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股份(603991)2022年年报解读:净利润连续4年增长,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大幅拉低利润
深圳至正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王强”。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光缆用绿色环保型聚烯烃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有光通信线缆、光缆用特种环保聚烯烃高分子材料、电气装备线用环保型聚烯烃高分子材料、电网系统电力电缆用特种绝缘高分子材料。
根据至正股份2022年年度财报披露,2022年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3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扣非净利润-4,040.81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小。至正股份2022年年度净利润-1,682.06万元,业绩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小。
光缆用特种环保聚烯烃高分子材料毛利率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增长
1、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主要产品包括电网系统电力电缆用特种绝缘高分子材料和光通信线缆、光缆用特种环保聚烯烃高分子材料两项,其中电网系统电力电缆用特种绝缘高分子材料占比62.13%,光通信线缆、光缆用特种环保聚烯烃高分子材料占比19.82%。
分行业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1.28亿元 | 98.63% | 7.32% |
其他业务 | 176.93万元 | 1.37% | 61.85% |
分产品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电网系统电力电缆用特种绝缘高分子材料 | 8,047.95万元 | 62.13% | 6.63% |
光通信线缆、光缆用特种环保聚烯烃高分子材料 | 2,567.56万元 | 19.82% | 18.20% |
电气装备线用环保型聚烯烃高分子材料 | 2,159.95万元 | 16.68% | 9.11% |
其他业务 | 176.93万元 | 1.37% | 61.85% |
运输费 | - | 0.0% | - |
分地区 | 营业收入 | 占比 | 毛利率 |
华东区 | 8,608.48万元 | 66.46% | 9.41% |
华南区 | 2,114.28万元 | 16.32% | 12.87% |
其他区 | 1,764.06万元 | 13.62% | 6.48% |
国外 | 288.64万元 | 2.23% | 0.30% |
其他业务 | 176.93万元 | 1.37% | - |
2、光通信线缆、光缆用特种环保聚烯烃高分子材料毛利率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毛利率的增长
2022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6.52%,同比增长到了今年的7.98%,主要是因为光通信线缆、光缆用特种环保聚烯烃高分子材料本期毛利率18.2%,去年同期为8.37%,同比大幅增长了9.83%。
净利润连续4年增长
1、营业总收入基本持平,净利润亏损有所减小
2022年,至正股份营业总收入为1.30亿元,去年同期为1.2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净利润为-1,682.06万元,去年同期为-5,342.93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小。
本期投资收益2,086.83万元,同比增长2,086.83万元;本期信用减值损失-1,994.62万元,去年同期为-3,225.9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8.17%,是推动净利润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净利润从2018年到2019年呈现下降趋势,从3,420.90万元下降到-5,705.42万元,而2019年到2022年呈现上升状态,从-5,705.42万元增长到-1,682.06万元。
2、主营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小,研发费用下降
主要财务数据表
本期报告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总收入 | 1.30亿元 | 1.28亿元 | 1.08% |
营业成本 | 1.19亿元 | 1.20亿元 | -0.50% |
销售费用 | 429.38万元 | 314.50万元 | 36.53% |
管理费用 | 2,143.99万元 | 1,780.04万元 | 20.45% |
财务费用 | 246.83万元 | 477.56万元 | -48.32% |
研发费用 | 505.88万元 | 680.46万元 | -25.66% |
所得税费用 | -446.21万元 | -219.18万元 | -103.58% |
2022年主营业务利润为-2,416.79万元,去年同期为-2,654.81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小。
虽然管理费用本期为2,143.99万元,同比增长20.45%,不过(1)财务费用本期为246.8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8.32%;(2)研发费用本期为505.88万元,同比下降25.66%;(3)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30亿元,同比增长1.08%,推动主营业务利润亏损有所减小。
2022年公司营收1.3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本期研发费用为505.88万元,同比下降25.66%。归因于人员人工本期为320.43万元,去年同期为480.8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了33.36%。
研发费用主要构成表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
人员人工 | 320.43万元 | 480.81万元 |
折旧 | 95.57万元 | 99.84万元 |
其他 | 89.89万元 | 99.82万元 |
合计 | 505.88万元 | 680.46万元 |
净现金流由正转负
1、净利润亏损有所减小,净现金流同比大幅降低155.47%
2022年,至正股份净利润为-1,682.06万元,去年同期为-5,342.93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小。净现金流为-2,368.21万元,去年同期为4,269.39万元,由正转负。
纵然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本期为-918.60万元,去年同期为-6,691.9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6.27%,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本期为-3,963.12万元,去年同期为1.10亿元,由正转负,导致净现金流由正转负。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是:
虽然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450.0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5.83%;
但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2,050.0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9.98%。
2、经营活动现金流由正转负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963.12万元,去年同期为1.10亿元,由正转负。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原因是: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项目 | 本期值 | 上期值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项目 | 本期值 | 上期值 |
---|---|---|---|---|---|
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 | 2,486.78万元 | -1.29亿元 | 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 | 107.35万元 | 3,323.74万元 |
净利润 | -1,682.06万元 | -5,342.93万元 |
非经常性损益弥补归母净利润的损失
至正股份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亏损了1,682.06万元,而非经常性损益盈利了2,358.75万元,弥补了归母净利润的损失,使得账面好看了一点。
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概览表:
2022年的非经常性损益
项目 | 金额 |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 2,095.07万元 |
其他 | 263.68万元 |
合计 | 2,358.75万元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本期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主要构成是投资收益,金额为2,093.54万元,投资收益主要为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收益,主要是处置子公司的股权,具体信息如下表:
处置子公司收益的主要构成
子公司名称 | 股权处置价款 | 股权处置比例(%) | 股权处置方式 | 丧失控制权的时点 | 处置收益 |
---|---|---|---|---|---|
上海复自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3,796.12万元 | 100 | 出售 | 2022年11月 | 2,093.54万元 |
本期以3,796.12万元出售上海复自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获得收益2,093.54万元,此时已完全出售该子公司股权。
扣非净利润趋势
利润倚仗对外股权投资收益
在2022年年报告期末,至正股份用于对外股权投资的资产已全部被处置对外股权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为2,093.54万元,占净利润-1,682.06万元的-124.46%。
对外股权投资构成表
项目 | 金额 | 收益 |
---|---|---|
合计 | 0元 | 0元 |
处置对外股权投资产生的收益为2,093.54万元,主要是上海复自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2,093.54万元。