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大药(603963)2024年年报深度解读:净利润近3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中精牌”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
根据*ST大药2024年年度财报披露,2024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6,776.41万元,同比下降22.35%。扣非净利润-3,639.75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ST大药2024年年度净利润-3,363.85万元,业绩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187.57万元,营收同比下降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
净利润近3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1、营业总收入同比降低22.35%,净利润亏损持续增大
2024年年度,*ST大药营业总收入为6,776.41万元,去年同期为8,727.00万元,同比下降22.35%,净利润为-3,363.85万元,去年同期为-2,003.14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净利润亏损增大的原因是(1)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损失126.00万元,去年同期收益359.7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2)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3,026.24万元,去年同期为-2,599.57万元,亏损增大;(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为184.87万元,去年同期为467.8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所得税费用本期支出435.95万元,去年同期支出266.3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2、主营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6,776.41万元 | 8,727.00万元 | -22.35% |
营业成本 | 6,429.76万元 | 5,097.31万元 | 26.14% |
销售费用 | 1,338.64万元 | 3,977.64万元 | -66.35% |
管理费用 | 1,535.47万元 | 1,685.83万元 | -8.92% |
财务费用 | 76.82万元 | 160.68万元 | -52.19% |
研发费用 | 141.73万元 | 83.95万元 | 68.83% |
所得税费用 | 435.95万元 | 266.32万元 | 63.69% |
2024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3,026.24万元,去年同期为-2,599.57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虽然销售费用本期为1,338.6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66.35%,不过(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6,776.41万元,同比下降22.35%;(2)毛利率本期为5.12%,同比大幅下降了36.47%,导致主营业务利润亏损增大。
3、净现金流由负转正
2024年年度,*ST大药净现金流为1.74亿元,去年同期为-2,964.50万元,由负转正。
净现金流由负转正的原因是:
虽然(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6,714.6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4.57%;(2)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3.25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0.22%。
但是投资支付的现金本期为1.2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4.71%。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ST大药属于中药行业,核心业务为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与销售。 中药行业近三年受政策监管趋严及市场需求变化影响,传统注射剂市场空间持续萎缩,2023年行业规模同比下滑约15%。未来发展趋势将向现代化剂型及循证医学验证转型,政策推动中药创新药研发,预计2025年后新型口服制剂及颗粒剂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ST大药核心产品醒脑静注射液曾为细分领域头部品牌,但受政策限制及竞品替代冲击,2024年市场占有率已不足2%,行业排名跌出前十,目前处于退市边缘。
3、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
*ST大药(603963) | 主营醒脑静、参麦注射液 | 2024年核心产品营收占比93%,无公开市占率数据 |
康缘药业(600557) | 聚焦热毒宁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 | 2025年热毒宁注射液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市占率约12% |
上海凯宝(300039) | 痰热清注射液主导企业 | 2025年痰热清系列产品占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市场份额超18% |
红日药业(300026) | 血必净注射液独家生产商 | 血必净2025年脓毒症治疗领域市占率约9%,入选国家急抢救药品目录 |
益盛药业(002566) | 生脉注射液核心供应商 | 生脉注射液2025年在心血管领域市场份额约6%,产能达年5000万支 |
1、经营分析总结
最近4年内,公司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近3年净利润亏损持续增加,2024年净利润亏损3,363.85万元,亏损较上期大幅增大。
公司主营利润近5年内均处于亏损状态,主营利润近5年亏损持续增加,由于营收和毛利率的同步下降,2024年主营利润亏损3,026.24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总体来说,公司不仅盈利能力堪忧,而且在行业中也属于落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