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锐科技(300745)2024年年报深度解读: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收入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大幅增长,净利润同比亏损减小但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吴壬华”。公司主营业务是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
根据欣锐科技2024年年度财报披露,2024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22.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7.81%。扣非净利润-1.60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小。欣锐科技2024年年度净利润-1.22亿元,业绩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小。
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收入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大幅增长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新能源车,其中车载电源集成产品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93.10%。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新能源车 | 22.37亿元 | 100.0% | 11.45%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车载电源集成产品 | 20.83亿元 | 93.1% | 8.80% |
燃料电池相关产品 | 7,667.93万元 | 3.43% | 41.46% |
其他业务 | 3,181.07万元 | 1.42% | 65.02% |
车载DC/DC变换器 | 2,559.87万元 | 1.14% | 33.82% |
车载充电机 | 2,016.26万元 | 0.9% | 58.08% |
分地区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华东地区 | 9.78亿元 | 43.73% | 12.62% |
华南地区 | 5.92亿元 | 26.47% | 2.69% |
华北地区 | 3.10亿元 | 13.85% | 13.40% |
中西地区 | 2.59亿元 | 11.57% | 8.68% |
国际 | 8,777.75万元 | 3.92% | 56.08% |
其他业务 | 1,019.81万元 | 0.46% | - |
2、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收入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大幅增长
2024年公司营收22.3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4.17亿元相比,大幅增长了57.81%,主要是因为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本期营收20.83亿元,去年同期为11.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83.4%。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4年报营收 | 2023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车载电源集成产品 | 20.83亿元 | 11.36亿元 | 83.4% |
燃料电池相关产品 | 7,667.93万元 | 1.20亿元 | -36.14% |
其他业务收入 | 3,181.07万元 | 1.06亿元 | -69.87% |
车载DC/DC变换器 | 2,559.87万元 | 3,873.35万元 | -33.91% |
车载充电机 | 2,016.26万元 | 1,746.68万元 | 15.43% |
合计 | 22.37亿元 | 14.17亿元 | 57.81% |
3、燃料电池相关产品毛利率提升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1.45%,同比去年的11.39%基本持平。产品毛利率方面,2024年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毛利率为8.80%,同比大幅增长79.59%,同期燃料电池相关产品毛利率为41.46%,同比增长18.56%。
4、华东地区销售额大幅增长
国内地区方面,华东地区的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近2倍,比重从上期的22.6%大幅增长到了本期的43.73%。
5、前五大客户高度集中
目前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度非常高,前五大客户占总营收的76.34%,相较于2023年的73.50%,基本保持平稳,公司对第一大客户存在一定的依赖,2024年第一大客户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35.49%,第二大客户占比22.43%。
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
客户名称 | 销售额 | 占销售总额比重 |
---|---|---|
第一名 | 7.94亿元 | 35.49% |
第二名 | 5.02亿元 | 22.43% |
第三名 | 1.97亿元 | 8.80% |
第四名 | 1.48亿元 | 6.60% |
第五名 | 6,773.78万元 | 3.02% |
合计 | 17.08亿元 | 76.34% |
6、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下降
目前公司上游供应商集中度非常高,前五大供应商占年度采购的31.35%。
前五大供应商情况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金额 | 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 |
---|---|---|
第一名 | 1.81亿元 | 9.74% |
第二名 | 1.19亿元 | 6.38% |
第三名 | 1.06亿元 | 5.72% |
第四名 | 8,990.05万元 | 4.83% |
第五名 | 8,701.97万元 | 4.68% |
合计 | 5.83亿元 | 31.35% |
从2022年至今,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整体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41.40%下降至2024年的31.35%。
净利润同比亏损减小但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
1、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小
本期净利润为-1.22亿元,去年同期-1.71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小。
净利润亏损有所减小的原因是:
虽然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1.39亿元,去年同期为-1.24亿元,亏损增大;
但是(1)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损失4,421.95万元,去年同期损失6,611.3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2)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损失2,775.39万元,去年同期损失4,634.2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3)投资收益本期为2,260.55万元,去年同期为570.8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净利润从2021年年度到2023年年度呈现下降趋势,从2,546.83万元下降到-1.71亿元,而2023年年度到2024年年度呈现上升状态,从-1.71亿元增长到-1.22亿元。
2、主营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22.37亿元 | 14.17亿元 | 57.81% |
营业成本 | 19.81亿元 | 12.56亿元 | 57.71% |
销售费用 | 5,399.68万元 | 4,248.63万元 | 27.09% |
管理费用 | 1.14亿元 | 9,450.87万元 | 20.35% |
财务费用 | 2,960.26万元 | 1,754.23万元 | 68.75% |
研发费用 | 1.89亿元 | 1.26亿元 | 50.97% |
所得税费用 | -1,195.93万元 | -598.90万元 | -99.69% |
2024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1.39亿元,去年同期为-1.24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3、费用情况
1)销售费用增长
本期销售费用为5,399.68万元,同比增长27.09%。
销售费用增长的原因是:
虽然业务招待费本期为543.66万元,去年同期为1,120.0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了51.46%;
但是(1)职工薪酬本期为2,437.45万元,去年同期为1,699.2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43.44%;(2)其他费用本期为897.93万元,去年同期为277.2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近2倍;(3)售后服务费本期为561.78万元,去年同期为133.8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近3倍。
销售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职工薪酬 | 2,437.45万元 | 1,699.23万元 |
其他费用 | 897.93万元 | 277.23万元 |
售后服务费 | 561.78万元 | 133.84万元 |
业务招待费 | 543.66万元 | 1,120.07万元 |
股权激励成本 | 326.01万元 | 409.46万元 |
其他 | 632.86万元 | 608.80万元 |
合计 | 5,399.68万元 | 4,248.63万元 |
2)管理费用增长
本期管理费用为1.14亿元,同比增长20.35%。管理费用增长的原因是:
(1)报废物料本期为2,704.76万元,去年同期为568.2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近4倍。
(2)中介机构费本期为1,177.97万元,去年同期为484.6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143.06%。
(3)股权激励成本本期为634.98万元,去年同期为277.9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128.49%。
管理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职工薪酬 | 3,768.50万元 | 3,451.34万元 |
报废物料 | 2,704.76万元 | 568.28万元 |
中介机构费 | 1,177.97万元 | 484.64万元 |
业务招待费 | 972.19万元 | 1,228.58万元 |
折旧摊销费 | 773.32万元 | 845.08万元 |
供应商呆滞库存索赔 | - | 1,005.75万元 |
办公费 | 413.46万元 | 617.99万元 |
股权激励成本 | 634.98万元 | 277.90万元 |
其他 | 929.35万元 | 971.31万元 |
合计 | 1.14亿元 | 9,450.87万元 |
非经常性损益弥补归母净利润的损失
欣锐科技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亏损了1.22亿元,而非经常性损益盈利了3,777.46万元,弥补了归母净利润的损失,使得账面好看了一点。
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概览表:
2024年的非经常性损益
项目 | 金额 |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 2,260.55万元 |
其他营业外收入与支出 | 513.18万元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 450.75万元 |
政府补助 | 447.84万元 |
其他 | 105.14万元 |
合计 | 3,777.46万元 |
(一)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本期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的组成如表所示:
其他营业外收入与支出具体明细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科目 |
---|---|---|
供应商产品质量赔偿 | 652.85万元 | 营业外收入 |
非流动资产报废损失 | 399.25万元 | 营业外支出 |
其他 | 325.79万元 | 营业外收入 |
(二)减值准备转回
坏账损失4,211.33万元,大幅拉低利润
2024年,企业信用减值损失4,421.95万元,其中主要是应收账款坏账损失4,211.33万元。
1、应收账款周转率增长,回款周期减少
本期,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27。在2023年到2024年,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从1.80增长到了2.27,平均回款时间从200天减少到了158天,回款周期减少,企业的回款能力有所提升。
2、一年以内账龄占比小幅增长
从账龄结构情况来看,本期企业一年以内,一至三年,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80.69%,10.23%和9.08%。
从账龄趋势情况来看,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在2023年至2024年从74.77%小幅上涨到80.69%。
(三)政府补助
(1)本期政府补助对利润的贡献为1,034.20万元,其中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447.84万元。
(2)本期共收到政府补助520.62万元,主要分布如下表所示:
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分配情况
补助项目 | 补助金额 |
---|---|
本期政府补助计入当期利润 | 513.42万元 |
其他 | 7.20万元 |
小计 | 520.62万元 |
(3)本期政府补助余额还剩下1,570.94万元,作为递延收益计作后期的利润主要构成如下表所示:
递延收益的主要构成
项目名称 | 金额 |
---|---|
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控系统产业化项目 | 418.34万元 |
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多合一集成控制器研发补助 | 240.00万元 |
重2022125基于阻抗变换网络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高频电源关键技术研发 | 200.00万元 |
超级充电桩关键技术研究 | 144.00万元 |
新能源汽车6.6KW车载充电机产业化项目资助 | 93.07万元 |
大功率双向(三合一)集成车载电源关键环节提升项目 | 62.74万元 |
欣锐科技产业化技术升级资助项目 | 59.23万元 |
2020年上市公司本地改造提升项目资助 | 56.91万元 |
扣非净利润趋势
存货周转率大幅提升,存货跌价损失影响利润
存货跌价损失2,775.39万元,坏账损失影响利润
2024年,欣锐科技资产减值损失2,775.39万元,其中主要是存货跌价准备减值合计2,775.39万元。
2024年企业存货周转率为4.50,在2023年到2024年欣锐科技存货周转率从2.88大幅提升到了4.50,存货周转天数从125天减少到了80天。2024年欣锐科技存货余额合计5.18亿元,占总资产的13.88%,同比去年的4.75亿元小幅增长9.05%。
(注:2020年计提存货9363.33万元,2021年计提存货3053.63万元,2022年计提存货2502.15万元,2023年计提存货4634.20万元,2024年计提存货2775.39万元。)
在建工程余额大幅增长
2024年,欣锐科技在建工程余额合计2.36亿元,较去年的1.78亿元大幅增长了32.44%。主要在建的重要工程是新能源车载电源智能化生产建设项目。
重要在建工程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 期末余额 | 本期投入金额 | 本期转固金额 | 工程进度 |
---|---|---|---|---|
新能源车载电源智能化生产建设项目 | 1.90亿元 | 3,049.42万元 | - | 90% |
南山区高新区北区联合大厦联建项目 | 2,874.53万元 | 1,482.51万元 | - | |
总部基建及研发中心建 | 315.25万元 | 1,571.18万元 | 1,340.05万元 | |
新能源车载电源自动化产线升级改造项目 | 238.24万元 | 2,658.97万元 | 2,790.65万元 | 66.67% |
新能源车载电源智能化生产建设项目(大额新增投入项目)
建设目标:
该项目旨在提升公司在新能源车载电源领域的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通过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市场对于高性能新能源车载电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购置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建设智能化生产线、配套建设相应的仓储物流系统和质量检测系统。同时,项目还将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软件,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分析与反馈,确保生产流程的高效运作,全面提升新能源车载电源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