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化纤(600889)2024年三季报解读:净利润近4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主要业务是从事粘胶短丝、PET发泡材料、城市生态补水的生产与经营。主要产品是粘胶纤维、城市生态补水、PET结构泡沫。
根据南京化纤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披露,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29%。扣非净利润-1.60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南京化纤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1.88亿元,业绩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38亿元,营收同比大幅增长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
2023年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工业,占比高达84.64%,其中粘胶短纤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69.89%。
2023年粘胶短纤营收3.31亿元,同比去年的3.49亿元小幅下降了5.0%。2021年-2023年粘胶短纤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2.16%,大幅下降到了2023年的-22.22%。
2023年,该产品名称由“粘胶纤维”变更为“粘胶短纤”。
2021年-2023年城市生态补水营收呈小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4,646.62万元,小幅下降到2023年的4,212.92万元。2021年-2023年城市生态补水毛利率呈小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71.92%,小幅下降到了2023年的64.05%。
2020年,该产品名称由“景观水”变更为“城市生态补水”。
2023年PET结构芯材营收2,778.09万元,同比去年的9,146.35万元大幅下降了69.63%。同期,2023年PET结构芯材毛利率为-34.63%,同比去年的10.59%大幅下降了近4倍。
2023年,该产品名称由“PET发泡材料”变更为“PET结构芯材”。
1、营业总收入同比大幅增加30.29%,净利润亏损持续增大
2024年三季度,南京化纤营业总收入为4.58亿元,去年同期为3.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29%,净利润为-1.88亿元,去年同期为-1.07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净利润亏损增大的原因是(1)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损失3,981.90万元,去年同期收益8,499.36元,同比大幅下降;(2)所得税费用本期收益13.25万元,去年同期收益2,563.5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主要财务数据表
|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营业总收入 |
4.58亿元 |
3.51亿元 |
30.29% |
营业成本 |
4.93亿元 |
3.79亿元 |
30.17% |
销售费用 |
648.89万元 |
489.31万元 |
32.61% |
管理费用 |
7,835.69万元 |
8,730.20万元 |
-10.25% |
财务费用 |
815.73万元 |
391.29万元 |
108.47% |
研发费用 |
1,547.89万元 |
929.57万元 |
66.52% |
所得税费用 |
-13.25万元 |
-2,563.52万元 |
99.48% |
2024年三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1.50亿元,去年同期为-1.39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南京化纤2024年三季度非主营业务利润为-3,776.87万元,去年同期为627.97万元,由盈转亏。
非主营业务表
|
金额 |
占净利润比例 |
去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主营业务利润 |
-1.50亿元 |
79.98% |
-1.39亿元 |
-7.97% |
资产减值损失 |
-3,981.90万元 |
21.19% |
8,499.36元 |
-468594.60% |
其他 |
225.19万元 |
-1.20% |
632.61万元 |
-64.40% |
净利润 |
-1.88亿元 |
100.00% |
-1.07亿元 |
-75.15% |
截止到2025年3月7日,南京化纤近十二个月的滚动营收为4.74亿元,在粘胶纤维行业中,南京化纤的全球营收规模排名为5名,全国排名为5名。
粘胶纤维营收排名
公司 |
营收(亿元) |
营收增长率(%) |
净利润(亿元) |
净利润增长率(%) |
新乡化纤 |
74.0 |
18.13 |
-0.42 |
-- |
吉林化纤 |
37.0 |
14.34 |
0.32 |
-- |
澳洋健康 |
22.0 |
-11.00 |
0.50 |
-- |
恒天海龙 |
10.0 |
14.83 |
0.46 |
92.12 |
南京化纤 |
4.74 |
9.01 |
-1.85 |
-- |
注:营收和盈利数据为ttm(最近12个月),CAGR(年复合增速)依据过去三个财年进行计算,营收和盈利数据已统一转换为人民币。
南京化纤属于化学纤维制造业,专注于粘胶纤维及绿色纤维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近三年,化学纤维行业受产能过剩与环保政策双重压力,传统粘胶纤维市场增速放缓,但绿色纤维(如莱赛尔)因环保属性成为新增长点。2024年莱赛尔纤维国内产能预计突破50万吨,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未来五年市场空间或超300亿元,但需警惕替代品竞争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南京化纤在国内粘胶纤维领域处于区域性龙头地位,以差异化产品聚焦细分市场,但受限于产能规模,整体市占率不足3%,莱赛尔纤维业务尚处产能爬坡阶段,暂未形成规模化竞争优势。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南京化纤(600889) |
主营粘胶长丝及短纤维,布局莱赛尔纤维 |
莱赛尔项目2025年产能逐步释放 |
吉林化纤(000420) |
国内粘胶长丝龙头,涵盖碳纤维业务 |
2024年碳纤维营收占比提升至15% |
新乡化纤(000949) |
粘胶长丝和氨纶双主业并行 |
氨纶业务2025年产能扩张至12万吨 |
三友化工(600409) |
粘胶短纤龙头,配套纯碱产业链 |
粘胶短纤国内市场占有率约18% |
澳洋健康(002172) |
聚焦粘胶短纤及医疗健康业务 |
粘胶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降至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