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钨新能(688778)2024年年报深度解读: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长期小于营业收入,钴酸锂毛利率的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增长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福建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高电压钴酸锂、高电压三元材料、高功率三元材料、高镍三元材料、氢能材料等。
根据厦钨新能2024年年度财报披露,2024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32.97亿元,同比下降23.19%。扣非净利润4.47亿元,同比小幅下降4.07%。厦钨新能2024年年度净利润4.88亿元,业绩同比小幅下降7.78%。
钴酸锂毛利率的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增长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主要产品包括钴酸锂和三元材料(含磷酸铁锂及其他)两项,其中钴酸锂占比50.32%,三元材料(含磷酸铁锂及其他)占比45.89%。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 | 132.01亿元 | 99.28% | 9.62% |
其他业务 | 9,580.00万元 | 0.72% | 28.77%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钴酸锂 | 66.91亿元 | 50.32% | 10.95% |
三元材料(含磷酸铁锂及其他) | 61.02亿元 | 45.89% | 7.88% |
氢能材料 | 4.08亿元 | 3.07% | 13.87% |
其他业务 | 9,580.00万元 | 0.72% | 28.77% |
2、钴酸锂收入的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下降
2024年公司营收132.9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73.11亿元相比,下降了23.19%。
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钴酸锂本期营收66.91亿元,去年同期为88.63亿元,同比下降了24.51%。
(2)三元材料(含磷酸铁锂及其他)本期营收61.02亿元,去年同期为77.55亿元,同比下降了21.31%。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4年报营收 | 2023年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钴酸锂 | 66.91亿元 | 88.63亿元 | -24.51% |
三元材料(含磷酸铁锂及其他) | 61.02亿元 | 77.55亿元 | -21.31% |
氢能材料 | 4.08亿元 | 5.19亿元 | -21.32% |
其他业务 | 9,580.00万元 | 1.75亿元 | - |
合计 | 132.97亿元 | 173.11亿元 | -23.19% |
3、钴酸锂毛利率的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增长
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7.99%,同比增长到了今年的9.76%。
毛利率增长的原因是:
(1)钴酸锂本期毛利率10.95%,去年同期为8.45%,同比增长29.59%。
(2)三元材料(含磷酸铁锂及其他)本期毛利率7.88%,去年同期为6.86%,同比小幅增长14.87%。
4、钴酸锂毛利率持续增长
产品毛利率方面,2022-2024年钴酸锂毛利率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22年的6.69%,大幅增长到2024年的10.95%,2024年三元材料(含磷酸铁锂及其他)毛利率为7.88%,同比小幅增长14.87%。
5、前五大客户高度集中
目前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度非常高,前五大客户占总营收的77.64%,相较于2023年的77.74%,基本保持平稳,公司对第一大客户存在一定的依赖,2024年第一大客户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31.33%,第二大客户占比23.92%。
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
客户名称 | 销售额 | 占销售总额比重 |
---|---|---|
客户A | 41.66亿元 | 31.33% |
客户B | 31.81亿元 | 23.92% |
客户C | 12.01亿元 | 9.04% |
客户D | 11.07亿元 | 8.33% |
客户E | 6.67亿元 | 5.02% |
合计 | 103.22亿元 | 77.64% |
净利润近3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1、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7.78%
本期净利润为4.88亿元,去年同期5.30亿元,同比小幅下降7.78%。
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的原因是:
虽然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5.91亿元,去年同期为5.68亿元,同比小幅增长;
但是(1)投资收益本期为-1,817.84万元,去年同期为710.75万元,由盈转亏;(2)其他收益本期为6,717.46万元,去年同期为8,343.84万元,同比下降;(3)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收益6,032.72万元,去年同期收益7,651.78万元,同比下降;(4)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损失1.94亿元,去年同期损失1.79亿元,同比小幅增长。
净利润从2018年年度到2022年年度呈现上升趋势,从8,173.92万元增长到11.30亿元,而2022年年度到2024年年度呈现下降状态,从11.30亿元下降到4.88亿元。
2、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小幅增长4.02%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32.97亿元 | 173.11亿元 | -23.19% |
营业成本 | 119.99亿元 | 159.27亿元 | -24.66% |
销售费用 | 4,162.49万元 | 3,289.30万元 | 26.55% |
管理费用 | 1.88亿元 | 1.92亿元 | -2.04% |
财务费用 | 2,683.54万元 | 8,714.35万元 | -69.21% |
研发费用 | 4.19亿元 | 4.65亿元 | -9.88% |
所得税费用 | 1,954.62万元 | 2,909.16万元 | -32.81% |
2024年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5.91亿元,去年同期为5.68亿元,同比小幅增长4.02%。
虽然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32.97亿元,同比下降23.19%,不过毛利率本期为9.76%,同比增长了1.77%,推动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小幅增长。
存货跌价损失影响利润,存货周转率小幅下降
存货跌价损失1.94亿元,坏账损失影响利润
2024年,厦钨新能资产减值损失1.94亿元,其中主要是存货跌价准备减值合计1.94亿元。
2024年企业存货周转率为5.99,在2023年到2024年厦钨新能存货周转率从6.51小幅下降到了5.99,存货周转天数从55天增加到了60天。2024年厦钨新能存货余额合计24.76亿元,占总资产的17.74%,同比去年的19.64亿元大幅增长26.06%。
(注:2021年计提存货7496.04万元,2022年计提存货1.50亿元,2023年计提存货1.79亿元,2024年计提存货1.94亿元。)
追加投入海璟基地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车间项目
2024年,厦钨新能在建工程余额合计16.68亿元,较去年的11.55亿元大幅增长了44.40%。主要在建的重要工程是雅安厦钨铁锂产线建设二期、雅安厦钨铁锂产线建设一期等。
重要在建工程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 期末余额 | 本期投入金额 | 本期转固金额 | 工程进度 |
---|---|---|---|---|
雅安厦钨铁锂产线建设二期 | 3.87亿元 | 5,509.42万元 | - | 未完工 |
雅安厦钨铁锂产线建设一期 | 3.80亿元 | 6,996.42万元 | 2.06亿元 | 未完工 |
宁德70,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CD车间)项目 | 3.53亿元 | 2.69亿元 | 6,330.23万元 | 未完工 |
海璟基地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车间项目 | 2.68亿元 | 2.08亿元 | - | 未完工 |
海璟基地年产30,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扩产项目 | 1.26亿元 | 7,908.38万元 | - | 未完工 |
法国年产40,000吨三元材料项目 | 6,252.35万元 | 6,252.35万元 | - | 未完工 |
雅安厦钨铁锂产线建设二期(大额新增投入项目)
建设目标:厦钨新能雅安厦钨铁锂产线建设二期旨在扩大公司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生产能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通过增加产能,该项目将增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并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建设内容:二期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增多条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的磷酸铁锂生产线,以及配套的仓储、环保设施等。此外,还将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能耗和成本。
建设时间和周期:根据公开资料,厦钨新能雅安厦钨铁锂产线建设二期预计于2024年启动建设工作,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大约为18个月至24个月之间。具体完工时间可能会根据实际施工进度有所调整。
预期收益: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新增数万吨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这将显著提升公司的销售收入与利润水平。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壮大及储能市场的逐步成熟,该投资项目有望为企业带来持续稳定的回报。
净现金流同比大幅增长
1、净利润同比小幅降低7.78%,净现金流同比大幅增加167.35%
2024年年度,厦钨新能净利润为4.88亿元,去年同期为5.30亿元,同比小幅下降7.78%。净现金流为4.40亿元,去年同期为1.6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7.35%。
净现金流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是:
虽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95.20亿元,同比下降29.72%;
但是(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72.55亿元,同比下降28.95%;(2)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9.8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9.28%。
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长期小于营业收入
从长期来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营业收入之比长期小于1,这说明大量款项作为应收款项欠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缺乏竞争力,或者需要警惕虚增收入的可能。
坏账收回提高利润
2024年,企业应收账款合计23.48亿元,占总资产的15.92%,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4.99亿元大幅减少32.90%。
2024年,企业信用减值冲回利润6,032.72万元,其中主要是应收账款坏账损失6,049.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