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田微(301183)2025年一季报深度解读: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推动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湖北东田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高登华”。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专业从事精密光电薄膜元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摄像头滤光片和光通信元件等,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东田微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6亿元,同比增长26.88%。扣非净利润1,976.5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57.00%。东田微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009.80万元,业绩同比大幅增长155.43%。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801.12万元,营收同比增长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
营业收入情况
2024年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光学光电子行业,主要产品包括成像类光学元器件和通信类光学元器件两项,其中成像类光学元器件占比76.96%,通信类光学元器件占比20.77%。
1、成像类光学元器件
2024年成像类光学元器件营收4.59亿元,同比去年的2.78亿元大幅增长了65.1%。同期,2024年成像类光学元器件毛利率为24.95%,同比去年的1.24%大幅增长了近19倍。
2024年,该产品名称由“摄像头滤光片”变更为“成像类光学元器件”。
2、通信类光学元器件
2024年通信类光学元器件营收1.24亿元,同比去年的6,149.07万元大幅增长了101.65%。同期,2024年通信类光学元器件毛利率为21.63%,同比去年的17.59%增长了22.97%。
2024年,该产品名称由“光通信元件”变更为“通信类光学元器件”。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推动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1、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加26.88%,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155.43%
2025年一季度,东田微营业总收入为1.56亿元,去年同期为1.23亿元,同比增长26.88%,净利润为2,009.80万元,去年同期为786.8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55.43%。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是:
虽然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损失441.72万元,去年同期损失168.5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但是(1)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2,364.00万元,去年同期为1,052.5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收益198.65万元,去年同期损失100.1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24.60%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56亿元 | 1.23亿元 | 26.88% |
营业成本 | 1.15亿元 | 9,976.64万元 | 15.02% |
销售费用 | 114.22万元 | 109.45万元 | 4.36% |
管理费用 | 824.53万元 | 566.24万元 | 45.62% |
财务费用 | -124.59万元 | -195.51万元 | 36.27% |
研发费用 | 859.06万元 | 738.70万元 | 16.29% |
所得税费用 | 250.52万元 | 139.53万元 | 79.55% |
2025年一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2,364.00万元,去年同期为1,052.5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24.60%。
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56亿元,同比增长26.88%;(2)毛利率本期为26.45%,同比大幅增长了7.59%。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东田微属于光电子器件行业,专注于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的研发与生产。 光电子器件行业近三年受益于5G通信、数据中心及消费电子需求增长,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超15%,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300亿美元。未来随着AI算力、高速光模块及AR/VR技术迭代,行业将向高速率、低功耗方向升级,预计2026年市场空间达450亿美元,CPO(光电共封装)技术成为核心增量驱动。
2、市场地位及占有率
东田微在国内光电子器件领域处于第二梯队,细分产品中红外滤光片占据国内约12%市场份额,2025年传感器用滤光片营收占比预计超35%,但高端光通信薄膜器件市占率不足5%,技术追赶空间较大。
3、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名(股票代码) | 简介 | 发展详情 |
---|---|---|
东田微(301183) | 主营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 | 2025年传感器滤光片产能扩产50% |
中际旭创(300308) | 全球领先的光模块供应商 | 800G光模块市占率超30%,供货北美头部云厂商 |
新易盛(300502) | 高速光模块核心企业 | 2025年LPO技术光模块出货量同比翻倍 |
光迅科技(002281) | 光电子器件全产业链覆盖 | CPO技术研发投入占比营收15%,测试线已量产 |
华工科技(000988) | 激光与光通信双主业 | 2025年光芯片自研率提升至40%,绑定华为供应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