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工(601608)2023年年报解读:净利润近8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他收益对净利润有较大贡献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重型装备、工程成套、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的大型设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及关键基础件的开发、研制及销售,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本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大型设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及大型铸锻件.
根据中信重工2023年年度财报披露,2023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95.5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8.27%。扣非净利润2.96亿元,扭亏为盈。中信重工2023年年度净利润3.94亿元,业绩同比大幅增长138.00%。
净利润近8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1、营业总收入同比小幅增加8.27%,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138.00%
2023年年度,中信重工营业总收入为95.56亿元,去年同期为88.2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8.27%,净利润为3.94亿元,去年同期为1.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8.00%。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是:
虽然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损失1.69亿元,去年同期损失2,270.4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但是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3.30亿元,去年同期为275.6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净利润从2014年年度到2016年年度呈现下降趋势,从3.70亿元下降到-15.65亿元,而2016年年度到2023年年度呈现上升状态,从-15.65亿元增长到3.94亿元。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18.76倍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95.56亿元 | 88.27亿元 | 8.27% |
营业成本 | 76.71亿元 | 73.94亿元 | 3.75% |
销售费用 | 3.04亿元 | 2.78亿元 | 9.27% |
管理费用 | 6.05亿元 | 4.79亿元 | 26.32% |
财务费用 | 6,311.87万元 | -4,387.75万元 | 243.85% |
研发费用 | 5.31亿元 | 6.36亿元 | -16.55% |
所得税费用 | 1,107.45万元 | 400.38万元 | 176.60% |
2023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3.30亿元,去年同期为275.6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8.76倍。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95.5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8.27%;(2)毛利率本期为19.73%,同比增长了3.50%。
3、费用情况
2023年公司营收95.5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8.26%,虽然营收在增长,但是研发费用却在下降。
1)管理费用增长
本期管理费用为6.05亿元,同比增长26.32%。管理费用增长的原因是:
(1)工资及附加本期为4.43亿元,去年同期为3.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33.3%。
(2)内退福利本期为10.13万元,去年同期为-2,680.8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100.38%。
管理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工资及附加 | 4.43亿元 | 3.32亿元 |
折旧与摊销 | 7,957.30万元 | 9,224.25万元 |
内退福利 | 10.13万元 | -2,680.84万元 |
其他 | 8,251.44万元 | 8,131.20万元 |
合计 | 6.05亿元 | 4.79亿元 |
2)研发费用下降
本期研发费用为5.31亿元,同比下降16.55%。研发费用下降的原因是:
(1)原材料及耗用的消耗品本期为2.85亿元,去年同期为3.58亿元,同比下降了20.36%。
(2)其他本期为4,746.81万元,去年同期为7,811.7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了39.23%。
研发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原材料及耗用的消耗品 | 2.85亿元 | 3.58亿元 |
工资及附加 | 1.87亿元 | 1.84亿元 |
其他 | 5,769.48万元 | 9,335.38万元 |
合计 | 5.31亿元 | 6.36亿元 |
其他收益对净利润有较大贡献
2023年年度,公司的其他收益为1.34亿元,占净利润比重为34.05%,较去年同期减少6.30%。
其他收益明细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 | 5,604.13万元 | 7,321.43万元 |
加计抵减 | 3,840.65万元 | - |
科研补贴 | 2,477.33万元 | 5,124.02万元 |
其他 | 1,486.50万元 | 1,865.41万元 |
合计 | 1.34亿元 | 1.43亿元 |
商誉金额较高
在2023年年报告期末,中信重工形成的商誉为6.54亿元,占净资产的7.95%。
商誉结构
商誉项 | 商誉现值 | 备注 |
---|---|---|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4.66亿元 | 存在较大的减值风险 |
CITICHICGandaraCensa,S.A.U. | 1.89亿元 | |
商誉总额 | 6.54亿元 |
商誉金额较高。其中,商誉的主要构成为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和CITICHICGandaraCensa,S.A.U.。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存在较大的减值风险
(1) 风险分析
企业2021-2023年期末的净利润增长率为13.03%,但是2023年商誉减值报告预测2024年在折现率为17.0%的情况下,未来现金流现值为9.26亿元,而2023年末净利润为8,474.96万元,预测数据是否过于乐观?
业绩增长表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净利润 | 净利润增长率 | 营业收入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
2021年 | 6,633.89万元 | - | 6.21亿元 | - |
2022年 | 1.11亿元 | 67.32% | 7.11亿元 | 14.49% |
2023年 | 8,474.96万元 | -23.65% | 7.04亿元 | -0.98% |
(2) 收购情况
2016年,企业斥资8.48亿元的对价收购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80.0%的股份,但其80.0%股份所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仅3.82亿元,也就是说这笔收购的溢价率高达121.82%,形成的商誉高达4.66亿元,占当年净资产的6.45%。
(3) 发展历程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历史业绩数据如下表所示:
公司历年业绩数据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营业收入 | 净利润 |
---|---|---|
2016年 | 3.63亿元 | 1.14亿元 |
2017年 | 5.3亿元 | 1.78亿元 |
2018年 | 6.22亿元 | 1.93亿元 |
2019年 | 4.9亿元 | 1.08亿元 |
2020年 | 5亿元 | 8,001.22万元 |
2021年 | 6.21亿元 | 6,633.89万元 |
2022年 | 7.11亿元 | 1.11亿元 |
2023年 | 7.04亿元 | 8,474.96万元 |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大幅拉低利润,近3年回款周期稳定
2023年,企业应收账款合计31.67亿元,占总资产的17.26%,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6.60亿元小幅减少了13.48%。
1、坏账损失1.68亿元,大幅拉低利润
2023年,企业信用减值损失1.69亿元,导致企业净利润从盈利5.63亿元下降至盈利3.94亿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为信用减值的主要构成因素,合计1.68亿元。
净利润及信用减值损失表
项目 | 合计 |
---|---|
净利润 | 3.94亿元 |
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1.69亿元 |
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1.68亿元 |
企业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中全部为按组合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合计1.68亿元。在按组合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中,主要为新计提的坏账准备1.68亿元。
坏账准备情况表
项目名称 | 计提 | 收回或者转回 | 合计 |
---|---|---|---|
按组合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 1.68亿元 | - | 1.68亿元 |
合计 | 1.68亿元 | - | 1.68亿元 |
按单项计提
其中,按单项计提主要是企业收回了4-5年,5年以上,2-3年等个别应收账款单项的减值准备,分别收回了4,109.61万元,2,062.08万元和987.81万元。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情况表
项目名称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计提坏账准备 | 计提理由 |
---|---|---|---|---|
4-5年 | -4,109.61万元 | |||
5年以上 | 2,062.08万元 | |||
2-3年 | -987.81万元 |
2、回款周期稳定
本期,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80。同比去年无明显变化,企业增长的经营状况稳定。
(注:为了展示周转率的真实情况,以上周转率均恢复至本期“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之前的水平)
3、短期回收款占比低,一年以内账龄占比下降
一般而言,如果大多数的应收账款的账龄在一年以内,那说明风险可控或者负面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目前仅有45.02%的应收账款在一年以内,这个比例偏低,风险明显偏高。
账龄结构
账龄 | 期末余额 | 占比 |
---|---|---|
未逾期 | ||
一年以内 | 17.34亿元 | 45.02% |
一至三年 | 15.56亿元 | 40.41% |
三年以上 | 5.61亿元 | 14.56% |
从账龄趋势情况来看,公司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在2022年至2023年从67.33%下降到45.02%。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总应收账款比重有明显下降。
存货周转率持续上升
请下载并登录APP,即可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