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电机(002249)2024年年报深度解读: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毛利率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小幅增长,净利润近7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鲁楚平”。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以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产品为主的BHM事业部和以汽车用关键零部件为主的车辆事业集团(EVBG)两大事业板块。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起动机及发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磁性材料、汽车租赁、建筑及家居用电机。
根据大洋电机2024年年度财报披露,2024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21.13亿元,同比小幅增长7.31%。扣非净利润8.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12%。大洋电机2024年年度净利润9.12亿元,业绩同比大幅增长35.20%。
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毛利率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小幅增长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核心业务有两块,一块是建筑及家居行业,一块是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产品包括建筑及家居用电机和起动机及发电机两项,其中建筑及家居用电机占比57.88%,起动机及发电机占比25.75%。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建筑及家居行业 | 70.11亿元 | 57.88% | 25.22% |
汽车零部件行业 | 49.47亿元 | 40.84% | 18.01% |
其他业务 | 1.49亿元 | 1.23% | 20.46% |
汽车租赁业 | 578.68万元 | 0.05% | 70.50% |
磁性材料行业 | - | 0.0% | -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建筑及家居用电机 | 70.11亿元 | 57.88% | 25.22% |
起动机及发电机 | 31.19亿元 | 25.75% | 19.03% |
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 | 18.28亿元 | 15.09% | 16.28% |
其他业务 | 1.49亿元 | 1.23% | 20.46% |
汽车租赁 | 578.68万元 | 0.05% | - |
2、建筑及家居用电机收入的小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小幅增长
2024年公司营收121.13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12.88亿元相比,小幅增长了7.31%。
营收小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1)建筑及家居用电机本期营收70.11亿元,去年同期为61.5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了13.88%。
(2)起动机及发电机本期营收31.19亿元,去年同期为28.05亿元,同比小幅增长了11.2%。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4年报营收 | 2023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建筑及家居用电机 | 70.11亿元 | 61.57亿元 | 13.88% |
起动机及发电机 | 31.19亿元 | 28.05亿元 | 11.2% |
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 | 18.28亿元 | 19.33亿元 | -5.46% |
其他业务 | 1.55亿元 | 3.93亿元 | - |
合计 | 121.13亿元 | 112.88亿元 | 7.31% |
3、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毛利率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小幅增长
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1.47%,同比小幅增长到了今年的22.24%,主要是因为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本期毛利率16.28%,去年同期为11.8%,同比大幅增长37.97%。
4、前五大客户较集中
目前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占总营收的35.58%,此前2020-2023年,前五大客户集中度分别为30.73%、31.49%、31.55%、34.80%,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12.89%。
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
客户名称 | 销售额 | 占销售总额比重 |
---|---|---|
客户一 | 15.62亿元 | 12.89% |
客户二 | 8.42亿元 | 6.95% |
客户三 | 7.19亿元 | 5.93% |
客户四 | 6.05亿元 | 5.00% |
客户五 | 5.82亿元 | 4.81% |
合计 | 43.10亿元 | 35.58% |
5、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增加
去年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小幅上升,从26.79%上升至28.67%,增加7%。
净利润近7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1、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5.20%
本期净利润为9.12亿元,去年同期6.7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20%。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是(1)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9.68亿元,去年同期为8.54亿元,同比小幅增长;(2)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损失1.24亿元,去年同期损失2.3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投资收益本期为1.37亿元,去年同期为1.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净利润从2017年年度到2018年年度呈现下降趋势,从4.49亿元下降到-23.97亿元,而2018年年度到2024年年度呈现上升状态,从-23.97亿元增长到9.12亿元。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小幅增长13.36%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21.13亿元 | 112.88亿元 | 7.31% |
营业成本 | 94.19亿元 | 88.64亿元 | 6.26% |
销售费用 | 2.99亿元 | 2.53亿元 | 18.18% |
管理费用 | 9.22亿元 | 8.20亿元 | 12.52% |
财务费用 | -8,810.36万元 | -6,078.50万元 | -44.94% |
研发费用 | 5.35亿元 | 4.93亿元 | 8.47% |
所得税费用 | 1.39亿元 | 1.08亿元 | 28.64% |
2024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9.68亿元,去年同期为8.54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3.36%。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小幅增长主要是由于(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21.13亿元,同比小幅增长7.31%;(2)毛利率本期为22.24%,同比小幅增长了0.77%。
3、净现金流由负转正
2024年年度,大洋电机净现金流为15.16亿元,去年同期为-4.84亿元,由负转正。
净现金流由负转正的原因是:
虽然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13.7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0.29%;
但是(1)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3.1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0.65%;(2)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3.1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0.65%;(3)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24.80亿元,同比小幅增长9.86%。
存货周转率持续上升
2024年企业存货周转率为6.05,在2020年度到2024年度,企业存货周转率连续5年上升,平均回款时间从93天减少到了59天,企业存货周转能力提升,2024年大洋电机存货余额合计20.24亿元,占总资产的15.07%。
(注:2020年计提存货减值7956.58万元,2021年计提存货减值1.84亿元,2022年计提存货减值2.69亿元,2023年计提存货减值1.98亿元,2024年计提存货减值2971.05万元。)
商誉金额较高
在2024年年报告期末,大洋电机形成的商誉为8.25亿元,占净资产的8.75%。
商誉结构
商誉项 | 期末净值 | 备注 |
---|---|---|
收购上海电驱动 | 5.32亿元 | 减值风险低 |
收购北京佩特来、CKT | 2.09亿元 | |
其他 | 8,359.46万元 | |
商誉总额 | 8.25亿元 |
商誉金额较高。其中,商誉的主要构成为上海电驱动和北京佩特来、CKT。
收购上海电驱动减值风险低
(1) 风险分析
企业2022-2024年期末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65.21%,同时2024年商誉减值报告预测2025年期末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5%,减值风险低。
业绩增长表
上海电驱动 | 净利润 | 净利润增长率 | 营业收入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
2022年 | -2,647.36万元 | - | 18.45亿元 | - |
2023年 | 5,701.36万元 | 315.36% | 41.15亿元 | 123.04% |
2024年 | 2.55亿元 | 347.26% | 50.36亿元 | 22.38% |
(2) 收购情况
2016年,企业斥资35亿元的对价收购上海电驱动100.0%的股份,但其100.0%股份所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仅5.63亿元,也就是说这笔收购的溢价率高达522.15%,形成的商誉高达29.37亿元,占当年净资产的33.03%。
(3) 发展历程
收购上海电驱动承诺在2017年至2018年实现业绩分别不低于9400万元、13800万元,累计不低于2.32亿元。实际2017-2018年末产生的业绩为1.27亿元、-1.6亿元,累计-3,350.92万元,未完成承诺。
承诺期过后,此后的业绩依然不输承诺期。
收购上海电驱动的历史业绩数据如下表所示:
公司历年业绩数据
上海电驱动 | 营业收入 | 净利润 |
---|---|---|
2016年 | 9.47亿元 | 1.18亿元 |
2017年 | 11.82亿元 | 1.27亿元 |
2018年 | 10.3亿元 | -1.65亿元 |
2019年 | 9.61亿元 | -1.11亿元 |
2020年 | 8.76亿元 | -6,374.16万元 |
2021年 | 14.09亿元 | -4,726.01万元 |
2022年 | 18.45亿元 | -2,647.36万元 |
2023年 | 41.15亿元 | 5,701.36万元 |
2024年 | 50.36亿元 | 2.55亿元 |
收购上海电驱动由于业绩没达到预期,分别在2016年减值2,730.82万元、2017年减值8,075.1万元、2018年减值20.96亿元、2019年减值1.18亿元、2020年减值8,341.35万元,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商誉减值金额表
上海电驱动 | 商誉计提减值 | 商誉期末余额 | 备注 |
---|---|---|---|
2016年 | 2,730.82万元 | 29.1亿元 | 通过商誉减值测算,2016年并购的上海电驱动由于市场原因,并购后经营业绩较并购时预期稍微有所下滑,经测试本年度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7,308,226.06元。(文字来源于:《002249_大洋电机:2016年年度报告》) |
2017年 | 8,075.1万元 | 28.29亿元 | 通过商誉减值测算,2017年并购的上海电驱动由于市场原因,并购后经营业绩较并购时预期稍微有所下滑,经测试本年度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0,751,005.18元,截止2017年12月31日,对上海电驱动累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8,059,231.24元。(文字来源于:《002249_大洋电机:2017年年度报告》) |
2018年 | 20.96亿元 | 7.34亿元 | - |
2019年 | 1.18亿元 | 6.16亿元 | 上海众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按照市场法和收益法对合并上海电驱动所形成的商誉及相关资产组于2019年12月31日的可收回金额进行评估。市场法以选取的可比上市公司的EV/B、EV/S为基础,从资产组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对选用的参数进行了修正,确定了修正的EV/B值2.76和EV/S值2.62并取均值作为参数。根据评估结果,上海电驱动商誉所在经营性资产组市场法评估的可收回金额高于收益法评估的可收回金额,最终确定的可收回金额为142,740.76万元。本年对上海电驱动形成的商誉计提了减值准备118,247,025.34元,累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321,837,410.62元。(文字来源于:《002249_大洋电机:2019年年度报告》) |
2020年 | 8,341.35万元 | 5.32亿元 | 上海众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按照市场法和收益法对合并上海电驱动所形成的商誉及相关资产组于2020年12月31日的可收回金额进行评估。市场法以选取的可比上市公司的EV/B、EV/S为基础,从资产组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对选用的参数进行了修正,确定了修正的EV/B值2.96和EV/S值3.44并取均值作为参数。根据评估结果,上海电驱动商誉所在经营性资产组市场法评估的可收回金额高于收益法评估的可收回金额,最终确定的可收回金额为110,116.27万元。本年对上海电驱动形成的商誉计提了减值准备83,413,464.08元,累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405,250,874.70元。(文字来源于:《002249_大洋电机:2020年年度报告》) |
重大资产负债及变动情况
其他流动资产大幅增长
2024年,大洋电机的其他流动资产合计11.31亿元,占总资产的6.31%,相较于年初的1.28亿元大幅增长7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