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达科技(002681)2023年中报解读:利润倚仗金融投资收益,健康电器收入的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下降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肖奋”。公司主营业务是消费电子整机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是智能硬件领域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电声产品、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电器、精密金属结构件等四大系列。
根据奋达科技2023年半年度财报披露,2023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3.62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3.52%。扣非净利润5,960.72万元,同比增长24.13%。奋达科技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8,024.58万元,业绩同比增长25.32%。
健康电器收入的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下降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核心业务有两块,一块是电声产品,一块是健康电器,主要产品包括电声产品和健康电器两项,其中电声产品占比49.83%,健康电器占比29.29%。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电声产品 | 6.44亿元 | 49.83% | 20.31% |
健康电器 | 3.79亿元 | 29.29% | 21.90% |
其他业务 | 1.28亿元 | 9.86% | 59.72% |
智能穿戴 | 1.09亿元 | 8.43% | - |
智能门锁 | 3,344.44万元 | 2.59% | -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电声产品 | 6.44亿元 | 49.83% | 20.31% |
健康电器 | 3.79亿元 | 29.29% | 21.90% |
其他业务 | 1.28亿元 | 9.86% | 59.72% |
智能穿戴 | 1.09亿元 | 8.43% | - |
智能门锁 | 3,344.44万元 | 2.59% | - |
分地区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欧洲地区 | 4.44亿元 | 34.33% | 21.83% |
美洲地区 | 3.61亿元 | 27.89% | 22.00% |
国内地区 | 2.17亿元 | 16.76% | 8.72% |
亚洲地区(不含国内) | 1.31亿元 | 10.15% | 14.25% |
其他业务 | 1.41亿元 | 10.87% | - |
2、健康电器收入的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下降
2023年半年度公司营收12.93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5.75亿元相比,下降了17.9%,主要是因为健康电器本期营收3.79亿元,去年同期为4.86亿元,同比下降了22.07%。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3中报营收 | 2022中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电声产品 | 6.44亿元 | 6.45亿元 | -0.19% |
健康电器 | 3.79亿元 | 4.86亿元 | -22.07% |
其他业务 | 1.28亿元 | 1.37亿元 | -7.26% |
其他业务 | 1.42亿元 | 3.06亿元 | -53.42% |
合计 | 12.93亿元 | 15.75亿元 | -17.9% |
3、电声产品毛利率的小幅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增长
2023年半年度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8.48%,同比增长到了今年的22.65%,主要是因为电声产品本期毛利率20.31%,去年同期为19.29%,同比小幅增长了5.3%。
4、电声产品毛利率持续增长
产品毛利率方面,2021-2023年半年度电声产品毛利率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21年半年度的11.89%,大幅增长到2023年半年度的20.31%,2021-2023年半年度健康电器毛利率呈大幅增长趋势,从2021年半年度的14.85%,大幅增长到2023年半年度的21.90%。
净利润连续3年增长
1、营业总收入同比降低17.90%,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130.21%
2023年半年度,奋达科技营业总收入为12.93亿元,去年同期为15.75亿元,同比下降17.90%,净利润为1.47亿元,去年同期为6,403.1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0.21%。
尽管所得税费用本期为2,425.4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36倍,然而(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为9,457.52万元,同比增长9,457.52万元;(2)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5,742.0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1.42%,推动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净利润从2019年半年度到2021年半年度呈现下降趋势,从7,501.57万元下降到-1.49亿元,而2021年半年度到2023年半年度呈现上升状态,从-1.49亿元增长到1.47亿元。
2、主营业务分析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2.93亿元 | 15.75亿元 | -17.90% |
营业成本 | 10.00亿元 | 12.84亿元 | -22.10% |
销售费用 | 4,315.37万元 | 5,517.84万元 | -21.79% |
管理费用 | 7,739.42万元 | 7,837.02万元 | -1.25% |
财务费用 | 2,162.30万元 | -288.66万元 | 849.08% |
研发费用 | 8,850.38万元 | 1.23亿元 | -27.98% |
所得税费用 | 2,425.40万元 | 722.62万元 | 235.64% |
2023年半年度公司营收12.93亿元,同比下降17.9%。虽然营收在下降,但是财务费用却在增长。
本期财务费用为2,162.30万元,去年同期为-288.66万元,表示由上期的财务收益,变为本期的财务支出。
主要是由于:
虽然汇兑净损失本期为789.59万元,去年同期为1,631.4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了51.6%;
但是(1)利息支出本期为2,972.02万元,去年同期为2,069.8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43.59%;(2)其他本期为355.56万元,去年同期为-6.6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近54倍。
财务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利息支出 | 2,972.02万元 | 2,069.83万元 |
汇兑净损失 | 789.59万元 | 1,631.43万元 |
其他 | -1,599.31万元 | -3,989.91万元 |
合计 | 2,162.30万元 | -288.66万元 |
非主营业务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为9,457.52万元,占利润总额55.10%。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利润总额比例 | 同比增减 | |
---|---|---|---|
投资收益 | 154.04万元 | 0.90% | 30.41%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9,457.52万元 | 55.10% | - |
营业外收入 | 668.31万元 | 3.89% | -6.51% |
营业外支出 | 289.76万元 | 1.69% | 289.05% |
其他收益 | 1,496.36万元 | 8.72% | -21.72% |
信用减值损失 | -80.03万元 | -0.47% | -107.31% |
资产处置收益 | 17.46万元 | 0.10% | 49.88% |
净现金流由负转正
2023年半年度,奋达科技净利润为1.47亿元,去年同期为6,403.1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0.21%。净现金流为2.15亿元,去年同期为-3.17亿元,由负转正。
净现金流由负转正是因为(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本期为2.26亿元,去年同期为-2.31亿元,由负转正;(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本期为-1.28亿元,去年同期为-2.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17%。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的原因是:
1、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本期为3.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5倍。
2、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1.2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7.05%。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是:
虽然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7.6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3.09%;
但是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8.6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3.62%。
金融投资收益增加了归母净利润的收益
奋达科技2023半年度的归母净利润的重要来源是非经常性损益2,353.35万元,占归母净利润的28.31%。
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概览表:
本期扣除所得税与少数股东权益的非经常性损益
项目 | 金额 |
---|---|
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金融投资收益 | 9,457.52万元 |
政府补助 | 1,496.36万元 |
其他 | -8,600.53万元 |
合计 | 2,353.35万元 |
(一)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金融投资收益
在2023年半年度报告中,奋达科技用于金融投资的资产为1.14亿元,占总资产的2.65%。金融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对净利润的贡献为9,611.55万元,是净利润8,024.58万元的1.20倍。
2023年金融投资主要投资内容如表所示:
2023年金融投资资产表
项目 | 投资金额 |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9,457.52万元 |
其他 | 1,988.15万元 |
合计 | 1.14亿元 |
从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来看,主要来源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023年金融投资收益来源方式
项目 | 类别 | 收益金额 |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9,457.52万元 |
其他 | 154.04万元 | |
合计 | 9,611.55万元 |
金融投资收益同比大额增长
从同期对比来看,企业的金融投资收益相比去年大幅增长了1.9亿元,增速为160.4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