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拓股份(603211)2024年年报深度解读:海外销售增长率大幅高于国内,净利润近5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晋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张东”。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汽车安全零部件、汽车动力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家居零部件、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零部件、信息传输设备零部件。
根据晋拓股份2024年年度财报披露,2024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1.76亿元,同比增长17.20%。扣非净利润4,807.82万元,同比小幅下降4.97%。晋拓股份2024年年度净利润4,845.69万元,业绩同比小幅下降4.45%。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720.33万元,营收同比增长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
海外销售增长率大幅高于国内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铝制零部件,其中汽车类零部件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79.12%。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铝制零部件 | 11.46亿元 | 97.49% | 16.45% |
其他业务 | 2,955.15万元 | 2.51% | 4.68%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汽车类零部件 | 9.30亿元 | 79.12% | 14.88% |
工业类零部件 | 1.66亿元 | 14.14% | 15.28% |
模具 | 4,967.70万元 | 4.23% | 49.80% |
其他业务 | 2,955.15万元 | 2.51% | - |
分地区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内销 | 6.63亿元 | 56.41% | 14.13% |
外销 | 4.83亿元 | 41.08% | 19.65% |
其他业务 | 2,955.15万元 | 2.51% | 4.68% |
2、汽车类零部件收入的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增长
2024年公司营收11.76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0.03亿元相比,增长了17.2%。
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1)汽车类零部件本期营收9.30亿元,去年同期为8.00亿元,同比增长了16.31%。
(2)工业类零部件本期营收1.66亿元,去年同期为1.40亿元,同比增长了19.01%。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4年报营收 | 2023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汽车类零部件 | 9.30亿元 | 8.00亿元 | 16.31% |
工业类零部件 | 1.66亿元 | 1.40亿元 | 19.01% |
模具 | 4,967.70万元 | 4,319.93万元 | 14.99% |
其他业务 | 2,955.15万元 | 2,049.97万元 | - |
合计 | 11.76亿元 | 10.03亿元 | 17.2% |
3、汽车类零部件毛利率的小幅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的小幅下降
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7.09%,同比小幅下降到了今年的16.16%,主要是因为汽车类零部件本期毛利率14.88%,去年同期为16.41%,同比小幅下降9.32%。
4、汽车类零部件毛利率持续下降
产品毛利率方面,2022-2024年汽车类零部件毛利率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19.10%,下降到2024年的14.88%,2022-2024年工业类零部件毛利率呈小幅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16.58%,小幅下降到2024年的15.28%。
5、海外销售增长率大幅高于国内
从地区营收情况上来看,本期公司国内外市场分布较为均衡。2022-2024年公司海外销售大幅增长,2022年海外销售3.07亿元,2023年增长17.12%,2024年增长34.42%,同期2022年国内销售6.46亿元,2023年下降3.54%,2024年增长6.39%,国内销售增长率大幅低于海外市场增长率。2022-2024年,国内营收占比从67.81%下降到57.86%,海外营收占比从32.19%增长到42.14%,海外虽然市场销售额在大幅增长,但是毛利率却从23.30%下降到19.65%。
净利润近5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1、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4.45%
本期净利润为4,845.69万元,去年同期5,071.25万元,同比小幅下降4.45%。
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的原因是:
虽然(1)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5,429.60万元,去年同期为5,012.83万元,同比小幅增长;(2)其他收益本期为1,229.50万元,去年同期为910.0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但是(1)所得税费用本期支出521.77万元,去年同期支出146.1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损失432.30万元,去年同期损失161.4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损失670.64万元,去年同期损失477.2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净利润从2018年年度到2020年年度呈现上升趋势,从5,175.05万元增长到8,294.43万元,而2020年年度到2024年年度呈现下降状态,从8,294.43万元下降到4,845.69万元。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小幅增长8.31%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1.76亿元 | 10.03亿元 | 17.20% |
营业成本 | 9.86亿元 | 8.32亿元 | 18.52% |
销售费用 | 1,207.28万元 | 994.03万元 | 21.45% |
管理费用 | 4,985.27万元 | 4,546.99万元 | 9.64% |
财务费用 | 933.37万元 | 889.30万元 | 4.96% |
研发费用 | 5,494.25万元 | 4,754.30万元 | 15.56% |
所得税费用 | 521.77万元 | 146.13万元 | 257.07% |
2024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5,429.60万元,去年同期为5,012.83万元,同比小幅增长8.31%。
虽然毛利率本期为16.16%,同比小幅下降了0.93%,不过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1.76亿元,同比增长17.20%,推动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小幅增长。
其他收益对净利润有较大贡献
2024年年度,公司的其他收益为1,229.50万元,占净利润比重为25.37%,较去年同期增加35.11%。
其他收益明细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
增值税加计抵减 | 723.04万元 | 483.96万元 |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 293.73万元 | 241.49万元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 147.48万元 | 142.53万元 |
增值税减免 | 56.94万元 | 36.14万元 |
个税手续费返还 | 8.31万元 | 5.91万元 |
合计 | 1,229.50万元 | 910.03万元 |
晋拓总部及研发基地工程等投产
2024年,晋拓股份在建工程余额合计7,165.88万元。主要在建的重要工程是智能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和设备安装工程。
重要在建工程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 期末余额 | 本期投入金额 | 本期转固金额 | 工程进度 |
---|---|---|---|---|
智能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 | 3,693.56万元 | 4,858.24万元 | 1.38亿元 | |
设备安装工程 | 3,217.46万元 | 2,966.23万元 | 687.09万元 | |
晋拓总部及研发基地工程 | - | 1,102.20万元 | 1.21亿元 |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晋拓股份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专注于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三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轻量化趋势,铝合金压铸件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汽车轻量化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8%。未来行业将聚焦电动化、智能化及一体化压铸技术,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部件市场规模将达600亿元,头部企业加速整合供应链资源,技术壁垒较高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晋拓股份在汽车铝合金压铸细分领域具备技术积累,客户覆盖威巴克、大陆集团等全球一级供应商,但整体市场占有率不足3%,属于中型专业化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模具设计、工艺稳定性及跨国供应链协同能力,2024年汽车类零部件营收占比79.7%,但尚未进入国内压铸件厂商前五强。
3、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
晋拓股份(603211) | 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制造商,产品涵盖汽车零部件、机器人及智能家居部件 | 2025年汽车零部件营收占比超79%,机器人部件业务同比增长42% |
中鼎股份(000887) | 全球汽车密封系统龙头企业,布局新能源车热管理及空气悬挂系统 | 2024年新能源车冷却系统市占率23%,位列国内第一 |
广东鸿图(002101) | 一体化压铸技术领先者,聚焦新能源汽车底盘及车身结构件 | 2025年一季度超大型压铸件出货量占国内市场份额18% |
保隆科技(603197) | 智能驾驶传感器及空气悬架核心供应商 | 2024年TPMS传感器全球市占率12%,国内新能源车企覆盖率超60% |
宁波华翔(002048) | 汽车内外饰件及金属件综合制造商,客户涵盖大众、宝马等品牌 | 2024年高端内饰件国内市场份额15%,新能源车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4% |
销售人员人数下降
从2022年至今,公司员工人数整体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1276人上升至2024年的1380人,小幅增加8.15%。
其中,2024年公司的销售人员人数下降了43.75%,从2023年的48人减少至2024年的27人,当前人数占员工总数的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