14.45% |
其他收益 | 2,933.82万元 | 10.01% | -63.99% |
信用减值损失 | -1.11亿元 | -37.96% | -78.09% |
资产处置收益 | 213.54万元 | 0.73% | 2764.52% |
2、营业总收入同比大幅增加46.32%,净利润基本持平
2022年,至纯科技营业总收入为30.50亿元,去年同期为20.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32%,净利润为2.80亿元,去年同期为2.8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原因是:
净利润下降项目 | 本期值 | 同比增减 | 净利润增长项目 | 本期值 | 同比增减 |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2,827.92万元 | -143.78% | 主营业务利润 | 3.88亿元 | 56.54% |
其他收益 | 2,933.82万元 | -63.99% | 所得税费用 | 1,270.16万元 | -85.95% |
净利润2013年到2022年呈现上升趋势,从2,548.00万元增长到2.80亿元。
较多的金融投资但金融投资损失影响净利润
金融投资占总资产8.32%但金融投资收益占净利润-10.81%,投资主体为理财投资
在2022年年报告期末,至纯科技用于投资的资产为8.18亿元,占总资产的8.32%。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对净利润的贡献为-3,029.03万元,占净利润2.8亿元的-10.81%。
2022年投资主要投资内容如表所示:
2022年金融投资资产表
项目 | 投资金额 |
---|---|
房屋及建筑物 | 4.45亿元 |
股票和股权投资 | 2.63亿元 |
其他 | 1.1亿元 |
合计 | 8.18亿元 |
从投资收益来源方式来看,主要来源于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022年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
项目 | 类别 | 收益金额 |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3,155.4万元 |
其他 | 126.37万元 | |
合计 | -3,029.03万元 |
净现金流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1、净利润基本持平,净现金流同比大幅降低748.51倍
2022年,至纯科技净利润为2.80亿元,去年同期为2.8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净现金流为-5.26亿元,去年同期为-70.15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748.51倍。
净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是因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本期为-8.08亿元,去年同期为-1.9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24倍。
2、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3.24倍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08亿元,去年同期为-1.9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24倍。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原因是: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项目 | 本期值 | 上期值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项目 | 本期值 | 上期值 |
---|---|---|---|---|---|
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 | 12.19亿元 | 7.07亿元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2,827.92万元 | -6,460.16万元 |
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 | 3.20亿元 | 5.06亿元 | 信用减值损失 | 1.11亿元 | 1,150.44万元 |
存货增加 | 5.31亿元 | 3.93亿元 |
3、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8年低于净利润
从2015年到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的差额持续为负。主要原因是在此期间:(1)应收账款从2015年1.86亿元到2022年21.12亿元,增长19.26亿元;(2)存货从2015年7,362.36万元到2022年17.05亿元,增长16.31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和净利润差额表
年份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净利润 | 差额 |
---|---|---|---|
2015年 | 209.80万元 | 1,732.66万元 | -1,522.86万元 |
2016年 | -1,841.85万元 | 4,530.92万元 | -6,372.76万元 |
2017年 | -6,820.48万元 | 4,898.66万元 | -1.17亿元 |
2018年 | -5,282.97万元 | 3,149.60万元 | -8,432.57万元 |
2019年 | -1.11亿元 | 1.10亿元 | -2.21亿元 |
2020年 | -2.81亿元 | 2.61亿元 | -5.42亿元 |
2021年 | -1.91亿元 | 2.84亿元 | -4.75亿元 |
2022年 | -8.08亿元 | 2.80亿元 | -10.88亿元 |
差额总计 | -26.07亿元 |
商誉存在减值风险
在2022年年报告期末,至纯科技形成的商誉为2.56亿元,占净资产的5.43%。
商誉结构
商誉项 | 商誉现值 | 备注 |
---|---|---|
上海波汇科技有限公司 | 2.47亿元 | 存在极大的减值风险 |
其他 | 908.59万元 | |
商誉总额 | 2.56亿元 |
商誉金额较高。其中,商誉的主要构成为上海波汇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波汇科技有限公司存在极大的减值风险
(1) 风险分析
根据2022年年度报告获悉,上海波汇科技有限公司仍有商誉现值2.47亿元,收购时产生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45亿元,企业2020-2022年期末的净利润综合增长率为-27.85%且2022年末净利润为2,171.24万元,存在减值的风险且此时可能还存在应减未减的风险,需要关注。
业绩增长表
上海波汇科技有限公司 | 净利润 | 净利润增长率 | 营业收入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
2020年 | 6,987.21万元 | - | - | - |
2021年 | 2,390.02万元 | -65.79% | 2.5亿元 | - |
2022年 | 2,171.24万元 | -9.15% | 3.36亿元 | 34.4% |
(2) 收购情况
2019年,企业斥资6.91亿元的对价收购上海波汇科技有限公司100.0%的股份,但其100.0%股份所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仅4.45亿元,也就是说这笔收购的溢价率高达55.52%,形成的商誉高达2.47亿元,占当年净资产的16.45%。
上海波汇科技成立于2002年6月19日,主营业务为光通信技术、激光技术、光电工程及其应用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的器件、设备、仪器仪表、光机电一体化工程的研发、生产(仅限分公司经营);自有技术成果的转让;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设计、制作,销售自产产品;提供以上相关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集成的设计、安装调试及维护;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机电一体化设计与施工;智能化科技、电力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光机电一体化的器件、设备、仪器仪表的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进出口(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件经营)。
上海波汇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前业绩展示如下表所示:
收购前业绩
年份 | 总资产 | 净资产 | 营业收入 | 净利润 |
---|---|---|---|---|
2018年9月30日 | 5.86亿元 | 4.12亿元 | 1.71亿元 | 431.78万元 |
2017年12月31日 | 5.67亿元 | 4.28亿元 | 2.4亿元 | 1,254.08万元 |
2016年12月31日 | 4.5亿元 | 2.67亿元 | 1.8亿元 | 1,010.61万元 |
(3) 发展历程
上海波汇科技有限公司承诺在2018年至2020年实现业绩分别不低于3200万元、4600万元、6600万元,累计不低于1.44亿元。实际2018-2020年末产生的业绩为N/A、6,267.93万元、6,987.21万元,累计1.33亿元,未完成承诺。
上海波汇科技有限公司的历年业绩数据如下表所示:
公司历年业绩数据
上海波汇科技有限公司 | 营业收入 | 净利润 |
---|---|---|
2019年 | - | 6,267.93万元 |
2020年 | - | 6,987.21万元 |
2021年 | 2.5亿元 | 2,390.02万元 |
2022年 | 3.36亿元 | 2,171.24万元 |
可是一过承诺期就变脸,业绩开始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