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泰集团(600881)2024年中报解读:高负债且资产负债率持续增加,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下降导致净利润同比亏损增大
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长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医药三大产业集团和金融投资为核心的经营发展格局,持续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公司建材产业是国家首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
根据亚泰集团2024年半年度财报披露,2024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收29.2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7.74%。扣非净利润-9.4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下降导致净利润同比亏损增大
2024年半年度,亚泰集团营业总收入为29.29亿元,去年同期为47.0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7.74%,净利润为-11.47亿元,去年同期为-11.20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净利润亏损增大的原因是:
虽然(1)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收益758.75万元,去年同期损失6,453.1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收益1,049.42万元,去年同期损失4,769.9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但是(1)投资收益本期为1.46亿元,去年同期为2.7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所得税费用本期支出404.65万元,去年同期收益5,026.8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近10年中报最低值。
对外股权投资资产逐年递增
在2024半年度报告中,亚泰集团用于对外股权投资的资产为103.34亿元,占总资产的22.93%,对外股权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为1.45亿元。
对外股权投资的收益分别来源于持有对外股权投资的收益1.43亿元和处置外股权投资的收益216.84万元。
对外股权投资构成表
项目 | 2024年中资产 | 2024年中收益 |
---|---|---|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58.24亿元 | 4,071.02万元 |
吉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37.97亿元 | 1.02亿元 |
其他 | 7.12亿元 | 81.05万元 |
合计 | 103.34亿元 | 1.43亿元 |
1、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性质为金融。
同比上期看起来,投资收益有所减少。
历年投资数据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持有股权(%)直接 | 追加投资 | 投资损益 | 期末余额 |
---|---|---|---|---|
2024年中 | 30.81 | 0元 | 4,071.02万元 | 58.24亿元 |
2023年中 | 30.81 | 0元 | 1.68亿元 | 58.17亿元 |
2023年末 | 30.81 | 0元 | 2.06亿元 | 58.56亿元 |
2022年末 | 30.81 | 0元 | 7,115.36万元 | 57.21亿元 |
2021年末 | 30.81 | 0元 | 5亿元 | 57.22亿元 |
2020年末 | 30.81 | 49.63亿元 | 4.11亿元 | 52.98亿元 |
2019年末 | 30.81 | 47.37亿元 | 3.1亿元 | 49.63亿元 |
2018年末 | 30.81 | 0元 | 0元 | 0元 |
2017年末 | 30.81 | 0元 | 2.05亿元 | 49.89亿元 |
2016年末 | 30.81 | 10.91亿元 | 4.03亿元 | 49.63亿元 |
2015年末 | 30.71 | 0元 | 8.08亿元 | 0元 |
2014年末 | 30.71 | 0元 | 3.26亿元 | 0元 |
2、吉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性质为金融。
同比上期看起来,投资收益有所增长。
历年投资数据
吉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持有股权(%)直接 | 持有股权(%)间接 | 追加投资 | 投资损益 | 期末余额 |
---|---|---|---|---|---|
2024年中 | 6.21 | 1.76 | 0元 | 1.02亿元 | 37.97亿元 |
2023年中 | 6.99 | 1.99 | 0元 | 9,721.69万元 | 36.61亿元 |
2023年末 | 6.31 | - | 0元 | 1.83亿元 | 36.81亿元 |
2022年末 | 6.99 | 1.99 | 0元 | 1.56亿元 | 35.61亿元 |
2021年末 | 6.99 | 1.99 | 0元 | 1.78亿元 | 34.19亿元 |
2020年末 | 6.99 | 1.99 | 25.65亿元 | 1.1亿元 | 33.91亿元 |
2019年末 | 8.22 | - | 24.69亿元 | 1.16亿元 | 25.65亿元 |
2018年末 | 9.96 | - | 0元 | 0元 | 0元 |
2017年末 | 9.96 | - | 0元 | 2.92亿元 | 22.24亿元 |
2016年末 | 9.96 | - | 0元 | 2.88亿元 | 20.97亿元 |
2015年末 | 9.96 | - | 0元 | 2.36亿元 | 0元 |
2014年末 | 9.96 | - | 0元 | 2.55亿元 | 0元 |
3、对外股权投资资产逐年递增
从近几年来看,企业的对外股权投资资产持续小幅上升,由2020年中的87.55亿元小幅上升至2024年中的103.34亿元,增长率为18.03%。
长期趋势表格
年份 | 对外股权投资 |
---|---|
2020年中 | 87.55亿元 |
2021年中 | 96.93亿元 |
2022年中 | 98.94亿元 |
2023年中 | 101.9亿元 |
2024年中 | 103.34亿元 |
应收账款减值风险高,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
2024半年度,企业应收账款合计47.97亿元,占总资产的10.64%,相较于去年同期的53.36亿元小幅减少10.10%。
本期,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0.59。在2020年半年度到2024年半年度,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连续4年下降,平均回款时间从124天增加到了305天,回款周期增长,应收账款的回款风险越来越大。
(注:2020年中计提坏账1256.53万元,2021年中计提坏账4279.77万元,2022年中计提坏账1165.75万元,2023年中计提坏账4256.50万元,2024年中计提坏账2712.71万元。)
就目前情况来说,若企业延续当前势头,则要格外注意企业应收账款的减值风险。
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
2024年半年度,企业存货周转率为0.30,在2021年半年度到2024年半年度,存货周转率连续4年下降,平均回款时间从200天增加到了600天,企业存货周转能力下降,2024年半年度亚泰集团存货余额合计101.66亿元,占总资产的24.96%,同比去年的123.72亿元下降17.83%。
(注:2022年中计提存货161.62万元,2023年中计提存货4769.95万元,2024年中计提存货1049.42万元。)
商誉占有一定比重
在2024年半年度报告中,亚泰集团形成的商誉为6.35亿元,占净资产的10.88%。
商誉结构
商誉项 | 商誉现值 | 备注 |
---|---|---|
兰海泉洲水城(天津)发展有限公司 | 5.53亿元 | |
亚泰集团铁岭水泥有限公司 | 3.07亿元 | |
吉林亚泰集团(辽宁)建材有限公司 | 2.22亿元 | |
亚泰集团伊通水泥有限公司 | 1.31亿元 | |
商誉总额 | 6.35亿元 |
商誉占有一定比重。其中,商誉的主要构成为兰海泉洲水城(天津)发展有限公司、亚泰集团铁岭水泥有限公司、吉林亚泰集团(辽宁)建材有限公司和亚泰集团伊通水泥有限公司。
高负债且资产负债率持续增加
2024年半年度,企业资产负债率为87.05%,去年同期为79.14%,负债率很高且增加了7.91%,近3年资产负债率总体呈现上升状态,从71.21%增长至87.05%。
资产负债率同比增长主要是总资产本期为450.75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2.63%,另外总负债本期为392.37亿元,同比小幅下降3.89%。
1、偿债能力:货币资金/短期债务同比大幅下降
近五期偿债能力指标汇总
2024年中报 | 2024年一季报 | 2023年年报 | 2023年三季报 | 2023年中报 | |
---|---|---|---|---|---|
流动比率 | 0.57 | 0.68 | 0.82 | 0.83 | 0.90 |
速动比率 | 0.29 | 0.35 | 0.47 | 0.53 | 0.60 |
现金比率(%) | 0.03 | 0.04 | 0.07 | 0.14 | 0.17 |
资产负债率(%) | 87.05 | 79.14 | 71.21 | 68.04 | 67.82 |
EBITDA 利息保障倍数 | 2.41 | 6.58 | 1.01 | 1.78 | 2.0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短期债务 | 0.01 | 0.05 | -0.01 | -0.03 | -0.06 |
货币资金/短期债务 | 0.03 | 0.06 | 0.10 | 0.19 | 0.22 |
流动比率为0.57,去年同期为0.68,同比下降,流动比率在比较低的情况下还在降低。
另外速动比率为0.29,去年同期为0.35,同比下降,速动比率在比较低的情况下还在降低。
而且现金比率为0.03,去年同期为0.04,同比下降,现金比率在比较低的情况下还在降低。
以上说明企业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亚泰集团属于综合性产业集团,核心业务涵盖建材、医药、地产及金融投资领域。 综合行业近三年呈现结构性分化,传统建材受房地产调控及基建增速放缓影响,需求端持续承压,而医药板块受益于创新转型及政策扶持保持稳健增长,绿色建材与生物医药成为未来核心增长极,行业整体向低碳化、智能化方向转型,预计2025年绿色建材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元,创新药研发投入年均增速超15%。
请下载并登录APP,即可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