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环保(301175)2024年年报深度解读: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收入的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增长,净利润近8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北京中科润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公司专注于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废弃物处理处置综合服务。主要业务包括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危废处理处置业务、环保装备销售及技术服务。
根据中科环保2024年年度财报披露,2024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6.63亿元,同比增长18.43%。扣非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23.04%。中科环保2024年年度净利润3.62亿元,业绩同比增长16.41%。
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收入的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增长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和项目建造业务两项,其中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占比77.05%,项目建造业务占比15.05%。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 | 12.81亿元 | 77.05% | 50.05% |
项目建造业务 | 2.50亿元 | 15.05% | 2.62% |
环保装备销售及技术服务 | 1.08亿元 | 6.49% | 7.22% |
危废处理处置业务 | 1,190.80万元 | 0.72% | 38.91% |
其他业务 | 1,158.32万元 | 0.69% | - |
2、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收入的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增长
2024年公司营收16.63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4.04亿元相比,增长了18.43%,主要是因为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本期营收12.81亿元,去年同期为10.06亿元,同比增长了24.25%。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4年报营收 | 2023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 | 12.81亿元 | 10.06亿元 | 24.25% |
项目建造业务 | 2.50亿元 | 3.06亿元 | -18.32% |
其他业务 | 1.31亿元 | 9,219.80万元 | - |
合计 | 16.63亿元 | 14.04亿元 | 18.43% |
3、项目建造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40.08%,同比去年的39.81%基本持平。产品毛利率方面,2024年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毛利率为50.05%,同比增长0.6%,同期项目建造业务毛利率为2.62%,同比大幅下降35.78%。
4、前五大客户较集中
目前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占总营收的32.31%,相较于2023年的35.32%,已经小幅下降,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10.90%。
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
客户名称 | 销售额 | 占销售总额比重 |
---|---|---|
客户一 | 1.81亿元 | 10.90% |
客户二 | 1.21亿元 | 7.28% |
客户三 | 8,504.40万元 | 5.11% |
客户四 | 7,961.44万元 | 4.79% |
客户五 | 7,032.06万元 | 4.23% |
合计 | 5.37亿元 | 32.31% |
5、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下降
目前公司上游供应商集中度非常高,前五大供应商占年度采购的31.33%。公司对第一大供应商存在一定的依赖,2024年第一大供应商占年度采购的比例高达15.39%。第二大供应商占比9.91%。
前五大供应商情况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金额 | 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 |
---|---|---|
供应商一 | 1.59亿元 | 15.39% |
供应商二 | 1.02亿元 | 9.91% |
供应商三 | 2,513.52万元 | 2.44% |
供应商四 | 2,089.34万元 | 2.03% |
供应商五 | 1,605.61万元 | 1.56% |
合计 | 3.23亿元 | 31.33% |
从2022年至今,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整体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46.75%下降至2024年的31.33%。
净利润近8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1、净利润同比增长16.41%
本期净利润为3.62亿元,去年同期3.11亿元,同比增长16.41%。
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原因是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3.89亿元,去年同期为3.30亿元,同比增长。
净利润2017年年度到2024年年度呈现上升趋势,从1,526.68万元增长到3.62亿元。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17.62%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6.63亿元 | 14.04亿元 | 18.43% |
营业成本 | 9.96亿元 | 8.45亿元 | 17.89% |
销售费用 | 1,145.27万元 | 823.53万元 | 39.07% |
管理费用 | 1.37亿元 | 1.17亿元 | 16.73% |
财务费用 | 6,425.74万元 | 5,785.12万元 | 11.07% |
研发费用 | 4,875.80万元 | 3,186.25万元 | 53.03% |
所得税费用 | 3,968.06万元 | 4,283.73万元 | -7.37% |
2024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3.89亿元,去年同期为3.30亿元,同比增长17.62%。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6.63亿元,同比增长18.43%;(2)毛利率本期为40.08%,同比有所增长了0.27%。
3、研发费用大幅增长
本期研发费用为4,875.8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3.03%。研发费用大幅增长的原因是:
(1)职工薪酬本期为2,222.30万元,去年同期为1,553.1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43.09%。
(2)材料费本期为1,833.15万元,去年同期为1,171.6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56.46%。
(3)委托开发费本期为351.13万元,去年同期为48.6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近6倍。
研发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职工薪酬 | 2,222.30万元 | 1,553.11万元 |
材料费 | 1,833.15万元 | 1,171.67万元 |
委托开发费 | 351.13万元 | 48.68万元 |
其他 | 469.22万元 | 412.79万元 |
合计 | 4,875.80万元 | 3,186.25万元 |
在建工程余额大幅减少
2024年,中科环保在建工程余额合计5,471.52万元。主要在建的重要工程是绵阳市第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重要在建工程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 期末余额 | 本期投入金额 | 本期转固金额 | 工程进度 |
---|---|---|---|---|
绵阳市第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 4,406.75万元 | 2,533.89万元 | - | 11.02% |
赵县生活垃圾(固废)焚烧供热供汽配套项目 | - | 8,802.51万元 | 1.29亿元 | 100.00% |
绵阳市第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大额新增投入项目)
建设目标:中科环保绵阳市第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旨在通过采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实现对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项目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并为当地提供清洁电力,同时助力绵阳市及周边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建设内容:该项目主要包括垃圾接收与储存系统、焚烧炉排炉系统、余热锅炉系统、汽轮发电机组、烟气净化系统等核心设施。此外,还包括飞灰固化处理系统、渗滤液处理站以及配套的办公生活设施等辅助工程,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符合环保标准。
建设时间和周期:根据公开资料,中科环保绵阳市第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工作预计在2023年初启动,总工期约为18-24个月。具体开工日期可能会依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但总体目标是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营。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中科环保属于环保行业——固废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细分领域。 固废处理行业近三年保持稳定增长,年复合增长率约8%,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元。双碳政策推动下,行业加速向资源化、能源化转型,焚烧发电占比持续提升至65%,未来将聚焦低碳工艺升级、热电联产优化及县域垃圾处理市场拓展,智能化管控和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成为核心发展方向。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中科环保在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处于第二梯队,市场占有率约4%,日均垃圾处理能力达13,750吨,其中已投运规模7,750吨/日。依托中科院技术优势,其热电联产项目供热收入占比超20%,在县域市场布局领先。
3、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
中科环保(301175) | 中科院控股的固废处理企业,专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热电联产 | 2025年处理能力扩容至15,000吨/日,2024年供热营收占比23% |
绿色动力(601330) | 国资背景垃圾焚烧发电运营商,全国布局40余个项目 | 2024年新中标3个县域项目,总处理规模突破25,000吨/日 |
伟明环保(603568) | 全产业链覆盖的固废处理龙头,装备自研能力突出 | 2025年装备外销订单占比提升至18%,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
三峰环境(601827) | 焚烧炉核心技术厂商,运营项目覆盖12个省份 | 2024年炉排炉设备市占率维持21% |
上海环境(601200) | 长三角区域龙头,涵盖焚烧、危废、土壤修复等业务 | 2025年规划新增3个协同处置产业园 |
员工逐渐增加
从2022年至今,公司员工人数整体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770人上升至2024年的970人。
本期企业员工构成情况如下:销售人员15人,生产人员598人,技术人员1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