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德曼(300289)2023年年报解读:体外诊断试剂毛利率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大幅增长,商誉存在减值风险
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司主要从事在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生物化学原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主要产品为体外诊断试剂业务、诊断仪器、生物化学原料业务。
根据利德曼2023年年度财报披露,2023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4.6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4.62%。扣非净利润879.30万元,扭亏为盈。利德曼2023年年度净利润2,266.20万元,业绩扭亏为盈。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31亿元,营收同比大幅下降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
体外诊断试剂毛利率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大幅增长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医药制品,占比高达91.43%,其中体外诊断试剂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82.64%。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医药制品 | 4.22亿元 | 91.43% | 55.12% |
房屋租赁 | 3,825.55万元 | 8.29% | 83.00% |
其他业务 | 131.93万元 | 0.28% | -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体外诊断试剂 | 3.81亿元 | 82.64% | 57.23% |
房屋租赁 | 3,825.55万元 | 8.29% | - |
诊断仪器 | 2,243.44万元 | 4.86% | - |
生物化学原料 | 1,812.67万元 | 3.93% | - |
其他业务 | 131.93万元 | 0.28% | - |
分地区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华东地区 | 1.98亿元 | 42.94% | 48.74% |
华北地区 | 1.27亿元 | 27.6% | 64.56% |
华南地区 | 3,962.57万元 | 8.59% | 50.65% |
华中地区 | 3,647.52万元 | 7.9% | 65.14% |
西北地区 | 2,168.82万元 | 4.7% | 68.16% |
其他业务 | 3,815.82万元 | 8.27% | - |
2、体外诊断试剂收入的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大幅下降
2023年公司营收4.62亿元,与去年同期的7.06亿元相比,大幅下降了34.62%,主要是因为体外诊断试剂本期营收3.81亿元,去年同期为6.76亿元,同比下降了20.97%。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3年报营收 | 2022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体外诊断试剂 | 3.81亿元 | 6.76亿元 | -20.97% |
其他业务 | 8,013.59万元 | 3,004.09万元 | - |
合计 | 4.62亿元 | 7.06亿元 | -34.62% |
3、体外诊断试剂毛利率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大幅增长
2023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2.55%,同比大幅增长到了今年的57.4%,主要是因为体外诊断试剂本期毛利率57.23%,去年同期为41.09%,同比大幅增长39.28%。
4、华东地区销售额大幅下降
国内地区方面,华东地区的销售额同比大幅下降57.62%,比重从上期的66.25%大幅下降到了本期的42.94%。
5、前五大供应商高度集中
目前公司上游供应商集中度非常高,前五大供应商占年度采购的47.45%。公司对第一大供应商存在一定的依赖,2023年第一大供应商占年度采购的比例高达23.50%。第二大供应商占比11.48%。
前五大供应商情况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金额 | 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 |
---|---|---|
第一名 | 4,330.90万元 | 23.50% |
第二名 | 2,115.63万元 | 11.48% |
第三名 | 1,072.75万元 | 5.82% |
第四名 | 648.03万元 | 3.52% |
第五名 | 576.52万元 | 3.13% |
合计 | 8,743.83万元 | 47.45% |
去年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整体大幅下滑,从61.53%下降至47.45%,锐减22%。
净利润扭亏为盈但现金流净额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1、营业总收入同比大幅降低34.62%,净利润扭亏为盈
2023年年度,利德曼营业总收入为4.62亿元,去年同期为7.0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4.62%,净利润为2,266.20万元,去年同期为-3,603.41万元,扭亏为盈。
净利润扭亏为盈的原因是:
虽然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4,512.09万元,去年同期为5,955.04万元,同比下降;
但是(1)营业外利润本期为62.64万元,去年同期为-3,272.50万元,扭亏为盈;(2)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损失1,626.77万元,去年同期损失3,268.5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损失1,193.20万元,去年同期损失2,752.7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24.23%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4.62亿元 | 7.06亿元 | -34.62% |
营业成本 | 1.97亿元 | 4.06亿元 | -51.53% |
销售费用 | 9,358.70万元 | 1.20亿元 | -22.07% |
管理费用 | 8,961.88万元 | 8,557.41万元 | 4.73% |
财务费用 | -1,205.14万元 | -1,247.20万元 | 3.37% |
研发费用 | 3,687.36万元 | 3,495.74万元 | 5.48% |
所得税费用 | 187.09万元 | 1,087.02万元 | -82.79% |
2023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4,512.09万元,去年同期为5,955.04万元,同比下降24.23%。
虽然毛利率本期为57.40%,同比大幅增长了14.85%,不过营业总收入本期为4.6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4.62%,导致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
3、非主营业务利润亏损有所减小
利德曼2023年年度非主营业务利润为-2,058.79万元,去年同期为-8,471.43万元,亏损有所减小。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净利润比例 | 去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主营业务利润 | 4,512.09万元 | 199.10% | 5,955.04万元 | -24.23% |
投资收益 | 361.95万元 | 15.97% | 424.39万元 | -14.71% |
资产减值损失 | -1,626.77万元 | -71.78% | -3,268.57万元 | 50.23% |
其他收益 | 521.77万元 | 23.02% | 154.27万元 | 238.22% |
信用减值损失 | -1,193.20万元 | -52.65% | -2,752.73万元 | 56.65% |
其他 | -77.89万元 | -3.44% | 3,477.46万元 | -102.24% |
净利润 | 2,266.20万元 | 100.00% | -3,603.41万元 | 162.89% |
其他收益对净利润有较大贡献
2023年年度,公司的其他收益为521.77万元,占净利润比重为23.02%,较去年同期增加238.22%。
其他收益明细
项目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化学发光项目 | 263.09万元 | 18.08万元 |
浦东新区“十四五”期间安商育商财政扶持政策补贴 | 66.00万元 | - |
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 | 43.62万元 | - |
X53项目贴息 | 41.46万元 | 41.46万元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项经费补贴 | 26.28万元 | - |
其他 | 81.33万元 | 94.74万元 |
合计 | 521.77万元 | 154.27万元 |
金融投资回报率低
1、金融投资占总资产15.97%,投资主体的重心由风险投资转变为理财投资
在2023年报告期末,利德曼用于金融投资的资产为3.1亿元。金融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对净利润的贡献为177.23万元。
2023年度金融投资主要投资内容如表所示:
2023年度金融投资资产表
项目 | 投资金额 |
---|---|
结构性存款 | 2.9亿元 |
其他 | 1,927.65万元 |
合计 | 3.1亿元 |
2022年度金融投资主要投资内容如表所示:
2022年度金融投资资产表
项目 | 投资金额 |
---|---|
深圳联合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2,000万元 |
其他 | 89.94万元 |
合计 | 2,089.94万元 |
从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来看,主要来源于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023年度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
项目 | 类别 | 收益金额 |
---|---|---|
投资收益 |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 362.4万元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29.18万元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214.36万元 |
合计 | 177.23万元 |
2、金融投资资产逐年递增
企业的金融投资资产持续大幅上升,由2019年的0元大幅上升至2023年的3.1亿元。
长期趋势表格
年份 | 金融资产 |
---|---|
2019年 | - |
2020年 | 96.53万元 |
2021年 | 100.95万元 |
2022年 | 2,089.94万元 |
2023年 | 3.1亿元 |
商誉减值准备逐年递增,商誉存在减值风险
在2023年年报告期末,利德曼形成的商誉为1.45亿元,占净资产的8.02%,商誉计提减值为1,488.2万元,占净利润2,266.2万元的65.67%。
商誉结构
商誉项 | 商誉现值 | 备注 |
---|---|---|
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7,855.82万元 | 存在极大的减值风险 |
上海上拓实业有限公司 | 6,610.35万元 | |
商誉总额 | 1.45亿元 |
商誉金额较高且商誉减值计提准备大幅降低净利润。其中,商誉的主要构成为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上拓实业有限公司。
1、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存在极大的减值风险
(1) 风险分析
企业2021-2023年期末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5.3%,同时2023年商誉减值报告预测2024年期末营业收入增长率为4.4%,预测数据是否太过乐观??
业绩增长表
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净利润 | 净利润增长率 | 营业收入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
2021年 | 4,229.93万元 | - | 1.55亿元 | - |
2022年 | 2,695.17万元 | -36.28% | 1.26亿元 | -18.71% |
2023年 | 1,972.22万元 | -26.82% | 1.39亿元 | 10.32% |
(2) 发展历程
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的历史业绩数据如下表所示:
公司历年业绩数据
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营业收入 | 净利润 |
---|---|---|
2014年 | 5,548.53万元 | 1,877.62万元 |
2015年 | 2.11亿元 | 6,054.18万元 |
2016年 | 2.09亿元 | 6,828.29万元 |
2017年 | 2.12亿元 | 7,463.73万元 |
2018年 | 2.01亿元 | 6,655.28万元 |
2019年 | 1.99亿元 | 6,643.61万元 |
2020年 | 1.42亿元 | 3,611.1万元 |
2021年 | 1.55亿元 | 4,229.93万元 |
2022年 | 1.26亿元 | 2,695.17万元 |
2023年 | 1.39亿元 | 1,972.22万元 |
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由于业绩没达到预期,分别在2019年减值764.07万元、2020年减值181.23万元、2021年减值2,041.31万元、2022年减值3,052.86万元、2023年减值360.59万元,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商誉减值金额表
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商誉计提减值 | 商誉期末余额 | 备注 |
---|---|---|---|
2014年 | - | 1.43亿元 | - |
2019年 | 764.07万元 | 1.35亿元 | 详情见公告“《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拟对合并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项目涉及的资产组可回收价值资产评估报告》” |
2020年 | 181.23万元 | 1.33亿元 | - |
2021年 | 2,041.31万元 | 1.13亿元 | - |
2022年 | 3,052.86万元 | 8,216.41万元 | - |
2023年 | 360.59万元 | 7,855.82万元 | - |
2、上海上拓实业有限公司
(1) 收购情况
2019年,企业斥资8,371.4万元的对价收购上海上拓实业有限公司100.0%的股份,但其100.0%股份所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仅633.45万元,也就是说这笔收购的溢价率高达1221.56%,形成的商誉高达7,737.95万元,占当年净资产的5.34%。
(2) 发展历程
上海上拓实业有限公司由于业绩没达到预期,在2023年减值1,127.61万元,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商誉减值金额表
上海上拓实业有限公司 | 商誉计提减值 | 商誉期末余额 | 备注 |
---|---|---|---|
2019年 | - | 7,737.95万元 | - |
2023年 | 1,127.61万元 | 6,610.35万元 | - |
3、商誉减值准备连续4年递增
从近5年来看,企业的商誉减值准备期末余额持续大幅增长,由2019年的2,081.18万元大幅增长至2023年的8,844.78万元,增速为324.99%。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影响利润,近2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小幅下降
2023年,企业应收账款合计1.50亿元,占总资产的7.72%,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84亿元减少了18.70%。
1、坏账损失1,166.29万元,坏账损失影响利润
2023年,企业信用减值损失1,193.20万元,导致企业净利润从盈利3,459.40万元下降至盈利2,266.20万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为信用减值的主要构成因素,合计1,166.29万元。
净利润及信用减值损失表
项目 | 合计 |
---|---|
净利润 | 2,266.20万元 |
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1,193.20万元 |
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1,166.29万元 |
企业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中主要为单项计提,合计797.09万元,占68.34%。在单项计提中,主要为新计提的坏账准备797.09万元。
坏账准备情况表
项目名称 | 计提 | 收回或者转回 | 合计 |
---|---|---|---|
单项计提 | 797.09万元 | - | 797.09万元 |
组合计提 | 369.19万元 | - | 369.19万元 |
合计 | 1,166.29万元 | - | 1,166.29万元 |
按账龄计提
本期主要为5年以上新增坏账准备1,106.70万元。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名称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计提坏账准备 |
---|---|---|---|
1年以内 | 1.43亿元 | 1.73亿元 | -153.45万元 |
1至2年 | 826.88万元 | 871.32万元 | -4.44万元 |
2至3年 | 395.17万元 | 544.59万元 | -44.83万元 |
3至4年 | 359.74万元 | 1,020.08万元 | -330.17万元 |
4至5年 | 1,015.95万元 | 1,271.72万元 | -204.61万元 |
5年以上 | 3,805.52万元 | 2,698.82万元 | 1,106.70万元 |
合计 | 2.07亿元 | 2.38亿元 | 369.19万元 |
2、应收账款周转率呈小幅下降趋势
请下载并登录APP,即可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