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科技(002214)2023年中报解读:红外及光电类产品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大幅下降,应收账款减值风险高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庞惠民”。公司主要从事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像仪、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根据大立科技2023年半年度财报披露,2023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2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9.85%。扣非净利润-1.10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大立科技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1.10亿元,业绩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7,497.00万元,营收同比大幅下降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
红外及光电类产品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大幅下降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高达99.21%,其中红外及光电类产品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93.55%。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24亿元 | 99.21% | 47.10% |
其他 | 98.49万元 | 0.79% | 88.98%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红外及光电类产品 | 1.17亿元 | 93.55% | 44.22% |
其他产品 | 710.73万元 | 5.67% | 94.52% |
其他业务 | 98.49万元 | 0.78% | - |
分地区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境内 | 1.15亿元 | 92.1% | 51.43% |
境外 | 990.83万元 | 7.9% | 0.79% |
2、红外及光电类产品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收的大幅下降
2023年半年度公司营收1.2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50亿元相比,大幅下降了49.85%,主要是因为红外及光电类产品本期营收1.17亿元,去年同期为2.4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52.6%。
近两年产品营收变化
名称 | 2023中报营收 | 2022中报营收 | 同比增减 |
---|---|---|---|
红外及光电类产品 | 1.17亿元 | 2.47亿元 | -52.6% |
其他产品 | 710.73万元 | 161.84万元 | 339.17% |
其他业务 | 98.49万元 | 95.23万元 | 3.43% |
合计 | 1.25亿元 | 2.50亿元 | -49.85% |
3、红外及光电类产品毛利率的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的下降
2023年半年度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60.08%,同比下降到了今年的47.43%,主要是因为红外及光电类产品本期毛利率44.22%,去年同期为52.56%,同比下降了15.87%。
净利润连续4年下降
1、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9.85%,净利润亏损持续增大
2023年半年度,大立科技营业总收入为1.25亿元,去年同期为2.5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9.85%,净利润为-1.10亿元,去年同期为-202.03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本期主营业务利润-9,519.73万元,去年同期为-534.29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本期信用减值损失-4,138.15万元,去年同期为-1,388.0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98.13%,是导致净利润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
净利润从2014年半年度到2020年半年度呈现上升趋势,从1,830.11万元增长到2.91亿元,而2020年半年度到2023年半年度呈现下降状态,从2.91亿元下降到-1.10亿元。
2、财务收益大幅下降,主营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25亿元 | 2.50亿元 | -49.85% |
营业成本 | 6,590.93万元 | 9,978.66万元 | -33.95% |
销售费用 | 2,868.64万元 | 2,964.45万元 | -3.23% |
管理费用 | 5,050.27万元 | 4,693.37万元 | 7.60% |
财务费用 | -334.82万元 | -590.74万元 | 43.32% |
研发费用 | 7,790.17万元 | 8,266.73万元 | -5.77% |
所得税费用 | -1,835.68万元 | 5.72万元 | -32178.14% |
2023年半年度主营业务利润为-9,519.73万元,去年同期为-534.29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大。
主营业务利润亏损增大主要是由于(1)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2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9.85%;(2)毛利率本期为47.43%,同比下降12.65%。
2023年半年度公司营收1.2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9.85%。虽然营收在下降,但是财务费用却在增长。
本期财务费用为-334.82万元,表示有财务收益,同时这种收益较上期大幅下降了43.32%。重要原因在于:
(1)利息支出本期为276.22万元,去年同期为131.7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了109.63%。
(2)汇兑收益本期为105.88万元,去年同期为194.7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了45.64%。
财务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利息收入 | -535.28万元 | -535.22万元 |
利息支出 | 276.22万元 | 131.77万元 |
汇兑损益 | -105.88万元 | -194.77万元 |
其他 | 30.12万元 | 7.48万元 |
合计 | -334.82万元 | -590.74万元 |
非主营业务中信用减值损失本期为-4,138.15万元,占利润总额32.17%,同比大幅下降198.13%。
非主营业务表
金额 | 占利润总额比例 | 同比增减 | |
---|---|---|---|
资产减值损失 | -137.98万元 | 1.07% | - |
营业外收入 | 5.44元 | - | -100.00% |
营业外支出 | 12.99万元 | -0.10% | 55.44% |
其他收益 | 946.92万元 | -7.36% | -43.37% |
信用减值损失 | -4,138.15万元 | 32.17% | -198.13% |
应收账款减值风险高,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较大
虽本期应收账款已进行大额计提,但企业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仍较大。原因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仍在下降,账龄质量也仍然较差。
2023半年度,企业应收账款合计7.78亿元,占总资产的29.76%,相较于去年同期的9.56亿元减少了18.64%。
1、坏账损失4,138.15万元,大幅拉低利润
2023年半年度,企业信用减值损失4,138.15万元,导致企业净利润从亏损6,888.10万元下降至亏损1.10亿元,其中坏账损失为信用减值的主要构成因素,合计4,138.15万元。
净利润及信用减值损失表
项目 | 合计 |
---|---|
净利润 | -1.10亿元 |
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4,138.15万元 |
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 -4,138.15万元 |
企业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中全部为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合计4,711.97万元。在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中,主要为新计提的坏账准备4,711.97万元。
坏账准备情况表
项目名称 | 计提 | 收回或者转回 | 合计 |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 4,711.97万元 | - | 4,711.97万元 |
合计 | 4,711.97万元 | - | 4,711.9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