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星农(603789)2024年年报深度解读:农事服务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小幅下降,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亏损增大导致净利润同比亏损增大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农业机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联合收割机、压捆机、拖拉机、旋耕机、青贮机、烘干机、采棉机、花生机以及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制肥机、智能化的养鱼跑道等。
根据*ST星农2024年年度财报披露,2024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2.69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2.65%。扣非净利润-1.99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ST星农2024年年度净利润-1.87亿元,业绩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农事服务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小幅下降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装备制造,占比高达91.88%,主要产品包括农业机械和其他两项,其中农业机械占比50.36%,其他占比33.68%。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装备制造 | 2.48亿元 | 91.88% | -16.29% |
其他业务 | 1,302.15万元 | 4.83% | 15.80% |
农事服务 | 886.58万元 | 3.29% | -32.83%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农业机械 | 1.36亿元 | 50.36% | -14.94% |
其他 | 9,072.69万元 | 33.68% | -19.25% |
制造及加工件 | 2,110.46万元 | 7.83% | -12.26% |
其他业务 | 1,302.16万元 | 4.84% | - |
农事服务 | 886.58万元 | 3.29% | -32.83% |
2、农事服务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小幅下降
2024年公司营收2.6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3.08亿元相比,小幅下降了12.65%,主要是因为农事服务本期营收886.58万元,去年同期为6,129.5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了85.54%。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4年报营收 | 2023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农业机械 | 1.36亿元 | 1.39亿元 | -2.12% |
其他 | 9,072.69万元 | 9,512.37万元 | -4.62% |
制造及加工件 | 2,110.46万元 | - | - |
农事服务 | 886.58万元 | 6,129.51万元 | -85.54% |
收割机 | - | 6,761.91万元 | -100.0% |
采棉机 | - | 3,394.05万元 | -100.0% |
压捆机 | - | 3,705.11万元 | -100.0% |
其他业务 | 1,302.16万元 | -1.25亿元 | - |
合计 | 2.69亿元 | 3.08亿元 | -12.65% |
3、农事服务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的大幅下降
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13%,同比大幅下降到了今年的-15.29%,主要是因为农事服务本期毛利率-32.83%,去年同期为7.6%,同比大幅下降近5倍。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亏损增大导致净利润同比亏损增大
1、营业总收入同比小幅降低12.65%,净利润亏损持续增大
2024年年度,星光农机营业总收入为2.69亿元,去年同期为3.08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2.65%,净利润为-1.87亿元,去年同期为-6,085.37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净利润亏损增大的原因是(1)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1.51亿元,去年同期为-1.13亿元,亏损增大;(2)其他收益本期为1,197.50万元,去年同期为4,361.1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3)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损失2,539.38万元,去年同期损失128.0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损失523.70万元,去年同期收益1,214.8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净利润从2020年年度到2023年年度呈现上升趋势,从-2.98亿元增长到-6,085.37万元,而2023年年度到2024年年度呈现下降状态,从-6,085.37万元下降到-1.87亿元。
2、主营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2.69亿元 | 3.08亿元 | -12.65% |
营业成本 | 3.11亿元 | 3.05亿元 | 1.86% |
销售费用 | 2,475.96万元 | 2,761.95万元 | -10.36% |
管理费用 | 4,029.24万元 | 4,035.96万元 | -0.17% |
财务费用 | 1,317.82万元 | 1,178.72万元 | 11.80% |
研发费用 | 2,696.11万元 | 3,281.70万元 | -17.84% |
所得税费用 | 1,838.40万元 | 669.40万元 | 174.64% |
2024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1.51亿元,去年同期为-1.13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虽然研发费用本期为2,696.11万元,同比下降17.84%,不过营业总收入本期为2.69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2.65%,导致主营业务利润亏损增大。
6,011万元的对外股权投资
在2024年报告期末,星光农机用于对外股权投资的资产为6,011.09万元,对外股权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为-1,416.6万元。
对外股权投资构成表
项目 | 2024年末资产 | 2024年末收益 |
---|---|---|
星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2,330.92万元 | -1,438.01万元 |
其他 | 3,680.16万元 | 21.41万元 |
合计 | 6,011.09万元 | -1,416.6万元 |
星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星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业务性质为农业。
同比上期看起来,投资亏损程度有所扩大。
历年投资数据
星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持有股权(%)直接 | 投资损益 | 期末余额 |
---|---|---|---|
2024年 | 25.70 | -1,438.01万元 | 2,330.92万元 |
2023年 | - | -621.42万元 | 3,781.78万元 |
2022年 | - | -647.97万元 | 4,369.56万元 |
2021年 | 30.60 | -424.27万元 | 4,077.46万元 |
从近几年来看,企业的对外股权投资资产持续下滑,由2022年的8,090.67万元下滑至2024年的6,011.09万元,增长率为-25.7%。
长期趋势表格
年份 | 对外股权投资 |
---|---|
2022年 | 8,090.67万元 |
2023年 | 7,484.88万元 |
2024年 | 6,011.09万元 |
新增较大投入南林工业园
2024年,星光农机在建工程余额合计1.75亿元。主要在建的重要工程是南林工业园。
重要在建工程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 期末余额 | 本期投入金额 | 本期转固金额 | 工程进度 |
---|---|---|---|---|
南林工业园 | 1.75亿元 | 729.95万元 | - |
南林工业园(大额新增投入项目)
建设目标:星光农机南林工业园旨在打造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机械产业园区。园区将重点发展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制造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建设内容:该工业园区将建设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研发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线和技术设备,实现产品的智能化生产和定制化服务,同时强化企业内部的研发创新能力。
存货周转率大幅下降
2024年企业存货周转率为1.23,在2021年到2024年星光农机存货周转率从2.66大幅下降到了1.23,存货周转天数从135天增加到了292天。2024年星光农机存货余额合计2.07亿元,占总资产的20.12%,同比去年的2.30亿元小幅下降10.11%。
(注:2020年计提存货2765.86万元,2021年计提存货2089.72万元,2024年计提存货794.73万元。)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制造行业 农业机械行业近三年在政策推动下加速升级,2023年市场集中度显著提升,大中拖拉机前六品牌市占率达75%,谷物联合收获机前五品牌市占率超90%。政策引导老旧农机更新、智能化技术应用及粮食安全需求驱动行业扩容,预计2025年智能化农机渗透率将突破30%,市场空间超2000亿元。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星光农机为谷物联合收割机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拥有国家三级安全质量认证及多项专利,但行业竞争激烈,2023年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前六品牌市占率达93%,其市占率未达前五。
3、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
星光农机(603789) | 主营谷物联合收割机研发制造,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 2025年山地丘陵智能农机研发获政府合作 |
潍柴动力(000338) | 涵盖柴油机、重型汽车及农业装备的综合制造商 | 2024年农机动力系统市占率超35% |
一拖股份(601038) | 国内大功率轮式拖拉机龙头,覆盖全系列农机产品 | 2024年大中拖拉机销量同比增18% |
吉峰科技(300022) | 农机流通服务商,代理国内外知名农机品牌 | 2025年农机经销网络覆盖超2000县域 |
弘宇股份(002890) | 专注液压提升器制造,配套主流农机企业 | 2024年拖拉机液压系统供货量破80万台 |
技术人员人数增加
从2022年至今,公司员工人数整体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496人上升至2024年的753人。
其中,2024年公司的生产人员、技术人员人数都有明显增加,分别从286、57人增长到了410、9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