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太安:药品批发零售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大幅下降,应收账款减值风险高
*ST太安2023年中报解读
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柯树泉”。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中药材种植加工及销售;医药电商等业务。
根据*ST太安2023年半年度财报披露,2023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收2.6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8.77%。扣非净利润-1.21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ST太安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1.09亿元,业绩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小。
药品批发零售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大幅下降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医药,主要产品包括中成药制造、药品批发零售、中药材初加工三项,中成药制造占比39.16%,药品批发零售占比27.98%,中药材初加工占比18.97%。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医药 | 2.55亿元 | 97.76% | 27.04% |
其他业务 | 584.47万元 | 2.24% | 79.70%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中成药制造 | 1.02亿元 | 39.16% | 34.78% |
药品批发零售 | 7,307.55万元 | 27.98% | 25.05% |
中药材初加工 | 4,953.23万元 | 18.97% | 11.55% |
医疗服务 | 1,599.57万元 | 6.13% | 48.90% |
健康产业开发产品 | 1,442.39万元 | 5.52% | 11.26% |
其他业务 | 584.47万元 | 2.24% | - |
分地区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华东区域 | 9,442.66万元 | 36.16% | 22.89% |
华南区域 | 6,575.12万元 | 25.18% | 27.93% |
华中区域 | 4,130.22万元 | 15.82% | 32.29% |
西南区域 | 1,604.78万元 | 6.15% | 31.69% |
西北区域 | 1,583.08万元 | 6.06% | 27.08% |
其他业务 | 2,777.83万元 | 10.63% | - |
2、药品批发零售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大幅下降
2023年半年度公司营收2.6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10亿元相比,大幅下降了48.77%。
主营业务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1)药品批发零售本期营收7,307.55万元,去年同期为2.3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68.58%。
(2)中成药制造本期营收1.02亿元,去年同期为1.6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39.37%。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3中报营收 | 2022中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中成药制造 | 1.02亿元 | 1.69亿元 | -39.37% |
药品批发零售 | 7,307.55万元 | 2.33亿元 | -68.58% |
中药材初加工 | 1,442.39万元 | 6,620.49万元 | -31.18% |
其他业务 | 7,137.27万元 | 4,225.79万元 | 68.9% |
合计 | 2.61亿元 | 5.10亿元 | -48.77% |
3、药品批发零售毛利率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大幅增长
2023年半年度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0.27%,同比大幅增长到了今年的28.22%,主要是因为药品批发零售本期毛利率25.05%,去年同期为-0.41%,同比大幅增长了25.46%。
4、药品批发零售毛利率大幅提升
产品毛利率方面,2021-2023年半年度中成药制造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半年度的53.18%,大幅下降到2023年半年度的34.78%,2023年半年度药品批发零售毛利率为25.05%,同比大幅增加25.46个百分点。
净利润连续4年下降
1、营业总收入同比大幅降低48.77%,净利润亏损有所减小
2023年半年度,*ST太安营业总收入为2.61亿元,去年同期为5.1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8.77%,净利润为-1.09亿元,去年同期为-1.29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小。
尽管主营业务利润本期为-1.54亿元,去年同期为-1.37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然而(1)信用减值损失本期为2,786.9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78倍;(2)资产处置收益本期为1,291.12万元,同比增长1,291.12万元;(3)营业外利润本期为624.58万元,去年同期为-274.85万元,扭亏为盈,推动净利润亏损有所减小。
净利润从2014年半年度到2023年半年度呈现下降趋势,从6,342.23万元下降到-1.09亿元。
2、销售费用大幅增长,主营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2.61亿元 | 5.10亿元 | -48.77% |
营业成本 | 1.87亿元 | 4.06亿元 | -53.88% |
销售费用 | 9,330.29万元 | 6,528.74万元 | 42.91% |
管理费用 | 8,144.81万元 | 1.06亿元 | -23.24% |
财务费用 | 4,047.00万元 | 4,807.27万元 | -15.82% |
研发费用 | 406.87万元 | 660.97万元 | -38.44% |
所得税费用 | -208.98万元 | -618.17万元 | 66.19% |
2023年半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1.54亿元,去年同期为-1.37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虽然毛利率本期为28.22%,同比大幅增长7.95%,不过营业总收入本期为2.6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8.77%,导致主营业务利润亏损增大。
2023年半年度公司营收2.6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8.77%。虽然营收在下降,但是销售费用却在增长。
本期销售费用为9,330.2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2.91%。归因于销售推广费本期为6,286.91万元,去年同期为3,568.9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76.16%。
销售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销售推广费 | 6,286.91万元 | 3,568.92万元 |
工资薪酬 | 2,457.70万元 | 2,240.50万元 |
其他 | 585.69万元 | 719.32万元 |
合计 | 9,330.29万元 | 6,528.74万元 |
非主营业务中信用减值损失本期为2,786.93万元,占利润总额25.00%,同比大幅增长3.78倍。资产处置收益本期为1,291.12万元,占利润总额11.58%。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利润总额比例 | 同比增减 | |
---|---|---|---|
投资收益 | -545.42万元 | 4.89% | 26.83% |
资产减值损失 | -412.37万元 | 3.70% | - |
营业外收入 | 904.31万元 | -8.11% | 508.82% |
营业外支出 | 279.73万元 | -2.51% | -33.93% |
其他收益 | 498.04万元 | -4.47% | -17.19% |
信用减值损失 | 2,786.93万元 | -25.00% | 377.89% |
资产处置收益 | 1,291.12万元 | -11.58% | - |
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
从2014年半年度到2023年半年度,收入从4.44亿元减少到2.61亿元,增长率为-4.58%,同期存货从6.77亿元增长到22.78亿元,增长率为26.29%,可以看出,9年内,存货的增长率远大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
2023年半年度,企业存货周转率为0.08,在2019年半年度到2023年半年度,存货周转率连续5年下降,平均回款时间从439天增加到了2250天,企业存货周转能力下降,2023年半年度ST太安存货余额合计22.78亿元,占总资产的44.00%,同比去年的27.80亿元大幅下降了18.05%。
从存货分类来看,库存商品占存货的比例最大,达到36.73%;其次,在产品占比30.99%。
存货分类
项目名称 | 期末余额 | 累计计提 | 账面价值 |
---|---|---|---|
库存商品 | 10.22亿元 | 9.73亿元 | |
在产品 | 8.62亿元 | 7.35亿元 | |
消耗性生物资产 | 4.91亿元 | 1.89亿元 |
应收账款减值风险高,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较大
虽本期应收账款已进行大额计提,但企业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仍较大。原因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仍在下降,账龄质量也仍然较差。
2023半年度,企业应收账款合计3.17亿元,占总资产的5.01%,相较于去年同期的5.66亿元大幅减少了44.02%。
1、冲回利润2,376.01万元,收回坏账提高利润
2023年半年度,企业信用减值冲回利润2,786.93万元,导致企业净利润从亏损1.37亿元上升至亏损1.09亿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为信用减值的主要构成因素,合计2,376.01万元。
净利润及信用减值损失表
项目 | 合计 |
---|---|
净利润 | -1.09亿元 |
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2,786.93万元 |
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2,376.01万元 |
企业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中全部为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合计-2,376.01万元。在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主要为坏账收回或者转回的2,376.01万元。
坏账准备情况表
项目名称 | 计提 | 收回或者转回 | 合计 |
---|---|---|---|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 - | - |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 - | 2,376.01万元 | -2,376.01万元 |
合计 | - | 2,376.01万元 | -2,376.01万元 |
按账龄计提
本期主要为2至3年新增坏账准备-998.71万元。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名称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计提坏账准备 |
---|---|---|---|
1年以内 | |||
其中:3个月以内 | 7,870.38万元 | 8,255.75万元 | -3.85万元 |
3-6个月 | 5,964.87万元 | 5,992.94万元 | -0.56万元 |
7-12个月 | 6,298.03万元 | 5,861.80万元 | 21.81万元 |
1年以内小计 | 2.01亿元 | 2.01亿元 | 17.40万元 |
1至2年 | 4,354.69万元 | 3,574.99万元 | 155.84万元 |
2至3年 | 1.05亿元 | 1.24亿元 | -998.71万元 |
3年以上 | 1.67亿元 | 1.62亿元 | 387.62万元 |
合计 | 5.16亿元 | 5.23亿元 | -437.85万元 |
2、应收账款周转率连续5年下降
本期,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0.82。在2018年半年度到2023年半年度,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连续5年下降,平均回款时间从70天增加到了219天,回款周期大幅增长,应收账款的回款风险越来越大。
3、短期回收款占比低,三年以上账龄占比大幅增长
一般而言,如果大多数的应收账款的账龄在一年以内,那说明风险可控或者负面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目前仅有38.99%的应收账款在一年以内,这个比例偏低,风险明显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