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原尚(603813)2025年一季报深度解读: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亏损增大导致净利润同比亏损增大
广东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余军”。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汽车整机厂及其供应商提供零部件干线运输、配送、仓储、品质检验、流通加工以及包装等全方位、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主要产品或服务为综合物流服务、物流设备销售、保险代理、租赁服务等。
根据*ST原尚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111.57万元,同比小幅增长3.79%。扣非净利润-1,461.38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ST原尚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700.30万元,业绩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71.25万元,营收同比小幅增长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
营业收入情况
2024年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供应链物流,其中综合物流服务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83.34%。
1、综合物流服务
2021年-2024年综合物流服务营收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4.89亿元,大幅下降到2024年的2.48亿元。2021年-2024年综合物流服务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24.77%,大幅下降到了2024年的11.24%。
2、租赁服务
2022年-2024年租赁服务营收呈小幅增长趋势,从2022年的4,350.15万元,小幅增长到2024年的4,859.60万元。2019年-2024年租赁服务毛利率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19年的23.47%,大幅增长到了2024年的43.38%。
2022年,该产品名称由“综合物流服务”变更为“租赁服务”。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亏损增大导致净利润同比亏损增大
1、营业总收入同比小幅增加3.79%,净利润亏损持续增大
2025年一季度,*ST原尚营业总收入为8,111.57万元,去年同期为7,815.15万元,同比小幅增长3.79%,净利润为-1,700.30万元,去年同期为-936.76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净利润亏损增大的原因是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1,669.98万元,去年同期为-934.32万元,亏损增大。
2、主营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8,111.57万元 | 7,815.15万元 | 3.79% |
营业成本 | 7,449.74万元 | 6,375.10万元 | 16.86% |
销售费用 | 251.98万元 | 218.64万元 | 15.25% |
管理费用 | 1,102.92万元 | 1,196.67万元 | -7.83% |
财务费用 | 686.91万元 | 490.33万元 | 40.09% |
研发费用 | 125.80万元 | 268.78万元 | -53.20% |
所得税费用 | 28.86万元 | 40.61万元 | -28.94% |
2025年一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1,669.98万元,去年同期为-934.32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虽然营业总收入本期为8,111.57万元,同比小幅增长3.79%,不过(1)财务费用本期为686.9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0.09%;(2)毛利率本期为8.16%,同比大幅下降了10.27%,导致主营业务利润亏损增大。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原尚股份属于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行业。 近三年,汽车物流行业受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驱动,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超12%,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800亿元。随着汽车产业链智能化升级及跨境物流需求增加,行业正向高附加值、数字化仓储配送转型,2025年市场空间有望达7500亿元,第三方物流渗透率提升至35%。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原尚股份聚焦汽车主机厂零部件物流,在华南区域占据核心供应商地位,2024年华南地区市占率约6.8%,全国汽车零部件物流细分领域排名前五,干线运输规模突破20万车次/年。
3、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
原尚股份(603813) | 汽车零部件精益物流服务商,覆盖主机厂全链条物流 | 2025年华南区域汽车零部件干线运输市占率7.2% |
长久物流(603569) |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综合物流供应商 | 2025年整车物流市占率15.3%居行业前三 |
飞力达(300240) | 电子信息与汽车零部件跨境物流服务企业 | 2024年华东区域汽车电子物流营收占比38% |
新宁物流(300013) | 智能仓储与汽车零部件配送服务商 | 2025年智能仓储业务规模突破12亿元 |
恒通股份(603223) | 大宗商品及汽车零部件多式联运服务商 | 2025年公路运输车次同比增24% |
1、经营分析总结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700.30万元,亏损较上期大幅增大。
2025年一季度主营利润亏损1,669.98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大幅加剧,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毛利率在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则是财务费用在大幅增长。
总体来说,公司不仅盈利能力堪忧,而且在行业中也属于落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