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业达(002441)2024年年报深度解读:净利润近4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工业电气产品分销--低压电气产品分销收入的小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小幅下降
众业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吴开贤”。公司是一家销商工业电气产品类的公司。公司主要从事通过自有的销售网络分销签约供应商的工业电气元器件产品,以及进行系统集成产品和成套制造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根据众业达2024年年度财报披露,2024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10.67亿元,同比小幅下降7.12%。扣非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2.27%。众业达2024年年度净利润1.75亿元,业绩同比大幅下降32.74%。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7.07亿元,营收同比小幅下降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
工业电气产品分销--低压电气产品分销收入的小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小幅下降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材料和机械电子设备批发业,占比高达98.92%,主要产品包括低压电气产品分销和工控产品分销两项,其中低压电气产品分销占比63.73%,工控产品分销占比26.72%。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材料和机械电子设备批发业 | 109.47亿元 | 98.92% | 8.02%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9,938.65万元 | 0.9% | 14.13% |
其他业务 | 2,033.80万元 | 0.18% | -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低压电气产品分销 | 70.53亿元 | 63.73% | 8.63% |
工控产品分销 | 29.57亿元 | 26.72% | 5.39% |
中压电气产品分销 | 8.44亿元 | 7.62% | 7.41% |
系统集成与成套制造 | 9,938.65万元 | 0.9% | 14.13% |
其他 | 9,365.24万元 | 0.85% | 50.62% |
其他业务 | 2,033.80万元 | 0.18% | - |
2、工业电气产品分销--低压电气产品分销收入的小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小幅下降
2024年公司营收110.6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19.15亿元相比,小幅下降了7.12%。
营收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工业电气产品分销--低压电气产品分销本期营收70.53亿元,去年同期为75.17亿元,同比小幅下降了6.18%。
(2)工业电气产品分销--工控产品分销本期营收29.57亿元,去年同期为31.23亿元,同比小幅下降了5.32%。
(3)工业电气产品分销--中压电气产品分销本期营收8.44亿元,去年同期为9.8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了13.99%。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4年报营收 | 2023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工业电气产品分销--低压电气产品分销 | 70.53亿元 | 75.17亿元 | -6.18% |
工业电气产品分销--工控产品分销 | 29.57亿元 | 31.23亿元 | -5.32% |
工业电气产品分销--中压电气产品分销 | 8.44亿元 | 9.81亿元 | -13.99% |
系统集成与成套制造 | 9,938.65万元 | 1.69亿元 | -41.04% |
其他业务 | 1.14亿元 | 1.25亿元 | - |
合计 | 110.67亿元 | 119.15亿元 | -7.12% |
3、工业电气产品分销--工控产品分销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的下降
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9.63%,同比下降到了今年的8.17%。
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
(1)工业电气产品分销--工控产品分销本期毛利率5.39%,去年同期为8.9%,同比大幅下降39.44%。
(2)工业电气产品分销--低压电气产品分销本期毛利率8.63%,去年同期为9.37%,同比小幅下降7.9%。
4、工业电气产品分销--工控产品分销毛利率持续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电气产品分销--工控产品分销在营收额下降的同时,而且毛利率也在下降。2022-2024年工业电气产品分销--工控产品分销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9.94%,大幅下降到2024年的5.39%,2024年工业电气产品分销--低压电气产品分销毛利率为8.63%,同比小幅下降7.9%。
5、前五大供应商高度集中
目前公司上游供应商集中度非常高,前五大供应商占年度采购的70.68%。公司对第一大供应商存在一定的依赖,2024年第一大供应商占年度采购的比例高达34.09%。第二大供应商占比18.59%。
前五大供应商情况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金额 | 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 |
---|---|---|
施耐德小计 | 33.77亿元 | 34.09% |
ABB小计 | 18.42亿元 | 18.59% |
西门子小计 | 6.78亿元 | 6.84%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6.01亿元 | 6.06% |
德力西电气销售有限公司 | 5.05亿元 | 5.10% |
合计 | 70.03亿元 | 70.68% |
从2022年至今,公司年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整体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78.73%下降至2024年的70.68%。
净利润近4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1、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2.74%
本期净利润为1.75亿元,去年同期2.6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2.74%。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虽然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收益3,131.79万元,去年同期损失6,532.8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但是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2.19亿元,去年同期为4.1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净利润从2016年年度到2021年年度呈现上升趋势,从1.42亿元增长到4.24亿元,而2021年年度到2024年年度呈现下降状态,从4.24亿元下降到1.75亿元。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47.36%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10.67亿元 | 119.15亿元 | -7.12% |
营业成本 | 101.63亿元 | 107.67亿元 | -5.61% |
销售费用 | 4.70亿元 | 5.11亿元 | -8.08% |
管理费用 | 1.84亿元 | 1.88亿元 | -2.54% |
财务费用 | -4,364.39万元 | -4,965.21万元 | 12.10% |
研发费用 | 3,874.84万元 | 4,441.02万元 | -12.75% |
所得税费用 | 6,357.90万元 | 8,913.36万元 | -28.67% |
2024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2.19亿元,去年同期为4.1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7.36%。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10.67亿元,同比小幅下降7.12%;(2)毛利率本期为8.17%,同比下降了1.46%。
金融投资回报率低
金融投资3.68亿元,投资主体为理财投资
在2024年报告期末,众业达用于金融投资的资产为3.68亿元。金融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对净利润的贡献为19.37万元。
2024年度金融投资主要投资内容如表所示:
2024年度金融投资资产表
项目 | 投资金额 |
---|---|
结构性存款及理财产品 | 2.8亿元 |
上海慧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8,428.08万元 |
其他 | 360万元 |
合计 | 3.68亿元 |
从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来看,主要来源于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024年度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
项目 | 类别 | 收益金额 |
---|---|---|
投资收益 |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 217.27万元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198.32万元 |
其他 | 4,206.77元 | |
合计 | 19.37万元 |
企业的金融投资资产持续大幅上升,由2022年的9,168.08万元大幅上升至2024年的3.68亿元,变化率为301.27%。
长期趋势表格
年份 | 金融资产 |
---|---|
2022年 | 9,168.08万元 |
2023年 | 1.92亿元 |
2024年 | 3.68亿元 |
存货周转率提升,存货转回提高利润
冲回利润3,131.79万元,收回坏账提高利润
2024年,众业达资产减值冲回利润3,131.79万元,其中主要是存货跌价准备减值合计3,131.79万元。
资产减值损失
项目 | 合计 |
---|---|
净利润 | 1.75亿元 |
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3,131.79万元 |
其中:存货跌价准备(损失以“-”号填列) | 3,131.79万元 |
2024年企业存货周转率为10.92,在2023年到2024年众业达存货周转率从9.18提升到了10.92,存货周转天数从39天减少到了32天。2024年众业达存货余额合计8.35亿元,占总资产的13.57%,同比去年的11.92亿元大幅下降29.95%。
(注:2020年计提存货减值1723.54万元,2021年计提存货减值519.77万元,2022年计提存货减值318.93万元,2023年计提存货减值5514.62万元,2024年计提存货减值3131.79万元。)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众业达属于工业电气分销服务业,主营工业电气元器件产品分销及系统集成服务。 工业电气分销行业近三年受新能源、智能制造推动保持稳定增长,市场规模超千亿,未来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工业自动化渗透率提升,行业将加速整合并向数字化服务转型,2025年预计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头部企业依托供应链及技术服务优势进一步扩大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