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土科技(300353)2022年年报解读:连续两年的归母净利润依赖于非经常性损益,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收入的小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增长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李平”。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工业互联网核心硬件及软件技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产品分为两类:工业互联网设备及配套软件,大数据及网络服务。
根据东土科技2022年年度财报披露,2022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1.05亿元,同比增长17.40%。扣非净利润-1.10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东土科技2022年年度净利润1,410.93万元,业绩扭亏为盈。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8,821.76万元,营收同比增长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
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收入的小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增长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智慧工业,占比高达80.60%,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和大数据网络服务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两项,其中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占比66.43%,大数据网络服务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占比23.33%。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智慧工业 | 8.90亿元 | 80.6% | 43.03% |
智慧城市 | 2.14亿元 | 19.4% | 15.02%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 | 7.34亿元 | 66.43% | 43.23% |
大数据网络服务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 2.58亿元 | 23.33% | 16.14% |
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 | 9,903.01万元 | 8.96% | 51.59% |
工业级边缘控制服务器 | 1,412.82万元 | 1.28% | 38.45% |
分地区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国内 | 9.44亿元 | 85.43% | 36.56% |
海外 | 1.61亿元 | 14.57% | 43.70% |
2、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收入的小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增长
2022年公司营收11.0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9.41亿元相比,增长了17.4%。
主营业务增长的原因是:
(1)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本期营收7.34亿元,去年同期为6.61亿元,同比小幅增长了10.98%。
(2)大数据网络服务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本期营收2.58亿元,去年同期为2.00亿元,同比增长了28.59%。
(3)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本期营收9,903.01万元,去年同期为6,006.2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64.88%。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2年报营收 | 2021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 | 7.34亿元 | 6.61亿元 | 10.98% |
大数据网络服务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 2.58亿元 | 2.00亿元 | 28.59% |
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 | 9,903.01万元 | 6,006.20万元 | 64.88% |
工业级边缘控制服务器 | 1,412.82万元 | 1,929.35万元 | -26.77% |
合计 | 11.05亿元 | 9.41亿元 | 17.4% |
3、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毛利率的小幅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的小幅下降
2022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3.56%,同比小幅下降到了今年的37.6%,主要是因为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本期毛利率43.23%,去年同期为49.7%,同比小幅下降了6.47%。
4、大数据网络服务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毛利率持续增长
产品毛利率方面,2020-2022年大数据网络服务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毛利率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20年的8.71%,大幅增长到2022年的16.14%,2022年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毛利率为43.23%,同比小幅下降6.47个百分点。
5、前五大客户较集中
目前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占总营收的22.15%,相较于2021年的18.80%,仍在小幅增长。
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
客户名称 | 销售额 | 占销售总额比重 |
---|---|---|
客户1 | 9,113.59万元 | 8.25% |
客户3 | 8,677.88万元 | 7.86% |
客户117 | 2,397.06万元 | 2.17% |
客户140 | 2,164.65万元 | 1.96% |
客户141 | 2,119.85万元 | 1.92% |
合计 | 2.45亿元 | 22.15% |
净利润连续3年增长
1、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加17.40%,净利润扭亏为盈
2022年,东土科技营业总收入为11.05亿元,去年同期为9.41亿元,同比增长17.40%,净利润为1,425.04万元,去年同期为-101.20万元,扭亏为盈。
净利润扭亏为盈原因是:
净利润增长项目 | 本期值 | 同比增减 | 净利润下降项目 | 本期值 | 同比增减 |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61.01万元 | 100.57% | 投资收益 | 4,250.27万元 | -62.66% |
其他收益 | 1.10亿元 | 137.52% | 信用减值损失 | -3,116.05万元 | -447.40% |
净利润从2018年到2020年呈现下降趋势,从9,267.51万元下降到-9.21亿元,而2020年到2022年呈现上升状态,从-9.21亿元增长到1,425.04万元。
2、主营业务分析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1.05亿元 | 9.41亿元 | 17.40% |
营业成本 | 6.89亿元 | 5.31亿元 | 29.79% |
销售费用 | 1.43亿元 | 1.26亿元 | 13.29% |
管理费用 | 1.32亿元 | 1.17亿元 | 13.10% |
财务费用 | 3,496.32万元 | 5,834.01万元 | -40.07% |
研发费用 | 1.91亿元 | 1.83亿元 | 3.96% |
所得税费用 | 1,309.63万元 | -977.75万元 | 233.94% |
2022年公司营收11.05亿元,同比增长17.4%。虽然营收在增长,但是财务费用却在下降。
本期财务费用为3,496.3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0.07%。归因于费用化利息支出本期为3,449.77万元,去年同期为5,482.5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了37.08%。
财务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费用化利息支出 | 3,449.77万元 | 5,482.55万元 |
其他 | 46.54万元 | 351.46万元 |
合计 | 3,496.32万元 | 5,834.01万元 |
非主营业务中其他收益本期为1.10亿元,占利润总额4.01倍,同比大幅增长137.52%。投资收益本期为4,250.27万元,占利润总额155.42%,同比大幅下降62.66%。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利润总额比例 | 同比增减 | |
---|---|---|---|
投资收益 | 4,250.27万元 | 155.42% | -62.6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61.01万元 | 2.23% | 100.57% |
资产减值损失 | -56.49万元 | -2.07% | -5464.77% |
营业外收入 | 140.82万元 | 5.15% | -88.61% |
营业外支出 | 159.34万元 | 5.83% | 23.04% |
其他收益 | 1.10亿元 | 400.69% | 137.52% |
信用减值损失 | -3,116.05万元 | -113.95% | -447.40% |
资产处置收益 | 2.89万元 | 0.11% | -67.15% |
连续两年的归母净利润依赖于非经常性损益
东土科技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为2,017.45万元,非经常性损益为1.30亿元,且连续两年的归母净利润收益来源于非经常性损益。
近两年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近两年非经常性损益
日期 | 归母净利润 |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构成 |
---|---|---|---|
2022年12月31日 | 2,017.45万元 | 1.30亿元 | 政府补助 9,777.09万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金融投资收益 4,432.03万元 |
2021年12月31日 | 518.78万元 | 8,439.54万元 | 政府补助 3,470.23万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金融投资收益 1,151.98万元、债务重组损益 922.67万元 |
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概览表:
2022年的非经常性损益
项目 | 金额 |
---|---|
政府补助 | 9,777.09万元 |
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金融投资收益 | 4,432.03万元 |
其他 | -1,173.70万元 |
合计 | 1.30亿元 |
政府补助
(1)本期计入利润的政府补助金额9,777.09万元,具体来源如下表所示:
计入利润的政府补助的主要构成
项目名称 | 金额 |
---|---|
往期留存政府补助计入当期利润(注1) | 1.10亿元 |
其他 | 140.98万元 |
小计 | 1.11亿元 |
往期留存政府补助剩余金额为2.04亿元,其中1.10亿元计入当期利润中,主要明细如下表所示:
注1.留存收益转入当期收益的主要构成
项目名称 | 金额 |
---|---|
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 4,427.11万元 |
2019年创新发展工程项目2 | 1,662.77万元 |
即征即退收入 | 1,321.56万元 |
2019年创新发展工程1 | 1,319.41万元 |
2019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 432.00万元 |
(2)本期共收到政府补助6,028.67万元,主要分布如下表所示:
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分配情况
补助项目 | 补助金额 |
---|---|
本期政府补助留存计入后期利润(注2) | 6,031.11万元 |
其他 | 140.98万元 |
小计 | 6,172.09万元 |
计入留存收益的政府补助主要构成如下表所示:
注2.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计入留存收益的政府补助明细
补助项目 | 补助金额 |
---|---|
2021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专项1 | 1,500.00万元 |
即征即退收入 | 1,321.56万元 |
2021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专项2 | 640.00万元 |
工业PON核心芯片及边缘计算操作系统关键技术 | 229.57万元 |
磷石膏综合治理专项资金 | 210.00万元 |
国产CPU在某高端系统应用项目资金 | 180.00万元 |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 150.00万元 |
进项税加计抵减 | 143.42万元 |
总线模块专用项目 | 141.12万元 |
贷款贴息 | 140.98万元 |
(3)本期政府补助余额还剩下1.53亿元,作为递延收益计作后期的利润主要构成如下表所示:
递延收益的主要构成
项目名称 | 金额 |
---|---|
东土科技(宜昌)工业互联网产业园项目 | 7,463.00万元 |
2021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专项1 | 1,500.00万元 |
2020年创新发展工程项目 | 1,462.50万元 |
2020年创新发展工程项目2 | 726.25万元 |
2019年创新发展工程1 | 660.59万元 |
2021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专项2 | 640.00万元 |
扣非净利润趋势
较多的金融投资
金融投资占总资产6.3%,投资主体为风险投资
在2022年年报告期末,东土科技用于金融投资的资产为1.74亿元,占总资产的6.3%。金融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对净利润的贡献为130.53万元,占净利润1,425.04万元的9.16%。
2022年金融投资主要投资内容如表所示:
2022年金融投资资产表
项目 | 投资金额 |
---|---|
股权投资 | 1.54亿元 |
其他 | 1,960.58万元 |
合计 | 1.74亿元 |
从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来看,主要来源于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022年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
项目 | 类别 | 收益金额 |
---|---|---|
投资收益 |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 | 50.4万元 |
投资收益 | 理财产品 | 19.11万元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90.82万元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151.84万元 |
合计 | 130.53万元 |
利润倚仗对外股权投资收益
在2022年年报告期末,东土科技用于对外股权投资的资产为4,531.23万元,占总资产的1.64%。对外股权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为3,657.84万元,占净利润1,425.04万元的256.68%。
对外股权投资的收益分别来源于持有对外股权投资的收益-552.84万元和处置外股权投资的收益4,210.68万元。
对外股权投资构成表
项目 | 金额 | 收益 |
---|---|---|
湖北东土太一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1,292.92万元 | -6.99万元 |
深圳鎏信科技有限公司 | 1,082.35万元 | 43.62万元 |
山东产创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 810.81万元 | -47.6万元 |
关联方A | 455.12万元 | -215.07万元 |
其他 | 890.04万元 | -326.8万元 |
合计 | 4,531.23万元 | -552.84万元 |
对外股权投资收益同比去年大幅增加
从同期对比来看,企业的对外股权投资收益相比去年大幅增长了5,119.45万元,增速为350.26%。
商誉金额较高
在2022年年报告期末,东土科技形成的商誉为1.09亿元,占净资产的9.89%。
商誉结构
商誉项 | 商誉现值 | 备注 |
---|---|---|
北京科银京成技术有限公司 | 4,814.76万元 | |
上海东土远景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3,730.39万元 | |
北京飞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2,380.24万元 | |
商誉总额 | 1.09亿元 |
商誉金额较高。其中,商誉的主要构成为北京科银京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东土远景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飞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