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强生物(300406)2022年年报解读:体外检测试剂收入的小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小幅下降,商誉比重过高
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生化诊断、血凝检测、血型检测和肿瘤病理诊断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胆汁酸(TBA)、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酸激酶同工酶(mass法)等生化诊断试剂。
根据九强生物2022年年度财报披露,2022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5.1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5.53%。扣非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小幅下降3.02%。九强生物2022年年度净利润3.94亿元,业绩同比下降16.01%。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96亿元,营收同比小幅下降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
体外检测试剂收入的小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小幅下降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物医药,其中体外检测试剂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94.54%。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生物医药 | 15.11亿元 | 100.0% | 74.59%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体外检测试剂 | 14.28亿元 | 94.54% | 78.33% |
体外检测仪器 | 6,869.23万元 | 4.55% | 0.55% |
检验服务 | 995.04万元 | 0.66% | 74.21% |
其他业务 | 288.13万元 | 0.19% | 99.82% |
仪器租赁 | 97.52万元 | 0.06% | -262.65% |
分地区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国内 | 14.82亿元 | 98.06% | 74.88% |
国外 | 2,935.87万元 | 1.94% | 59.90% |
2、体外检测试剂收入的小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小幅下降
2022年公司营收15.1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5.99亿元相比,小幅下降了5.53%,主要是因为体外检测试剂本期营收14.28亿元,去年同期为14.76亿元,同比小幅下降了3.24%。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2年报营收 | 2021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体外检测试剂 | 14.28亿元 | 14.76亿元 | -3.24% |
其他业务 | 8,249.92万元 | 1.23亿元 | -32.99% |
合计 | 15.11亿元 | 15.99亿元 | -5.53% |
3、体外检测试剂毛利率的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小幅增长
2022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72.07%,同比小幅增长到了今年的74.59%,主要是因为体外检测试剂本期毛利率78.33%,去年同期为76.66%,同比增长了1.68%。
4、体外检测试剂毛利率持续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体外检测试剂营收额在下降,但是毛利率却在提升。2020-2022年体外检测试剂毛利率呈小幅增长趋势,从2020年的68.88%,小幅增长到2022年的78.33%。
5、主要发展经销模式
在销售模式上,企业主要渠道为经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9.99%。2022年经销营收9.06亿元,相较于去年下降6.92%,同期毛利率为63.48%,同比上涨1.46个百分点。
6、前五大客户较集中
目前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占总营收的20.47%,相较于2021年的23.92%,已经小幅下降。
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
客户名称 | 销售额 | 占销售总额比重 |
---|---|---|
珠海金斯尔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南宁金斯尔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珠海朗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7,193.42万元 | 4.76% |
甘肃悦新斯诺医疗器械销售有限公司/上海盛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6,796.62万元 | 4.50% |
北京金朗瑞通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合肥金朗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6,353.54万元 | 4.21% |
成都朗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金斯尔医疗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 5,522.82万元 | 3.66% |
上海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5,066.27万元 | 3.35% |
合计 | 3.09亿元 | 20.47% |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小幅下降
1、财务费用大幅增长,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小幅下降14.32%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5.11亿元 | 15.99亿元 | -5.53% |
营业成本 | 3.84亿元 | 4.47亿元 | -14.07% |
销售费用 | 3.48亿元 | 3.34亿元 | 4.36% |
管理费用 | 1.09亿元 | 1.11亿元 | -1.43% |
财务费用 | 4,821.03万元 | 1,816.51万元 | 165.40% |
研发费用 | 1.37亿元 | 1.27亿元 | 8.02% |
所得税费用 | 5,485.86万元 | 6,733.29万元 | -18.53% |
2022年主营业务利润为4.71亿元,去年同期为5.50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4.32%。
虽然毛利率本期为74.59%,同比小幅增长2.52%,不过(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5.1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5.53%;(2)财务费用本期为4,821.0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65.40%,导致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小幅下降。
2022年公司营收15.1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5.53%。虽然营收在下降,但是财务费用却在增长。
本期财务费用为4,821.0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65.4%。归因于利息支出本期为5,264.20万元,去年同期为2,159.4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143.78%。
财务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利息支出 | 5,264.20万元 | 2,159.44万元 |
其他 | -443.16万元 | -342.93万元 |
合计 | 4,821.03万元 | 1,816.51万元 |
2、营业总收入同比小幅降低5.53%,净利润同比降低16.00%
2022年,九强生物营业总收入为15.11亿元,去年同期为15.99亿元,同比小幅下降5.53%,净利润为3.94亿元,去年同期为4.70亿元,同比下降16.00%。
尽管所得税费用本期为5,485.86万元,同比下降18.53%,然而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4.7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4.32%,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
净利润从2013年到2022年呈现上升趋势,从1.81亿元增长到3.94亿元。
商誉比重过高
在2022年年报告期末,九强生物形成的商誉为16.73亿元,占净资产的51.17%,商誉计提减值为302.67万元,占净利润3.94亿元的0.77%。
商誉结构
商誉项 | 商誉现值 | 备注 |
---|---|---|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13.91亿元 | 减值风险低 |
其他 | 2.82亿元 | |
商誉总额 | 16.73亿元 |
商誉比重过高。其中,商誉的主要构成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减值风险低
(1) 风险分析
企业2020-2022年期末的营业收入综合增长率为118.82%,同时2022年商誉减值报告预测2023年期末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2.39%,商誉减值风险低。
存在应减未减风险
2022年的实际增长率为7.32%,而2021年减值商誉预测报告预测2022年的增长率为13.79%,可能存在应减未减的风险,需要关注。
业绩增长表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净利润 | 净利润增长率 | 营业收入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
2020年 | 3,782.65万元 | - | 1.35亿元 | - |
2021年 | 2.45亿元 | 547.69% | 6.01亿元 | 345.19% |
2022年 | 2.69亿元 | 9.8% | 6.45亿元 | 7.32% |
(2) 收购情况
2020年,企业斥资18.03亿元的对价收购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65.55%的股份,但其65.55%股份所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仅4.12亿元,也就是说这笔收购的溢价率高达337.66%,形成的商誉高达13.91亿元,占当年净资产的40.62%。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成立于1993年02月16日,主营业务为许可项目: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医疗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兽药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医疗设备租赁;机械设备租赁;制药专用设备销售;实验分析仪器销售;实验分析仪器制造;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水果种植;蔬菜种植;牲畜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3) 发展历程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承诺在2020年至2021年实现业绩累计不低于27.5亿元。实际2020-2021年末产生的业绩为3,782.65万元、2.43亿元,累计2.81亿元,未完成承诺。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历年业绩数据如下表所示:
公司历年业绩数据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营业收入 | 净利润 |
---|---|---|
2020年 | 1.35亿元 | 3,782.65万元 |
2021年 | 6.01亿元 | 2.45亿元 |
2022年 | 6.45亿元 | 2.69亿元 |
承诺期过后,此后的业绩依然不输承诺期。
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
2022年,企业应收账款合计10.10亿元,占总资产的21.91%,相较于去年同期的9.17亿元小幅增长了10.15%。
1、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回款周期增长
本期,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57。在2021年到2022年,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从1.92下降到了1.57,平均回款时间从187天增加到了229天,回款周期增长,企业的回款能力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