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亦科技(301208)2024年年报深度解读:技术架构咨询与集成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下降,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导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北京中亦安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李东平”。公司是一家专业的IT架构“服务+产品”综合提供商,业务范围涵盖IT运行维护服务、原厂软硬件产品、自主智能运维产品和运营数据分析服务。
根据中亦科技2024年年度财报披露,2024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1.18亿元,同比下降20.22%。扣非净利润8,691.7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39.01%。中亦科技2024年年度净利润8,681.35万元,业绩同比大幅下降40.64%。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07亿元,营收同比下降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
技术架构咨询与集成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下降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金融,占比高达71.17%,主要产品包括IT运行维护服务和技术架构咨询与集成两项,其中IT运行维护服务占比59.09%,技术架构咨询与集成占比40.01%。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金融 | 7.96亿元 | 71.17% | 27.08% |
金融-其他金融机构 | 2.86亿元 | 25.57% | 26.82% |
其他业务 | 3,645.42万元 | 3.26% | -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IT运行维护服务 | 6.61亿元 | 59.09% | 37.75% |
技术架构咨询与集成 | 4.47亿元 | 40.01% | 9.52% |
智能运维产品与服务 | 1,005.88万元 | 0.9% | 49.18% |
2、技术架构咨询与集成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下降
2024年公司营收11.18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4.01亿元相比,下降了20.22%。
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技术架构咨询与集成本期营收4.47亿元,去年同期为6.6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32.23%。
(2)IT运行维护服务本期营收6.61亿元,去年同期为7.17亿元,同比小幅下降了7.9%。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4年报营收 | 2023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IT运行维护服务 | 6.61亿元 | 7.17亿元 | -7.9% |
技术架构咨询与集成 | 4.47亿元 | 6.60亿元 | -32.23% |
其他业务 | 1,005.88万元 | 2,410.64万元 | - |
合计 | 11.18亿元 | 14.01亿元 | -20.22% |
3、技术架构咨询与集成毛利率持续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IT运行维护服务在营收额下降的同时,而且毛利率也在下降。2022-2024年IT运行维护服务毛利率呈小幅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40.03%,小幅下降到2024年的37.75%,2022-2024年技术架构咨询与集成毛利率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11.87%,下降到2024年的9.52%。
4、前五大客户较集中
目前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占总营收的27.26%,相较于2023年的37.85%,已经小幅下降,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12.47%。
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
客户名称 | 销售额 | 占销售总额比重 |
---|---|---|
客户一 | 1.39亿元 | 12.47% |
客户二 | 6,220.47万元 | 5.56% |
客户三 | 5,168.24万元 | 4.62% |
客户四 | 3,180.99万元 | 2.85% |
客户五 | 1,972.24万元 | 1.76% |
合计 | 3.05亿元 | 27.26% |
5、前五大供应商高度集中
目前公司上游供应商集中度非常高,前五大供应商占年度采购的32.91%。
前五大供应商情况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金额 | 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 |
---|---|---|
供应商一 | 6,671.26万元 | 9.88% |
供应商二 | 6,257.36万元 | 9.27% |
供应商三 | 4,202.83万元 | 6.23% |
供应商四 | 2,794.11万元 | 4.14% |
供应商五 | 2,285.49万元 | 3.39% |
合计 | 2.22亿元 | 32.91% |
去年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整体大幅下滑,从46.87%下降至32.91%,锐减29%。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导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1、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40.64%
本期净利润为8,681.35万元,去年同期1.4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0.64%。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虽然所得税费用本期支出867.57万元,去年同期支出2,177.5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但是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9,986.00万元,去年同期为1.6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净利润从2017年年度到2023年年度呈现上升趋势,从2,506.58万元增长到1.46亿元,而2023年年度到2024年年度呈现下降状态,从1.46亿元下降到8,681.35万元。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8.56%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1.18亿元 | 14.01亿元 | -20.22% |
营业成本 | 8.21亿元 | 10.52亿元 | -21.92% |
销售费用 | 8,839.77万元 | 9,327.84万元 | -5.23% |
管理费用 | 6,767.51万元 | 6,408.72万元 | 5.60% |
财务费用 | -1,839.48万元 | -2,083.05万元 | 11.69% |
研发费用 | 5,513.04万元 | 4,716.89万元 | 16.88% |
所得税费用 | 867.57万元 | 2,177.54万元 | -60.16% |
2024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9,986.00万元,去年同期为1.6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8.56%。
虽然毛利率本期为26.56%,同比小幅增长了1.60%,不过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1.18亿元,同比下降20.22%,导致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3、研发费用增长
2024年公司营收11.18亿元,同比下降20.22%,虽然营收在下降,但是研发费用却在增长。
本期研发费用为5,513.04万元,同比增长16.88%。研发费用增长的原因是:虽然房租物业水电费本期为46.45万元,去年同期为145.0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了67.98%,但是职工薪酬本期为4,922.94万元,去年同期为4,202.89万元,同比增长了17.13%。
研发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职工薪酬 | 4,922.94万元 | 4,202.89万元 |
房租物业水电费 | 46.45万元 | 145.08万元 |
其他 | 543.65万元 | 368.92万元 |
合计 | 5,513.04万元 | 4,716.89万元 |
近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大幅下降
2024年,企业应收账款合计1.71亿元,占总资产的8.86%,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12亿元减少19.43%。
1、应收账款周转率呈大幅下降趋势
本期,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5.85。在2022年到2024年,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从15.66大幅下降到了5.85,平均回款时间从22天增加到了61天,回款周期大幅增长,企业的回款能力大幅下降。
(注:2022年计提坏账43.91万元,2023年计提坏账197.25万元,2024年计提坏账229.93万元。)
2、一年以内账龄占比小幅下降
从账龄结构情况来看,本期企业一年以内,一至三年,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78.43%,17.13%和4.44%。
从账龄趋势情况来看,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在2023年至2024年从91.84%小幅下降到78.43%。
存货周转率下降
2024年企业存货周转率为6.68,在2023年到2024年中亦科技存货周转率从8.68下降到了6.68,存货周转天数从41天增加到了53天。2024年中亦科技存货余额合计1.75亿元,占总资产的10.22%,同比去年的1.59亿元小幅增长10.04%。
(注:2022年计提存货248.02万元,2023年计提存货317.85万元,2024年计提存货353.66万元。)
重大资产负债及变动情况
合同资产大幅减少
2024年,中亦科技的合同资产合计2.09亿元,占总资产的10.84%,相较于年初的3.02亿元大幅减少30.81%。
主要原因是按组合计提减值准备的合同资产减少9,298.38万元。
2024年度结构情况
项目 | 期末价值 | 期初价值 |
---|---|---|
按组合计提减值准备的合同资产 | 2.09亿元 | 3.02亿元 |
合计 | 2.09亿元 | 3.02亿元 |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中亦科技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具体聚焦于IT基础架构运维服务领域。 IT基础架构运维服务行业近三年市场规模稳步扩张,2023年整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第三方服务占比超50%。未来,随着金融、政府、交通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化,智能化运维需求加速释放,预计2025年市场空间将突破4000亿元,复合增长率约12%,其中自主运维产品及数据分析服务成为核心增长点。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中亦科技在IT运维服务领域处于行业中游,重点覆盖金融行业客户,银行业市占率约3.8%,2024年金融行业营收占比达62%。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运维产品在证券、保险领域渗透率稳步提升,但整体市场份额尚未进入行业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