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新材(002171)2023年中报解读:归母净利润依赖于政府补助,铜基材料收入的小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小幅增长
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姜纯”。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材料的研发与制造,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精密铜带、铜导体材料、铜合金线材、精密特钢、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高端热工装备。
根据楚江新材2023年半年度财报披露,2023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收215.71亿元,同比小幅增长4.86%。扣非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4.83%。楚江新材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2.37亿元,业绩同比下降21.27%。
铜基材料收入的小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小幅增长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金属材料研发及制造,占比高达97.41%,其中铜基材料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95.83%。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金属材料研发及制造 | 210.13亿元 | 97.41% | 2.84% |
高端装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及制造 | 5.58亿元 | 2.59% | 37.37%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铜基材料 | 206.71亿元 | 95.83% | 2.87% |
高端装备、碳纤维复合材料 | 5.58亿元 | 2.59% | 37.37% |
其他业务 | 3.42亿元 | 1.58% | - |
分地区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国内 | 215.21亿元 | 99.77% | 3.74% |
国外 | 4,978.12万元 | 0.23% | 3.68% |
2、铜基材料收入的小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的小幅增长
2023年半年度公司营收215.7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05.71亿元相比,小幅增长了4.86%,主要是因为铜基材料本期营收206.71亿元,去年同期为197.0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了4.89%。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3中报营收 | 2022中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铜基材料 | 206.71亿元 | 197.07亿元 | 4.89% |
高端装备、碳纤维复合材料 | 5.58亿元 | 4.36亿元 | 27.88% |
钢基材料 | 3.42亿元 | 4.28亿元 | -19.98% |
合计 | 215.71亿元 | 205.71亿元 | 4.86% |
3、铜基材料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的下降
2023年半年度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5.3%,同比下降到了今年的3.74%,主要是因为铜基材料本期毛利率2.87%,去年同期为4.43%,同比大幅下降了1.56%。
4、铜基材料毛利率持续下降
产品毛利率方面,虽然铜基材料营收额在增长,但是毛利率却在下降。2019-2023年半年度铜基材料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19年半年度的6.65%,大幅下降到2023年半年度的2.87%。
净利润同比下降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小幅增长
1、营业总收入同比小幅增加4.86%,净利润同比降低21.27%
2023年半年度,楚江新材营业总收入为215.71亿元,去年同期为205.71亿元,同比小幅增长4.86%,净利润为2.37亿元,去年同期为3.01亿元,同比下降21.27%。
尽管其他收益本期为3.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6.85%,然而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3,257.06万元,去年同期为2.09亿元,由盈转亏,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
净利润从2020年半年度到2022年半年度呈现上升趋势,从7,352.81万元增长到3.01亿元,而2022年半年度到2023年半年度呈现下降状态,从3.01亿元下降到2.37亿元。
2、主营业务分析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215.71亿元 | 205.71亿元 | 4.86% |
营业成本 | 207.65亿元 | 194.80亿元 | 6.60% |
销售费用 | 5,155.57万元 | 5,290.37万元 | -2.55% |
管理费用 | 1.79亿元 | 1.58亿元 | 13.69% |
财务费用 | 8,523.54万元 | 7,599.74万元 | 12.16% |
研发费用 | 4.54亿元 | 5.41亿元 | -16.15% |
所得税费用 | 2,606.58万元 | 4,573.82万元 | -43.01% |
2023年半年度公司营收215.71亿元,同比小幅增长4.86%。虽然营收在增长,但是研发费用却在下降。
本期研发费用为4.54亿元,同比下降16.15%。归因于材料费本期为3.70亿元,去年同期为4.57亿元,同比下降了19.1%。
研发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材料费 | 3.70亿元 | 4.57亿元 |
其他 | 8,364.14万元 | 8,365.11万元 |
合计 | 4.54亿元 | 5.41亿元 |
非主营业务中其他收益本期为3.25亿元,占利润总额123.56%,同比大幅增长76.85%。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利润总额比例 | 同比增减 | |
---|---|---|---|
投资收益 | -791.36万元 | -3.01% | 8.52%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446.48万元 | 1.70% | -55.77% |
资产减值损失 | -373.17万元 | -1.42% | 80.43% |
营业外收入 | 337.55万元 | 1.28% | -48.33% |
营业外支出 | 538.13万元 | 2.05% | -20.94% |
其他收益 | 3.25亿元 | 123.56% | 76.85% |
信用减值损失 | -1,945.14万元 | -7.39% | 31.33% |
资产处置收益 | -78.35万元 | -0.30% | -745.37% |
归母净利润依赖于政府补助
楚江新材2023半年度的归母净利润的收益依赖于非经常性损益,本期归母净利润为2.13亿元,非经常性损益为2.03亿元。
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概览表:
2023半年度的非经常性损益
项目 | 金额 |
---|---|
政府补助 | 2.38亿元 |
其他 | -3,523.88万元 |
合计 | 2.03亿元 |
政府补助
(1)本期政府补助对利润的贡献为3.27亿元,其中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2.38亿元。
(2)本期共收到政府补助3.34亿元,主要分布如下表所示:
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分配情况
补助项目 | 补助金额 |
---|---|
本期政府补助计入当期利润 | 3.11亿元 |
其他 | 2,295.13万元 |
小计 | 3.34亿元 |
(3)本期政府补助余额还剩下2.73亿元,作为递延收益计作后期的利润主要构成如下表所示:
递延收益的主要构成
项目名称 | 金额 |
---|---|
中央基建项目 | 2,411.75万元 |
飞机碳刹车预制体项目 | 2,252.00万元 |
芜湖天鸟项目投资补助 | 1,879.54万元 |
国防军工科技专项补助 | 1,816.00万元 |
沉积装备项目 | 1,480.00万元 |
2020年技改奖补 | 1,124.61万元 |
年产3万吨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技术改造项目 | 1,042.97万元 |
十三五规划科研项目 | 975.22万元 |
科研项目拨款 | 815.50万元 |
超高温特种热工装备产品绿色设计平台 | 803.27万元 |
扣非净利润趋势
2023半年度,楚江新材在建工程余额合计4.93亿元,相较期初的3.47亿元大幅增长了41.80%。
本报告期内,重要在建工程新增投入2.62亿元。在此之中,年产30万吨绿色智能制造高精高导铜基材料项目(一期)本期新增投入4,844.70万元。
存在风险的项目
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和生产项目(一期)工程
未按预期完工。该项目于2018年12月15日发布建设公告,建设周期1年,预计2019年12月完成。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2011,年净利润2021,产值21,649.87万元,目前项目的建设周期已超出原有预期。
基本信息
项目预算 | 期末余额 | 当期投入 | 累计投入金额 | 当期转入固定资产金额 | 项目进度 |
---|---|---|---|---|---|
2.94亿元 | 3,120.68万元 | 3,892.11万元 | 2.06亿元 | 771.43万元 | 95.00% |
商誉占有一定比重
在2023年半年度报告中,楚江新材形成的商誉为12.13亿元,占净资产的18.15%。
商誉结构
商誉项 | 商誉现值 | 备注 |
---|---|---|
天鸟高新 | 7.83亿元 | 减值风险低 |
顶立科技 | 3.49亿元 | 减值风险低 |
其他 | 8,095.26万元 | |
商誉总额 | 12.13亿元 |
商誉占有一定比重。其中,商誉的主要构成为天鸟高新和顶立科技。
1、天鸟高新减值风险低
(1) 风险分析
由2023年中报提供的数据不难发现,中报的净利润为6,121.92万元,同比盈利下降14.67%,存在较小商誉减值风险的可能性。
业绩增长表
天鸟高新 | 净利润 | 净利润增长率 | 营业收入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
2020年末 | 1.5亿元 | - | 4亿元 | - |
2021年末 | 1.88亿元 | 25.33% | 5.99亿元 | 49.75% |
2022年末 | 1.87亿元 | -0.53% | 7.29亿元 | 21.7% |
2022年中 | 7,174.03万元 | - | 2.99亿元 | - |
2023年中 | 6,121.92万元 | -14.67% | 3.18亿元 | 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