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迁新材(605376)2024年三季报解读:主营业务利润扭亏为盈推动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王利平”。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纳米级、亚微米级镍粉和亚微米级、微米级铜粉、银粉、合金粉。
根据博迁新材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披露,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96%。扣非净利润6,902.16万元,扭亏为盈。博迁新材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8,507.90万元,业绩同比大幅增长5.62倍。
营业收入情况
2023年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金属粉体材料,其中镍粉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72.61%。
1、镍粉
2021年-2023年镍粉营收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8.02亿元,大幅下降到2023年的5.00亿元。2020年-2023年镍粉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0年的49.14%,大幅下降到了2023年的18.36%。
2、银粉
2021年-2023年银粉营收呈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3,464.23万元,下降到2023年的2,433.80万元。2023年银粉毛利率为15.1%,同比去年的1.93%大幅增长了近7倍。
3、铜粉
2023年铜粉营收2,307.55万元,同比去年的1,966.49万元增长了17.34%。2020年-2023年铜粉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0年的49.79%,大幅下降到了2023年的21.19%。
4、合金粉
2023年合金粉营收391.86万元,同比去年的870.22万元大幅下降了54.97%。同期,2023年合金粉毛利率为-1.03%,同比去年的44.14%大幅下降了102.33%。
2021年,该产品名称由“合金”变更为“合金粉”。
5、硅粉
2021年-2023年硅粉营收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21年的3.65万元,大幅增长到2023年的35.91万元。2021年-2023年硅粉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8.45%,大幅下降到了2023年的2.02%。
主营业务利润扭亏为盈推动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1、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加47.96%,净利润同比增加5.62倍
2024年三季度,博迁新材营业总收入为7.27亿元,去年同期为4.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96%,净利润为8,507.90万元,去年同期为1,284.3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62倍。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是:
虽然营业外利润本期为11.41万元,去年同期为2,379.9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但是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7,191.30万元,去年同期为-742.88万元,扭亏为盈。
2、主营业务利润扭亏为盈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7.27亿元 | 4.91亿元 | 47.96% |
营业成本 | 5.74亿元 | 4.14亿元 | 38.62% |
销售费用 | 451.42万元 | 460.40万元 | -1.95% |
管理费用 | 3,195.04万元 | 2,824.29万元 | 13.13% |
财务费用 | -70.18万元 | -837.13万元 | 91.62% |
研发费用 | 3,713.23万元 | 5,416.18万元 | -31.44% |
所得税费用 | 631.51万元 | 529.03万元 | 19.37% |
2024年三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7,191.30万元,去年同期为-742.88万元,扭亏为盈。
主营业务利润扭亏为盈主要是由于(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7.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96%;(2)毛利率本期为21.04%,同比大幅增长了5.32%。
3、非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
博迁新材2024年三季度非主营业务利润为1,948.11万元,去年同期为2,556.30万元,同比下降。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净利润比例 | 去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主营业务利润 | 7,191.30万元 | 84.53% | -742.88万元 | 1068.03% |
其他收益 | 1,586.88万元 | 18.65% | 582.86万元 | 172.26% |
其他 | 403.04万元 | 4.74% | 2,013.98万元 | -79.99% |
净利润 | 8,507.90万元 | 100.00% | 1,284.39万元 | 562.41% |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博迁新材属于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核心产品为应用于高端电子元器件的金属粉体材料。 电子材料行业近三年复合增速约12%,受益于5G、新能源汽车及消费电子升级,纳米金属粉体需求快速增长。未来五年市场空间预计突破千亿,技术壁垒较高的半导体级粉体材料及新型合金粉体将成为主要增长点,国产替代加速驱动行业集中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