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唐工业(300707)2024年三季报解读: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但现金流净额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无锡威唐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张锡亮”。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冲压模具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及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为汽车冲压模具及检具、汽车冲焊零部件、自动化产品、电池箱体、轻量化结构件及相关技术服务。
根据威唐工业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披露,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71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3.72%。扣非净利润2,798.3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76.09%。威唐工业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2,901.98万元,业绩同比大幅增长105.30%。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098.65万元,营收同比小幅增长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
营业收入情况
2023年公司的核心业务有两块,一块是汽车零部件,一块是专用设备,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冲焊零部件和汽车冲压模具及检具两项,其中汽车冲焊零部件占比54.89%,汽车冲压模具及检具占比40.39%。
1、汽车冲焊零部件
2019年-2023年汽车冲焊零部件营收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19年的8,108.01万元,大幅增长到2023年的4.50亿元。2023年汽车冲焊零部件毛利率为16.36%,同比去年的12.57%大幅增长了30.15%。
2021年,该产品名称由“冲压件”变更为“汽车冲焊零部件”。
2、汽车冲压模具及检具
2020年-2023年汽车冲压模具及检具营收呈下降趋势,从2020年的4.18亿元,下降到2023年的3.31亿元。2021年-2023年汽车冲压模具及检具毛利率呈增长趋势,从2021年的27.33%,增长到了2023年的32.85%。
2021年,该产品名称由“模具检具”变更为“汽车冲压模具及检具”。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但现金流净额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1、营业总收入同比小幅增加13.72%,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105.30%
2024年三季度,威唐工业营业总收入为6.71亿元,去年同期为5.90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3.72%,净利润为2,901.98万元,去年同期为1,413.5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5.30%。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是:
虽然营业外利润本期为96.25万元,去年同期为421.6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但是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4,058.93万元,去年同期为2,236.6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1.48%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6.71亿元 | 5.90亿元 | 13.72% |
营业成本 | 5.26亿元 | 4.59亿元 | 14.65% |
销售费用 | 702.88万元 | 1,662.42万元 | -57.72% |
管理费用 | 5,546.74万元 | 5,197.98万元 | 6.71% |
财务费用 | 1,060.77万元 | 1,178.92万元 | -10.02% |
研发费用 | 2,496.67万元 | 2,307.84万元 | 8.18% |
所得税费用 | 604.80万元 | 536.05万元 | 12.83% |
2024年三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4,058.93万元,去年同期为2,236.6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1.48%。
虽然毛利率本期为21.56%,同比有所下降了0.63%,不过营业总收入本期为6.71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3.72%,推动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3、净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8.97倍
2024年三季度,威唐工业净现金流为-1.68亿元,去年同期为-1,679.44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8.97倍。
净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原因是:
净现金流下降项目 | 本期值 | 同比增减 | 净现金流增长项目 | 本期值 | 同比增减 |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4.70亿元 | 23.2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6.82亿元 | 8.0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3,000.00万元 | -72.73% |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 1.00亿元 | 102.75% |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4,699.33万元 | 473.27% |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威唐工业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汽车冲压模具及结构件研发生产。 汽车零部件行业近三年受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推动,轻量化与电动化需求激增,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超1.5万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8%,智能化与自动驾驶技术加速渗透,本土供应链替代趋势显著,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零部件占比将突破35%。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威唐工业聚焦新能源车结构件领域,国内冲压模具细分市场占有率约5%,特斯拉供应链核心供应商之一,2024年新能源相关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48%,轻量化技术专利数量居行业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